移民火星
繁体版

大火成岩省事件

    2800-4300万年后,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会再来一次大火成岩省事件。

    西伯利亚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公式是:t=(1.07~1.22)+1.5N亿年前。

    N取1时,就是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事件(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

    N取0时,就是翁通爪哇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

    N取-1时,就是下一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大致时间。

    而恐龙灭绝时期的那一次大火成岩省事件——德干高原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太阳系进入了银河系另一条大旋臂-半人马座旋臂,这是银河系最大的一条旋臂。太阳系通过半人马座旋臂时间公式是:t=(0.55~0.75)+1.5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德干高原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1时,就是中央大西洋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2时,就是另一次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在泥盆纪与石炭纪中间隔着一次大规模物种大灭绝——超级地幔柱。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75%的物种灭绝。是灭绝物种第二多的物种大灭绝,仅次于第一多的二叠纪物种大灭绝——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

    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岩浆。300万立方千米被称为“超级地幔柱”的岩浆由于不明原因脱离了外核,从西伯利亚地区喷涌而出。

    当太阳系通过银河系另一条较大的旋臂-人马座旋臂时也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这个时间公式是:t=(0.34~0.25)+1.5N亿年前。

    N取2时,就是天山(中亚)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1时,就是南非-南极洲的Karoo-Ferrar大火成岩省事件(183Ma)发生的时间。

    N取0时,就是非洲-阿拉伯大火成岩省事件(31Ma)发生的时间。

    另外银河系还有一条猎户座小旋臂,太阳系通过猎户座小旋臂也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太阳系通过猎户座旋臂的时间公式是:t=(0.17~0.14)+1.5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哥伦比亚河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北美“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的体积175000km3,喷发时间16.7-15.9Ma,构成了哥伦比亚河高原。

    同时,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

    17-14Ma期间,全球气温增加,比现今高约3-4°C,称之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oceneClimaticOptimum,MCO),随后,在14-13Ma,1Ma之内d18O增加了差不多千分之一,全球气温下降,南极冰盖快速扩张,这被称之为中中新世气候转型(MidMioceneClimateTransition,MMCT)。

    MMCT不是波动,是地球气候系统的整体改变。MCO和MMCT一起构建了中中新世最为特殊的气候事件。

    太阳系通过猎户座旋臂,根据密度波理论(旋涡星系旋臂形成的理论),太阳系公转速度变小。因为这个时期太阳系已经靠近远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方向相反,这两个速度的合速度就是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而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大于太阳系公转速度,所以此时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是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减去太阳系公转速度,当太阳系公转速度变小时,合速度变大,太阳系绝对速度变大,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新引力理论,此时,太阳系引力变大,所以发生MCO。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CO)不是哥伦比亚河大火成岩省事件引起的,而是太阳系引力变大引起的。

    这个气候突变事件是周期性出现的,发生的时间公式是:t=(0.17~0.14)+1.5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1时,就是1.67-1.6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次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侏罗纪时期的气候变化

    1.6亿多年前,中国东北部生活着大量动植物,即“燕辽生物群”。气候从温暖向干旱的急剧变化,可能导致它们的灭亡。但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一直是个谜。

    1.6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在中国东北部凉爽潮湿的森林里,一群奇特的动物占据了海陆空。接着,几乎在某个地质瞬间,空气变暖,土地变干。随着水消失,生命也不复存在。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气候在这次生态崩溃中起到的作用。

    在1.74亿年至1.57亿年前的某个时候气候变暖,把曾经的绿树成荫变成了干燥炙热的地方。

    这是因为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猎户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67-1.64亿年前。

    N取2时,就是3.17-3.14亿年前,石炭纪晚期的一次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石炭纪晚期的气候变化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对我国华南石炭纪地层开展了沉积学、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首次发现了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的一次巨量碳排放,同时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事件。相关研究结果以“地球上次冰室气候下的全球变暖及海洋缺氧(MarineanoxialinkedtoabruptglobalwarmingduringEarth’spenultimateicehouse)”为题,于2022年5月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

