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随身空间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不用顾忌咱们东府

    腊月二十八。

    王夫人与凤姐早在贾珍没出事前,便已经开始治办年事。

    而宁府这边,自贾珍没了之后,治办年事便落了下来。

    往年这会都已开了宗祠,着人打扫,准备一年一度的祭祖,里外都是忙忙碌碌,今年两府却是冷清了许多。

    自腊月十八过后,有许多事情还是需要忌讳的。

    宁安堂。

    王熙凤、李纨搀扶着贾母缓步而入。

    身后是王夫人及一众西府的媳妇。

    “敬哥儿,你的身体可大安了?”瞧见候在门口的贾敬,贾母快走一步。

    “劳老太太挂念,身体已然大好。”贾敬在门口将贾母引至上首落座,“顺便打发一个身边人过来传话便好,还累老太太跑这一趟,此乃敬的不是。”

    寒暄后。

    贾母直言不讳道:“敬哥儿,明儿就是除夕了,咱们两府该如何办,你当要拿个章程出来。”

    话落,王熙凤和王夫人皆是偷眼瞧向贾敬。

    虽说东府珍哥儿去了,但正旦乃是一年当中最为紧要的日子。

    西府不可能为了他东府死了人,便就关门闭客。但怎么个过年法,这里面还是要和贾家族长说道说道的。

    “珍哥儿去了也就去了,咱们贾家还能被珍哥儿给憋死不成?”贾敬显然是早有打算,“往年怎么过这个除夕,咱还是怎么过。”

    “明儿祭完祖,你们西府该高乐就高乐,该走访亲友拜年便拜年,不用顾忌咱们东府。”

    贾母心下大安,对于她来说,若是整个西府也像东府这样,连过個年也这般暮气沉沉,她还真遭受不住。

    “总是要给珍哥儿一点体面,该忌讳的咱们还是忌讳。原也想着在除夕和上元节这两天,让小家伙们高乐一下。”

    王熙凤、王夫人听后,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又叙了一会儿话。

    贾敬看了一眼王熙凤,遂朝贾母说道:“老太太,今个儿,我要找你借一个人。”

    “敬哥儿身边也缺丫鬟?”贾母听后,顿觉诧异。

    煜哥儿讨要鸳鸯和喜鹊,莫不是被敬哥儿撺掇的?

    “瞧老太太说的,我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要讨也是替煜哥儿讨。”贾敬打了个哈哈,“若是老太太愿意,就你房里的那些大丫鬟,且等多早晚放出府,有一个算一个,我东府一概要了。”

    “就你贫嘴。”贾母掩嘴轻笑,轻咳一声,“说罢,又瞧中我房里谁了。”

    贾敬自动略过那个又字,说道:“老太太也知道,珍哥儿去了,尤氏眼下在铁槛寺替珍哥儿守灵,煜哥儿不爱打理这种事,府里也就没一个管事的人。”

    “我就想着,请凤哥儿过来东府住上一段时日,暂时替我打理偌大的东府,等尤氏扶灵从金陵回来,再请凤哥儿回西府。”

    贾母听后,随口就道:“我当是什么事,原是应当。”

    “不过话又说回来,敬哥儿还得问问太太和凤哥儿才行,毕竟要管着东府上下一大摊子事儿,就怕凤哥儿会误了事。”

    贾敬瞧了一眼王熙凤,语气不吝赞赏,“老太太多心了,打凤哥儿嫁进咱们贾家,帮着弟妹把偌大的西府署理得井然有序,赏罚有度。”

    “单说这雷厉风行做派,可见凤哥儿是个有能为的,我能有什么好担心的,就怕凤哥儿不愿意过来。”

    说着,贾敬和贾母双双抬眸望向王熙凤。

    贾母点了点头,因问道:“凤哥儿,你怎么说?”

    王熙凤的内心早已惊喜若狂,两道弯而细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轻扑闪。

    但她此刻却是神色不变,见敬大伯和老太太看了过来,忙欠身说道:“孙媳听老太太和太太的。”

    “老二家的,你怎么看?”贾母转而问着王夫人。

    “敬大伯有请,儿媳妇自当应命。”王夫人点了点头,随即朝王熙凤嘱咐一句,“凤姐儿,你在东府这边,事事要请禀大伯,切记不可擅自拿主意。”

