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草鞋的大耳贼
繁体版

第95章 蔡琰的疑惑

    “吾必杀大耳贼!”

    一口烈酒下肚,董旻满脸通红地大声喊着。

    知道这货喝多了胡咧咧,董重没放在心上。

    北军的窟窿刘备不认,何进、太皇太后、宦官更不会为一个中侯背锅,董旻被下狱问罪甚至砍头,是迟早的事。

    想要活命,除非何太后特赦。

    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宫中势同水火的婆媳俩,互看笑话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帮忙解困。

    董重甚至猜测,这桩惊天贪腐大案,会在两位天子评选前引爆。

    太皇太后同样明白,但她希望说服董旻一个人扛,不要牵连到刘协。

    月底将近,除了边远州郡,抵达东都的评选重臣已经十之六七,最晚六月十日该到的都会抵达。

    评选日期,定在六月十二,留给董旻的时间不多了。

    “行啦,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事迟早遮不住,只能怪命不好。反正吃喝玩乐你也都尝过了,汝之家小某来抚养。叔颖,给个准话吧!”

    董旻又灌了一口酒,转向董重,带着哭腔哀求道:“吾对太皇太后忠心耿耿,就不能再想想办法吗?”

    “若是往常,肯定没啥大事,可天子评选在即,容不得丝毫纰漏,你就认了吧!只要太皇太后临朝,保你官复原职,如何?”

    董旻欲哭无泪,明眼人都知道,光熹天子赢面很大,董重随口说说而已。

    他不想死,也不能一走了之。

    可是,一家老小都在东都,大哥还是凉州牧,自己逃走,家人会跟着倒霉。

    董卓也想救他,但太皇太后与何进,根本不是他能得罪的。

    无论怎么看,董旻都没有活路。

    无力抗争,心如死灰,董旻只能大醉一场,奢望一觉醒来噩梦不再。

    ......

    五月二十九日,以刘表曹操为首,巴蜀官员代表团抵京。

    刘表,字景升,皇族之后,当代名士,“八俊”之一。

    入主益州后,刘焉的势力冰消雪融,以刘表为核心,迅速建立起新的利益集团。

    在大汉的地方诸侯中,刘表的名望一骑绝尘,吸引了众多英杰投效。

    曹老板文韬武略,猛将如云,精兵数万,对上凉州马贼也毫不逊色。

    蜀地得天独厚,物华天宝,不仅自给自足,还向外输出高价值商品,财力雄厚。

    总的说来,益州刘表是当之无愧的西南霸主。

    因而,刘表下榻的客栈,成为朝野大佬们趋之若鹜的所在,车水马龙。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太傅袁基,于次日屈尊拜访,两人聊了半个时辰,向外界展示了非同一般的关系。

    袁基之后,大批要员陆续跟进,刘景升身价暴涨,炙手可热。

    不过也有人看出眉目,拜会者多是太傅一系,太师一系却鲜有人来。

    评选将近,太师太傅相争的格局渐渐显现,对待两位天子的态度趋于明朗化。

    太师更倾向何太后与光熹天子,太傅则倾向太皇太后与永汉天子。

    但,引人注目的是,巴蜀实力派,曹操携子拜访执金吾,会晤长达一个时辰。

    另一个大消息,原本德阳县丞王允奉召回京,升任侍中,并在第一时间拜会卢植。

    当然,众所周知,曹操与刘备并肩作战过,且搭伙做买卖,一直交情匪浅。

    王允是刘备爱宠的义父,与太师卢植算半个亲家,此番起复,并不奇怪。

    因而,太师系与益州势力的牵扯,未见得就比太傅系更弱。

    真讲起来,太傅系身后,还有凉州、扬州以及徐州为基本盘。

    雍州、冀州、幽州为太师系的基本盘。

    在所有关键大佬中,唯独执金吾刘备,没有公开表露过支持倾向。

    大多数人认为,师徒关系,加上救驾还都的事实,刘备没道理会支持太皇太后、

    但也有一些人言之凿凿地认为:刘备肯定会选择永汉天子。

    原因嘛,不复杂。

    光熹天子十五岁,永汉天子9岁。

    因此,暗中传播的小道消息,更为露骨地将执金吾,比作“伊霍”那样的权臣。

    但同样有人反驳,尽管刘备行伍出生,做人做事较为仁德,岂会作奸臣逆贼?