    我国贵州罗甸纳庆剖面发育了国际上鲜有的石炭纪海相地层,完整的记录了该时期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人员通过对该剖面碳酸盐岩的碳和铀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及多重数据模拟,发现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同时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期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约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22%,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他们测出的石炭纪晚期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约3.04亿年前,这个时间不对,真正的时间应该是3.17-3.14亿年前。t=(0.17~0.14)+1.5N亿年前,N取2,就是石炭纪晚期,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猎户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因为气候变暖,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海水中巨量碳排放到大气中。气候变暖,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约4℃,导致海洋缺氧。

    N取3时,就是4.67-4.64亿年前,奥陶纪的一次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奥陶纪晚期的气候变化

    4.67亿年前,太阳系引力变大,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被暂停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发生在4.97-4.67亿年前,物种多样性快速增长,并增加了近三倍。

    4.67亿年前,生物大辐射被谁按下“暂停键”

    距今约4.6亿年的奥陶纪大辐射,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辐射事件之一。

    但是,最新的高分辨率生物多样性曲线表明,华南种一级的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大辐射峰值之后出现近50%的降低,这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重视。是什么原因导致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出现逆转?

    4.67亿年前,太阳系通过猎户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缺氧海水扩张,可能是大辐射期间生物多样性达到峰值之后发生明显转折的诱因。这个事件是周期性出现的,周期是1.5亿年,即一银河年。下一次发生这种事件是石炭纪晚期:

    “3.17亿年前,石炭纪晚期太阳系通过猎户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变大,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同时全球气候显著变暖。期间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约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22%,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海洋生命的“黄金繁育期”突然中止

    距今约4.67亿年的奥陶纪中叶,是地质历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海洋生命的又一个“黄金繁育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地球走出长达数千万年的温室气候。该时期,氧气含量出现了阶段性增长,一度达到了现代大气中氧气水平的一半,导致表层海水几乎彻底氧化。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剧增,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复杂和稳定。与此同时,早期陆地植物也纷纷开启了它们的陆地开荒之旅。

    当时的低纬度海域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约为25—30℃,与现代赤道气候十分接近。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大陆架,如华南板块、劳伦板块和波罗的板块的近海陆棚,成为适宜生物繁衍的环境。因此,在这些板块奥陶纪保存下的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了三叶虫、腕足类、头足类、笔石、几丁虫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标本。

    在古生物学研究中,通过确定这些化石的属种并统计其多样性,绘制出生物多样性曲线,发现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出现峰值,这一现象被称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对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前人曾提出气候变冷、大气氧化、海平面上升,甚至包括地外因素如小行星分解等多种成因假说。

    在2018年前,科学家绘制的生物多样性曲线都是以阶或者期为时间单位,分辨率较低。但是,樊隽轩教授及邓怡颖博士采用CONOP和超算方法,在实现高分辨率的生物多样性曲线后,发现该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在峰值之后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

    生物多样性峰值之后的转折及其环境背景机制,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

    缺氧海水扩张或是背后“元凶”

    太阳系通过猎户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剧烈变暖,缺氧海水扩张,可能是多样性出现明显转折的诱因。

    公式:t=(0.17~0.14)+1.5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中中新世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1时,就是侏罗纪晚期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2时,就是石炭纪晚期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3时,就是奥陶纪晚期气候变暖事件发生的时间。

    上文谈到了太阳系通过银河系小旋臂-猎户座旋臂时,太阳系引力变大,发生的大火成岩省事件和气候变暖事件。现在言归正传,继续讲太阳系引力变化,大火成岩省事件。

    另外银河系还有一条小旋臂-天鹅座旋臂,太阳系通过天鹅座小旋臂也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

    太阳系通过天鹅座旋臂,根据密度波理论(旋涡星系旋臂形成的理论),太阳系公转速度变小,因为这个时期太阳系已经靠近近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方向相同,这两个速度的合速度就是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当太阳系公转速度变小时,合速度变小,太阳系绝对速度变小,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新引力理论,此时,太阳系引力变小。