    “好的,太太。”王熙凤随即屈膝应下。

    随后,稍作叙了一会儿话,贾敬将老太太送出了仪门。

    “赖升,你速命下人替凤哥儿拾掇一间院落出来。”贾敬招手一旁的赖升过来。

    王熙凤想了想,朝贾敬欠身道:“敬大伯,侄媳不若就住到天香楼,那处有现成的厢房,也省了麻烦。”

    贾敬听后,也就允了,因命赖升挑好的东西送到天香楼。

    再命赖升传话下去,命府里的所有仆役一概听候王熙凤的执事令。

    王熙凤和赖升将贾敬送回道堂,便带着平儿、丰儿、来旺媳妇进了会芳园。

    ……

    且说李煜出了养心殿,朝神色轻松的高升挥了挥手,便往外廷走去。

    高升晒然一笑,摇了摇头目送着安宁伯的身影离开。

    却说午门禁卫值守房。

    张狮虎带人将精甲搬运至马车。

    李煜进了马车便换上一身便衣,命虎头驾车往西城兵马司过去。

    方才在养心殿,李煜观顺德帝的微表情,大抵猜测到,那道奏疏八成会被通过。

    单一条,三年内,五城兵马司不要国库拨付一笔银两发饷,李煜就认为必然会通过。

    只要课税司在手,李煜就有十足的信心。

    两万兵丁加上官吏,每月的军饷顶多在两万两白银出头。

    对于朝廷来说,一个月或许不算什么,但一年下来也需要二十万两的大头。

    而在神京城,这些商铺店铺何止一万家?

    单每个月征收商税便足以养活整个五城兵马司。

    何况还有卫生费、禁火费?

    虽说李煜前期必定会得罪整个神京权贵和商绅狗大户。

    但李煜又不是要去当内阁大学士或军机辅国大臣。

    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趁着天家信任,偷偷摸摸发展一波。

    不错,李煜就是要借着五城兵马司,训练一批令行禁止的自己人。

    京营、禁卫这些地方,显然是被无数的势力紧盯着。

    只有五城兵马司这种万人嫌弃的衙门,方是李煜的首选练兵之地。

    后世不是有句流传甚广的玩笑话?

    给我三千城管,必马踏樱花地。

    但凡两宫皇帝愿意支持他,李煜在五城兵马司才能施展开拳脚。

    ……

    西城磨盘街,此处有一条内城河流经。

    神京建城始,这里的居民在五代十国初便已经安了家。

    太祖为了体现仁治,并没有让工部迁移他们,又下了一道旨意,严禁工部强买强卖。

    这磨盘街,便属西城最为贫困的地方。

    自古以来,京师居大不易。

    百姓若是购买精米的话,便属于一笔大开销。

    有些百姓就购买一些没有碾磨过的大麦和稻谷,使用碾压脱壳。

    久而久之。

    河堤上面便形成一排排壮观的磨盘。

    兵马司西城指挥衙门,就坐落在磨盘街街头。

    下了马车的李煜,随即怔了起来。

    哦哟!

    只见西城兵马司衙门门口,两扇围墙上面贴满了李煜的通缉画像。

    李煜扫了一眼,只见上面通缉的名字叫常威,还加钤了京兆府、刑部的方印。

    指挥衙门里面。

    指挥申学进得知提督大人尊驾莅临,慌慌张张地引着两位副指挥、四名知事及所有司吏与典吏都跑了出来。

    “指挥,咱们要糟,提督大人去揭了常威的通缉令,莫不是提督大人怪罪咱们追缉不力?”一名副指挥声音哆嗦地说着。

    其余人也不遑多让,皆是战战兢兢。

    申学进喉咙鼓动一下,好不容易才咽了口口水。

    最后艰难发声道:“不能够罢,提督大人,那是把白莲圣女当作洗脚丫鬟的人物,岂会在意区区常威小贼?”

    闻听指挥大人的话,余者均是暗暗点头,指挥大人说的对,随后众人心头一宽。

    等那个身穿天水碧直襟窄袖的年轻人,在一众锦衣缇骑的扈卫下转过身子。

    两个副指挥、知事及司吏与典吏,都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位新任提督大人。

    须臾间,众人的脸色变得精彩绝伦,瞳孔纷纷收缩起来,随后双腿一软。

    “哦哟喂!”

    “我滴妈!”

    “要死啦!”

    “来福害我!”

    “我XX来福他祖宗!”

    除了申学进,所有人皆是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嘴里喃喃骂着来福。

    众人使劲地拿手狠狠搓着自己的眼球,生怕瞧花眼认错了来人。

    但很快,他们的脸色俱是变得惨白起来。

    要缉捕的常威。

    竟是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