    成为焦点之一的执金吾,毫不关心舆论场的是是非非,而是忙着到孟津渡迎接妻妾儿女。

    换了儒衫的刘备站在码头上,看着两艘渡船渐渐靠近,心情也随之急切。

    三岁的刘禅,已经会跑会欢闹了。

    小家伙穿着红肚兜,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正扒着头一首舱门向外看。

    远远见到岸上的刘备,一边向爬出舱门,一边大喊。

    “阿父!我要阿父!”

    担心发生意外的奶娘,赶紧将小侯爷抱起,不停地安慰着。

    听见儿子呼唤,刘备向儿子挥手。

    随即,夫人蔡琰亦现身舱门向渡口观看。

    后面的那艘渡船上,貂蝉以及刘一菲,也看见了前来迎接的刘备。

    舱门口,五岁的刘一菲,长得真快,眨眼间就窜了一截。

    而且,变得乖巧文静,穿着一身浅蓝色透气的葛纱裙,好似山林间的一汪清池。

    随着两艘渡船稳稳地靠岸,刘备跳上船头。

    刘禅赶紧伸出双手,喊道:“阿父,抱,抱抱!”

    刘备哈哈一笑,从奶娘手中接过刘禅,亲了一口,再像往常一样高高举起。

    “儿子,想不想阿父?”

    近一个多月没见,刘禅相当想念刘备,每晚听不到阿父的故事还会委屈哭闹。

    “禅儿想阿父,夜里等了好久,阿父都没回来......”

    哎,儿女的依恋与期盼,令刘备很是愧疚。

    将儿子拥入怀中,再亲一口。

    “是阿父不好,夜里给禅儿多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哈哈,好啊,听故事喽,阿父,拉勾!”

    曲起小拇指,刘备与重新开心的儿子定下契约。

    刘备这会才向蔡琰笑着问道:“夫人辛苦了!路上还好么?”

    蔡琰在侍女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上船头。

    “夫君勿忧,妾一切安好!”

    船家已经将跳板摆好,同时将渡船栓好,恭敬地说道:“贵人,可以下船了!”

    刘备冲妻子点点头,抱着儿子,率先踏上跳板,试过没问题,才快步下船。

    将儿子交给奶娘,再回去搀着蔡琰平稳落地。

    “文姬稍等,为夫过去看看。”

    第二艘渡船也已经靠岸,正搭跳板栓缆绳。

    刘备一个箭步,飞身上船,稳稳地落在刘一菲面前。

    “菲菲,阿父来接你了!”

    刘一菲扑了过来:“阿父,阿父,你去哪儿了?菲菲每天都想阿父呢!”

    将女儿抱起,刘备指着南方的一溜影影绰绰,说道:“那是东都洛阳,我们的新家就在城里,比上郡大,里面的人更多,还有漂亮的皇宫,阿父带菲菲一起去看,好不好?”

    “嗯,阿父,今晚能给菲菲讲故事吗?”

    “嗯,阿父多讲一个补偿菲菲,好不好?”

    “嗯!”小一菲很满意,总算又能和阿父一起玩了:“阿父,快走,快走!”

    见到父亲的刘一菲,逐渐重新地活泼起来。

    刘备同样向貂蝉点头问候:“婵儿不舒服?”

    “夫君不用担心,天热,妾只是没什么胃口!”

    这回,刘备直接从船头跳到码头上,稳稳落地,一点也没颠着,一菲不但不怕反而咯咯直笑。

    将一菲交给奶娘,刘备将气色不佳的美妾牵下跳板。

    家人合在一处,乘上执金吾宽大的马车,驶向东都。

    撩起窗帘,蔡琰问出心中的疑问,另外三名妾室也同样不解。

    一艘渡船完全载得下全家人,可在对岸接应的刘八牛,愣是准备了两条渡船。

    甚至连人员都做了明确安排,每艘船一个大人一个孩子。

    刘八牛只是奉命行事,压根不明白原委,蔡琰只能当面向夫君求解。

    “夫君命妾身与小婵分两船渡河,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