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世纪
繁体版

东北大老李原创:儿时的自制玩具

    东北大老李原创:儿时的自制玩具

    前几日,去商场购物,路过儿童中心,看到货架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玩具,这些玩具声光电影,各具特色,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由此也想起儿时那些自制玩具来了。

    先说零危险的自制玩具:

    老牛车(危险指数零颗星)

    制作老牛车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的原则,将家里买的线轱辘上的线缠到秫秸上,就可得到一个木线轱辘,这个是主材,辅材是两根女孩子扎头的猴皮筋、家里马上用完的蜡头儿和一长一短两根细树棍。

    主辅材料凑齐后,先用小刀把木线轱辘两端刻成等距的八个锯齿,以此增加磨擦力,然后把蜡头两端磨平,并用锥子在中间穿个小孔,最后用两根猴皮筋穿过木线轱辘,一端用短木棍(要小于线轱辘顶端的横径)横向固定,另一端先穿蜡头再用长木棍(长度为线轱辘的一倍半)横向固定,如此一番操作,老牛车也就大功告成了,玩时只需将长木棍转上几圈儿,再把老牛车放到平整的坡面上,它就会借着皮筋儿的作用力缓慢地向坡上滚动。

    老牛车制作方法简单,只需手动转上几圈就会让它爬上好一会儿,并且还能不断重复进行,在那个电动玩具极少的年代,尤其能吸引低年龄段的孩子,大人以此哄孩子效果极佳。

    竹蜻蜓(危险指数零颗星)

    竹蜻蜓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名字,那时不叫这个,至于叫啥也因为时间太久忘记了。

    竹蜻蜓材料简单,十五公分缝衣线,长十一公分宽四公分硬纸(挂历纸最佳)一张,五公分长细高粱杆一根,乒乓球拍大小的硬纸板一块。

    制作时先将细高粱杆用小刀自中间劈至一点五公分处,然后将硬纸以折扇面方式折成一公分宽的长纸条,将长纸条对折,将折端嵌入高粱杆小刀劈开的缝中,再用缝衣线缝紧缠牢,最后将上端露出部分向两侧折成九十度角并压平即可。

    玩竹蜻蜓时,先将其抛向空中,待其缓缓落下时以硬纸板向上击打,即可再次腾空,如此一上一下,眼手并用,腰腿齐动,趣味十足。

    玩竹蜻蜓没有人数限制,一人多人皆可,在课间玩时,手中无拍者,常以书本代替,效果极佳。

    呲水枪(危险指数零颗星)

    呲水枪,需取弹性好的软气门芯一根,一端打死结,用去除针头的兽用注射器抽水,重复多次推入气门芯中,直至整条气门芯变成一根充满水和压力的透明小香肠,最后用手捏住,玩时只需对准攻击目标松手即可。

    呲水枪效果绝佳,是孩子们夏天河边打水仗的高档装备,因为当时家里有兽用注射器的人家不多,为此,能制作和享用的孩子也不多,属于稀缺品。

    土豆炮(危险指数零颗星)

    这个也是我给起的名字,当时叫啥如同前几个一样,一并忘了,姑且叫土豆炮吧。

    土豆炮用料简单,取大鹅身上最粗壮的羽毛一根,去除两端,只留取根部羽毛管,选长于羽毛管并能插入其中的细木棍一根,在细木棍插入管中一端缠些许棉絮并沾水,使其能如活塞般在管内抽拉即可。

    玩土豆炮时,要将羽毛管一端扎入土豆半公分,让土豆封住端口后取出,最后对准攻击目标,快速推动前端带有绵絮活塞的细木棍即可完成炮击。

    土豆炮的伤害性小,除了大鹅有点意见之外,孩子玩时,大人一般很少干预。

    再来说说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自制玩具。

    扣陀螺(危险指数三颗星)

    扣陀螺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做它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根结实的长线绳,一枚厚大的军大衣的扣子,将长绳两端穿过扣子四个孔中的两个对角线孔,然后将两端系成死结即可。

    玩扣陀螺时要先将扣子拨到中间,以两手掌穿过两端线圈,抻直稍松,由外向内抖动十几圈,再以两手有节奏抻拉,扣子便会由慢到快地旋转起来,此后,随着抻拉的频率加快,扣子转动在不断加快的同时,线绳也仿佛变成松紧带一般,忽长忽短,弹性实足,很是好玩。

    当时曾有淘气孩子将扣换成砸扁的酒瓶子盖,并以此充当小电锯,甚是危险,如被大人发现,挨打是一定了。

    扣陀螺中的扣很关键,由于现行制衣工艺提高,已很难找到合适的扣子,近年几次童心大发制作,均未成功。

    弹弓(危险指数四颗星)

    弹弓相对于老牛车,更适合大孩子玩,取二十公分八号线,先用钳子弯成U型,再将U型下端弯至平行并用五彩炮线缠紧,上面两端各向外弯一个小小的O型圈,再取二十公分长的气门芯或宽一点五公分自行车内胎条,将一块长四公分宽三公分的牛皮两端打孔,并把气门芯或内胎条横穿牛皮两端小孔,最后将气门芯或内胎条用软炮线固定到八号线顶端的O型圈上,至此,一个弹弓就做好了。

    儿时,孩子们经常用弹弓打比赛,比威力,比准头儿,玩时以牛皮兜住一块小石头,一手持弓,一手拉满,一眼睁,一眼闭,然后倏忽松手,伴着清脆的一声“啪”,那墙头上的罐头盒就会应声而落。

    弹弓破坏力极强,以我的记忆,当时的四害之一麻雀,常常因此丢失性命,更有顽劣者,以此破坏公物,常致教室及生产队门窗玻璃所剩无几。

    酱杆儿箭(危险指数五颗星)

    酱杆儿就是高粱杆,制作酱杆儿箭,需先准备八根四十公分长的细直高粱杆儿,再取合适大小的马口铁片(罐头盒盖最佳),将其修成直径六公分的圆片,然后再以圆心散射剪成八等分扇面,用钳子和锤子把每个扇面弯卷成尖锐的圆锥形,最后将其套在细高粱杆儿顶端,如此箭成。

    有箭,就得有弓,弓一般采用弹性强的细榆树杆儿一根,杆儿两端刻浅槽,弯曲榆木杆儿,以结实的线绳套住两端刻槽系紧系牢,如此弓成。

    玩酱杆儿箭时,弓箭合璧,弯弓虽不能射大雕,威力亦不可小瞧,十米之内,穿瓜破菜,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