    太阳系引力急剧变小,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

    太阳系通过天鹅座旋臂的时间公式是:t=(0.915~0.895)+1.5x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加勒比海-哥伦比亚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90Ma)、马达加斯加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90Ma)、布落肯脊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90Ma)。

    除了银河系三条最大的旋臂:半人马座旋臂、英仙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两条小旋臂:猎户座旋臂、天鹅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另外就是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和走出远银心点,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以及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和走出近银心点,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

    例如,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

    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是继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之后在中国境内确认的又一个大火成岩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火山岩的残余分布面积大于25万平方公里,最大残余厚度达780m,大规模玄武岩的喷出发生在290~288Ma期间,属于快速喷发的大火成岩省岩浆事件。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和走出远银心点,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时间公式是:t=(0.07~-0.1)+1.5xN亿年前。

    N取2时,就是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1时,就是沙茨基海隆大火成岩省事件(145Ma)发生的时间。

    N取0时,就是黄石大火成岩省事件(或者说蛇河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黄石超级火山会在几百万年中变成大火成岩省。

    黄石热点,也被称为蛇河平原热点,是全球最著名的火山热点之一,在美国俄勒冈州、内华达州、爱达荷州和怀俄明州形成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由于北美板块在黄石公园热点上方移动,一系列火山喷发形成了东蛇河平原,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火山口,热点目前位于黄石火山口下。

    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和走出近银心点,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时间公式是:t=(0.84~0.82)+1.5xN亿年前。

    N取0时,就是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事件发生的时间。

    在现如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有一个地方叫做兰格利亚,这里发生了一次大火成岩省事件,史称: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

    和其他火山喷发不同的是,这次火山陆陆续续喷发了500多万年。

    兰格利亚火山大喷发被认为是卡尼期洪积事件的原因。

    2.3亿年前的卡尼期,发生了一起事件加剧了高温来临的脚步,当时,北美洲西部的兰格利亚火成岩区域的大型火山不断喷发,释放出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而这个过程持续了长达500万年之久。随着地球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就加剧了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

    我们知道卡尼洪积事件是200万年,而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事件是持续了500万年之久,所以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事件不是卡尼洪积事件的原因。卡尼洪积事件的原因是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由于公转方向发生改变,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方向完全相同,这两个速度的合速度最大,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最大(太阳系公转速度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的合速度就是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新引力公式,此时,太阳系引力变大,气候变暖,发生卡尼洪积事件。所以卡尼洪积事件是周期性出现的。发生的时间公式是:t=(0.84~0.82)+1.5xN亿年前。

    N取1时,就是卡尼洪积事件发生的时间。

    N取0时,8400-8200万年前有一次与卡尼洪积事件类似的洪积事件,这个事件地质学家们已经找出来了。在三冬期-坎潘期转变时期,松辽盆地存在长时间的降雨事件。据介绍,松辽盆地此次识别出的降水事件在盆地不同凹陷均有检出,持续时间长达30万年之久,这一现象与三叠纪末期的卡尼洪水事件很相似(持续了200万年),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异常事件。这个事件发生在8400万年前的坎潘期,我能从我引力理论上直接推出这里发生了一次与卡尼洪积事件类似的事件。

    N取2时,3.84~3.82亿年前与卡尼洪积事件类似的洪积事件我希望地质学家能够把它找出来,这是我从理论上给出的预测。

    另外N取3时,5.34~5.32亿年前寒武纪看看有没有与卡尼洪积事件类似的洪积事件。

    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和卡尼洪积事件都是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大引起的。

    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和走出银河系旋臂,根据密度波理论(旋涡星系旋臂形成的理论),太阳系公转速度急剧变化(进入旋臂公转速度急剧变小,走出旋臂公转速度急剧变大),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速度和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的合速度,所以,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急剧变化(进入旋臂绝对速度急剧变小,走出旋臂绝对速度急剧变大),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万有理论(新引力理论,而非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太阳系引力急剧变化(进入旋臂引力急剧变小,走出旋臂引力急剧变大)。

