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草鞋的大耳贼
繁体版

第186章 智慧与愚蠢的奇男子

    一夕惊变,林邑城换了天地。

    张诚成为林邑最高长官,除了约束部队,编管俘虏,还要收拾政务。

    昨夜兵荒马乱,城内十余大户灭门惨案,成为热点之一。

    张诚接收王宫国库,听到消息,出宫看过现场,请来范黎。

    “林邑重光,稳定是当务之急。多家灭门惨案令城中居民惶恐不安,须尽快平息。范校尉,可知凶徒下落?”

    范黎面不改色地摇头,表示毫不知情。

    随即却说道:“大总管放心,在下这便让人去查,今日必定水落石出。”

    张诚欣然颔首,和颜悦色地说道:“如此,有劳范校尉了。”

    范黎拱手,离去。

    一旁的曹昂轻声说道:“这范校尉真沉得住气,装得像没事人一样。”

    张诚微笑道:“昂公子的确慧眼如炬。不过,眼下维持林邑民心最重要,否则动乱起来,死伤何辜?”

    曹昂疑惑地反问道:“那大总管就坐视他无法无天,混淆黑……”

    夏侯渊立即插话,说道:“阿昂,阿婉身体不适,你去霸王号上照看一二。”

    曹昂被打断,有些憋屈,但听说妹妹生病,便带上护卫匆匆离去。

    夏侯渊满脸歉意地对张诚说道:“公子年少,请大总管见谅!”

    张诚不以为意,指了指高门大宅,向夏侯渊问询。

    “如此美宅,成也金银,败也金银。”

    夏侯渊细细思量,甚为佩服。

    “大总管高见!”

    张诚迈步前行,至巷尾偏僻处。

    某户破旧无门的土屋内,家徒四壁,搂着两名幼童的老妪,看向诸多贵人,好似麻木呆傻一般双目无神。

    一行人驻足观望,皆默然。

    可以想见,为了城防拆家破门,青壮妇人亦被拉上城头,兵变战乱之下,生死未卜。

    一众投效的占族官吏,想当然地认为。

    汉朝大总管,必定趁机作秀,好言安慰,再送点钱粮,以示亲民。

    更有人心思转得快,急急找来半袋粮食和一小串铜钱,向张诚卖好。

    张诚摇头拒绝,众人不解。

    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大总管怎么就不领情呢?

    “你去!”

    那名占族官员看看张诚,又看看自己手中的钱粮,以为听错了。

    但最终,官员还是尴尬地给这户贫苦人家送上“温暖”。

    待其出来,张诚拐向另一条小巷,没走两步便停下,看着那名“机灵鬼”。

    面前又是贫苦人家。

    官员明白大总管的意思,只能再找来钱粮送温暖。

    第三次停下,“机灵鬼”懂了,噗通一声跪在张诚面前。

    “臣有罪,请大总管责罚!”

    林邑城内九成以上都是穷苦人,这么送下去,砸锅卖铁卖身卖血都不够。

    拍马屁拍到马腿上,机灵鬼是咎由自取。

    但也让众人明白,大总管眼里,揉不得沙子。

    张诚环顾四下,叹息道:“君只见一家一户之悲,可想到一城一地之苦?”

    众人皆面露愧色。

    “执金吾曾云:百姓兴亡,在于执政。之前诸君如何我不问,此后诸君若有懈怠枉法,某只认大汉律!”

    说完,张诚大步而去。

    远隔万里,大权独揽,张诚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备告诉他,开疆拓土并不难,最难最复杂的是治理地方。

    一个人的好坏不容易分辨,但能令民众安居乐业的肯定是好官。

    一旦失去民心,局势就会变得危险。

    即便手里有军队,也会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

    因而,执政者的水磨石功夫,要尽可能花在底层民众的“衣食住行”上。

    只要能让民众满意,就算万里海外的蛮夷,也会变成大汉的铁杆子民。

    张诚感到幸运的是,因为范黎的反水,林邑城不攻自破,避免了巨大的伤亡。

    尤其林邑的钱库粮库保存完好,操作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林邑之所以重要,在于其是鲸吞南洋的第一块跳板,林邑有榜样示范作用。

    另一个辅助作用是粮食,林邑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另外还有遍地的甘蔗。

    当地人随便撒一把种子,都能长得郁郁葱葱,百十来天就可以收获满满。

    因而,刘备曾做出特别指示:设立象林郡,组建高效官员团队,充分发动百姓主动性,使之成为大汉的粮仓和糖仓。

    为了得到粮食和糖,就需要扩大种植面积,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因此,刘备让张诚试点“全郡废奴”。

    按理说,区勒被俘,范黎出征,官吏归顺,废奴只需张榜公告即可。

    但,林邑小朝廷有个特殊人物的存在。

    前国相,高南生,高龄七十有三,生平有两件事,最为民间津津乐道。

    高少时家贫,敏而好学,善结交,乐助人,不到三十岁便置地千顷,富可敌国。

    其与林邑开国大王区连,情同手足,捐资筹谋,立不世之功,封国公,拜国相。

    这位林邑第一权臣,骤升高位后,仿佛变了个人,愚蠢荒唐,自毁大好前程。

    高南生贪财好色,整日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很多占族权贵,趁机参奏其渎职误国。

    国君区连多次规劝警告,但高南生均充耳不闻,依然我素我行。

    三年后,忍无可忍的区连,不得不将其罢相。

    至今,高南生仍居于北郊高氏庄园内,闭门谢客,与世无争。

    一日,门可罗雀的高氏庄园前,迎来一行访客。

    “烦请通传,晚辈中山张诚,携汉家后辈,特来拜见渤海高氏后人。”

    门卫随即上报,须臾,院门大开,管家高乙真快步出迎,用流利的汉语邀请。

    “家主有请诸位汉家俊杰!”

    恭谦有礼的管家,一边介绍庄园的建筑,一边将众人引进后院一片荷池旁。

    池边宽大的凉亭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在两位少男少女的服侍下,含笑坐迎。

    张诚上前,在亭下躬身施礼:“晚辈张诚,向高前辈问安!”

    甘宁、曹昂、曹婉亦向高南生恭敬行礼。

    高南生畅快地大笑道:“哈哈哈,好,小伙阳刚,小娘俊俏,不愧吾华夏子弟。都上来罢。”

    “谢前辈!”

    四人登上凉亭,迎面接天莲叶,清风徐来,心旷神怡。

    好一处风水宝地!

    “坐吧!”

    张诚独坐,三个小辈只有站着的资格。

    “甘宁甘兴霸,花名锦帆贼,现任皇家水师都督,克复象林主攻大将。”

    “曹氏长公子昂,文采斐然,志向高远,为下南洋,不惜逃离汉中。”

    “曹氏长女阿婉小娘子,蕙心兰质,呼风唤雨,口出法随,奇哉怪哉。”

    老不正经的高南生忽地笑道:“婉小娘红鸾星动,好事将近,可喜可贺!”

    曹婉的脸腾地就红了,低头时,不自觉地瞥了甘宁一眼。

    长兄为父的昂公子,不乐意了。

    “前辈,舍妹婚姻大事,由家父做主……”

    没等他说完,高南生斥道:“放屁!你小子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曹昂懵了。

    “前辈何故动怒?晚辈哪里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