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狼枭入城虎
繁体版

第28章 勾机挖冻土

    派出所民警详细了解情况后,对两家矛盾进行调节。允许秦家捕捞之前放养的活鱼,但不能捕捞西泡子里自然生长的野生鱼类。

    八垧泡是天然湖泊,除了秦家年年往里面放养的白鲢鱼之外,还生长着大量野生老头鱼、鲫鱼、鲤鱼和泥鳅。

    虽说是野生鱼类,可都是吃了秦家投撒的饲料,才能长的又肥、又大。要想大量捕捞白鲢鱼,必然会捕到其他野生鱼类。

    秦东富心里明白,这是派出所暗地里向着鲁金山,禁止秦家人再到西泡子里捕鱼。他觉得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再次选择忍让。

    秦海波、秦海涛两兄弟年轻气盛,非要把西泡子里面,自家放养的白鲢鱼全部捕捞出来,一条不给鲁金山留下。

    两兄弟真是倒霉透顶了!一网下去,没捕到几条白鲢鱼不说,反而捕到几百斤的野生大鲤鱼和鲫鱼,价值几千元。

    派出所迫于鲁金山的压力,只能以盗窃罪,拘留他们两兄弟。

    秦海波是哑巴,秦东富管理鱼塘离不开,就请求办案民警放过他,只让秦海涛一人去顶罪。

    秦海涛在看守所里,受完十几天的苦之后,觉得非常委屈。一气之下,就跑到水利施工队在狐狸沟的工地上打工,只剩下哑巴秦海波一人管理鱼塘。

    鲁金山巧取豪夺,终于把西泡子弄到手,随后又捕捞出大量鲜鱼,意外发一笔横财。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鲁金山的鱼塘热闹非凡,他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们纷纷跑来捕鱼。

    有的贱买,有的白拿,还有的干脆在秦家的小房子里面,现做现吃。花天酒地,肆意挥霍。时间一长,鲁金山难以承受,每天如此巨大的损耗。

    为了减轻自家的负担,他就到秦家菜园里偷菜,偷捡秦家的鸭蛋和鹅蛋。甚至为了招待客人,还偷偷宰杀秦家的鸭子和大鹅。

    秦东富被逼无奈,只好卖掉全部的鸭子和大鹅,买回两头奶牛,在湖边放养。一年之后,他家的奶牛群形成规模,每天出售大量鲜奶,赚到不少钱。

    同时,秦家承包的东泡子再次获得丰收,不光原来养殖的鱼效益好,新养殖的林蛙效益更加喜人。

    相比之下,鲁金山的鱼塘因管理不善,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一年到头,不但没挣着,反而赔进去不少钱。

    看到秦家只剩下东泡子还能赚的盆满钵满,鲁金山又开始眼红,故伎重演,提出与秦东富调换水面。秦家吃过一次亏,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

    再说了,秦家已经在东泡子边上圈起草场,盖好牛棚,准备扩大奶牛的养殖规模。在这种情况下,秦东富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鲁金山的无理要求。

    鲁金山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先后找到县里和乡里的某些领导,来八垧泡给秦东富施加压力。

    又找来兄弟姐妹、以及社会上的朋友们,去东泡子捣乱,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逼迫秦东富,同意修改合同。

    鲁金山的蛮横无理,激起秦东富的牛脾气,死活不同意调换水面。

    恼羞成怒的鲁金山,在一个刮西南大风的晚上,丧心病狂地在石头岗子南豁口处,洒下农药,顺风漂进东泡子。

    这些农药直接导致秦家养殖的鱼大量死亡,又间接导致秦家养在湖边的奶牛,因喝水中毒而生病,给秦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忍无可忍的秦东富只好报警处理,哑巴秦海波还带着办案民警,找到鲁金山丢弃在草丛里的农药瓶。