    太阳系运行到远银心点和走出远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改变。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速度和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的合速度,所以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急剧变化(在远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方向相反,运行到远银心点绝对速度急剧变小,走出远银心点绝对速度急剧变大),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万有理论,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运行到远银心点引力急剧变小,走出远银心点引力急剧变大)。

    太阳系运行到近银心点和走出近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改变。因为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速度和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的合速度,所以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绝对速度急剧变化(在近银心点太阳系公转速度方向与银河系奔向巨引源速度方向相同,运行到近银心点绝对速度急剧变大,走出近银心点绝对速度急剧变小),根据我统一所有力的万有理论,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运行到近银心点引力急剧变大,走出近银心点引力急剧变小)。

    太阳系引力急剧变化,这就会导致下面二种情况的发生:

    一、太阳系引力急剧变化,地球引力急剧变化,地球脉动(膨胀和收缩)。

    二、同时太阳系引力急剧变化,地球受到的潮汐加热作用变大。

    这二者导致地球上发生超级火山爆发、大火成岩省事件。

    地质学上认为大火成岩省事件是超级地幔柱引起的,现在我已经从引力理论上给出了超级火山爆发和大火成岩省事件的原因,这就要思考一下地幔柱理论的对错了。

    地幔柱

    J.摩根提出的概念

    威尔逊(Wilson,1963)提出了热点的概念,Morgan(1971)提出了地幔柱的概念,Larson(1991)提出了超级地幔柱概念,Campbelleta1.(1992)提出了冷地幔柱问题,Hilleta1.(1992)对地幔柱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做了初步分析;Maruyama(1994)提出了地幔柱构造说的初步概念,以及全球构造概念的热地幔柱上升与板块俯冲的冷地幔柱下降的模式,他认为地幔柱构造概括了地球表层的岩石圈板块构造、深部主体的地幔柱构造、地核的生长构造,把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作为地幔热对流的两个端元。

    地幔柱构造理论的研究者称,地幔柱构造理论是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说之后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浪潮。

    可以认为地幔柱是存在的,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形成了超级地幔柱,导致了超级火山爆发和大火成岩省事件。

    我统一所有力,推翻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作为人类迄今最伟大的科学家,我虽然卑微的活在天朝,但对科学研究我一点都没有懈怠。我把万有理论应用到了方方面面,在建立三十多个分支学科,引力地质学只是其中之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科学之忧而忧,后科学之乐而乐。

    说实话,真的让我很忧愁啊。自牛顿以来,整个物理学全错了。我不以自己的卑微而忧愁,而为科学的未来而忧愁。现代物理学已经走向了神学,物理学已经停滞了一百年。它不可能成为地学的基础,也不可能给出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这个机制在我统一所有力的万有理论中——太阳系引力变化。

    火星的“奥林匹斯火山”等五座超级火山其实就是大火成岩省

    地球上LIPs的含义是岩浆覆盖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体积超过10万立方公里的,岩浆作用的持续时间不超过50Ma的岩浆省。

    其实火星上的大火成岩省定义应该有所不同,火星的质量较小,没有明显的板块构造活动,同一座火山并不会因为板块移动而死亡,会在漫长的地质时间中持续活动,而地球上的超级火山会因为板块构造旋回(一银河年1.5亿年一个周期)中走向死亡。所以火星这些超级火山最后都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大火成岩省。面积和体积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的大火成岩省,而持续活动的时间更长(不会像地球上超级火山一样变成死火山)。

    奥林匹斯山

    奥林匹斯山宽约600公里,占地约30万平方公里,由流动性高的玄武岩质熔岩长期喷发累积而成。高于火星基准面21171米,山脚到山顶的高差是21.9公里。

    亚拔山

    亚拔山是位于火星塔尔西斯高原北方的一座巨大的火山。这座山高出火星基准面6815米。亚拔山的高度是火星五大火山中最矮的一座。但如果放到地球上来看的话,也是一座非常高的山了。

    这座火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面积非常的大,它的火山口宽度就有136公里,火山底部直径约2000公里,占地57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已经超过半个中国了。亚拔山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占地面积最大的火山。

    艾斯克雷尔斯山

    艾斯克雷尔斯山高于火星基准面18209米,宽460公里,山顶气压80帕,这个高度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两倍多;艾斯克雷尔斯山山脚到山顶的高差也达到了15公里,这个高差也远远大于冒纳凯阿火山山脚到山顶的高差(10203米)。如果以火星基准面来衡量山峰高度,那么艾斯克雷尔斯山是火星第二高峰、塔尔西斯三座火山里的最高峰。事实上,火星的火山和地球的不太一样,除了重力较小使山能长的很高之外,缺乏明显的板块运动,使火山分布是以热点为主,不像地球有火环的构造。

    阿尔西亚山

    阿尔西亚山是位于塔尔西斯高原三座火山西南部的那座火山。这座火山的高度高于火星基准面约19300米,宽度约430公里。

    帕弗尼斯山

    帕弗尼斯山是火星的巨大盾状火山,是塔尔西斯三座火山的中央那座,位于赤道上,高于基准面14058米,直径375公里。另外两座是东北端的艾斯克雷尔斯山和西南端的阿尔西亚山,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奥林帕斯山就在它的西北方。帕弗尼斯山的破火山口相较其他火山是最接近完整圆形的。

    火星与地球地质构造运动同步,因为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就是太阳系引力变化。

    实际上,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这是要由物理学家来回答的问题(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地质学家们几百年都没有找到。),我统一了所有力,推翻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所以也就很自然的由我来回答了,其他人是没有能力解决的。

    我在重建整个地学。我统一了所有力,我的引力理论是整个地学的基础,而牛顿引力未能成为地学的基础。均变和灾变的原因,地质构造运动的动力都在我的引力理论中。我能从引力理论上直接给出地质年代的划分和依据,对所有的系重新厘定,指出哪些系需要重新划分。我已经否定了大陆漂移,给出了地质构造运动的原因和动力,给出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冰川期产生的原因。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至今都没有找到,因为牛顿引力理论错了,它未能成为地学的基础,实际上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就是太阳系引力变化,火星的地质构造运动与地球是同步的,火星火山最后大规模喷发时间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间是一致的,因为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就是太阳系引力变化。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和火星引力剧烈变化,6500万年前印度德干高原大火成岩省事件,火星火山大规模喷发同时发生。

    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在火星上的阿尔西亚山的熔岩流痕迹中发现,这个火山在以前每隔百万年都有一次熔岩流,但是却在5000万年前戛然而止,后来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火星整个都进入了一个平静期。另外,这个火山在1.5亿年前是最为活跃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好又是侏罗纪晚期,活跃期结束也就是侏罗纪结束。

    实际上火星纪(系)与地球纪(系)的划分时间是一致的,因为这些纪(系)的划分依据都是灾变,火星火山大规模喷发就是火星的灾变,同时期地球上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生物大灭绝事件,冰川期。这些灾变的原因就是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和火星引力剧烈变化,地球和火星膨胀和收缩(脉动),引发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大火成岩省事件,同时地球上气候突变,进入冰川期(冰期和间冰期循环),引发生物大灭绝。

    火星与地球地质构造运动同步,这就是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是太阳系引力变化的一个证据,如果地质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不是太阳系引力变化,将无法解释这种同步性,只有太阳系引力变化,地球和火星才会同步变化。

    我在建立三十多个分支学科,引力地质学只是其中之一。

    2800-4300万年后,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火星引力剧烈变化,火星脉动(膨胀和收缩),同时太阳系引力剧烈变化,火星受到的潮汐加热作用变强,火星超级火山爆发,发生大火成岩省事件。

    超级火山和大火成岩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到火星大气中,使得火星拥有了浓厚的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