    在铁的证据面前,鲁金山仍然百般抵赖,狡辩说他,在自家的鱼塘里灭虫,受大风影响,农药才会扩散,漂进东泡子。造成秦家的损失,与他无关。

    气急败坏的老八鲁万山当着民警的面,打得秦海波头破血流,还折了一条胳膊,造成伤残。

    幸好派出所的吉普车就在现场,及时送秦海波去医院治疗,才保住一条性命。

    经过当地派出所的调解,鲁家勉强同意,适当赔偿秦海波的医药费,但拒绝承认投毒的罪行。

    两家互不相让,就这样僵持一年多时间,案件一直无法处理。

    就在此时,冉长江调到东南甸子乡工作,袁更新鼓动秦东富,去找他主持公道。

    在冉长江干预下,东南甸子乡派出所对鲁金山投毒案,和鲁万山伤人案做出公正处理,帮助秦东富挽回部分损失。

    从那儿以后,一向在东南甸子乡横行霸道的鲁家兄弟、姐妹,除了老七鲁元霞之外,都对冉长江恨之入骨。

    所以导致鲁玉山大闹乡政府,并且持枪行凶,误伤自己的亲妹妹,落个负罪潜逃的严重后果,从此过上颠沛流离、亡命天涯的悲惨生活。

    在这次冲突中,鲁家人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全家最富有、最慷慨,堪称顶梁柱、提款机的鲁元霞九死一生,至今还在大雪岭军医院疗伤。

    鲁元霞的母亲急火攻心,当天就一病不起,全家人都忙着照顾老人,照顾捡回一条命的鲁元霞,再也没有心思找冉长江的麻烦。

    父亲的伤不会落下残疾,更不会有生命危险,在医院里有母亲和袁丽秋照顾。现在冉观可以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开荒上面。

    冉观与秦海涛接触多了,得知他最擅长驾驶进口挖掘机。他不但会开,平时还会保养,有了故障也能维修。

    冉观回到头道屯运送拖拉机和农机具,曾多次从狐狸沟工地上经过,见过工程队施工时候那种声势浩大的场面。

    工地上机械轰鸣,烟尘滚滚,运载泥沙的载重汽车,往来穿梭,时刻不停的忙碌着。

    几台进口大型挖掘机,轻而易举的挖出泥土,再装到卡车上运走。

    看到这些挖掘机在苍茫大地上,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样子,冉观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忍不住寻思着:“如果能用上这些家伙开荒,效率会不会更高?”

    之后,冉观在八垧泡村开荒的日子里,这个想法一直回荡在他的脑海里。

    此时东南甸子乡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封冻,拖拉机仍然是开荒效率最高的机械,所以他暂时只是想想挖掘机而已。

    佟宝香在江老三的帮助下,买到一台七成新的大马力拖拉机,火速运到八垧泡,交给冉观使用,进一步增强开荒力度。

    佟宝香无疑是这些人当中,最忙碌的一员,不但要做好八垧泡开荒场地的后勤保障工作。

    她还要赶往金勾县城,与涂晓艳、佟宝芳一起,替东南甸子乡送交任务粮。

    不管佟宝香有多忙,有多累,从来不抱怨,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她对冉观无比忠诚,做事又非常勤恳,让涂晓艳打心眼里佩服。

    两场大雪过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八垧泡村周围土地的冻层,终于超过半尺多厚。

    任凭冉观有再大的野心,再多的贪心;任凭他和秦海涛,有多么高超的驾驶技术,多么能吃苦。

    当面对越来越厚,越来越硬的冻土时候,他们再也无能为力,只好停止使用拖拉机翻地。

    大雪岭地区正式进入寒冷的冬季,冉观不得不和梁丹一起,重新回到九滨乡中学上课,佟宝香独自承担送交任务粮的重担。

    看到佟宝香一人数地奔波,非常的辛苦,袁丽秋于心不忍,就和秦海涛一起赶来帮忙。

    回到九滨乡中学的冉观,一直无法安心学习,在他脑海里始终思考着两个问题。

    一个是该怎样,利用冬季闲置的挖掘机,帮自己在冰天雪地里继续开荒;

    而另一个问题让他更加困惑,为什么东南甸子乡,有很多地方的冻土层,要比九滨乡薄了许多?

    而且在极寒的天气条件下,冻土层厚度增加的速度非常缓慢。

    前一个问题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后一个问题,却成为无人能够解释的谜团。

    期末考试结束,大雪岭的中小学生们开始漫长而又枯燥的寒假,梁丹不顾东南甸子乡恶劣的条件,毅然跟着冉观和佟宝香,来到狐狸沟工地。

    这里是县水利工程公司的工地,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里无法施工,临时闲置着。工地内有几处简陋的房屋和工棚,简单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最重要的是水利工程公司大部分车辆、机械和物资都存放在这里,其中就有秦海涛非常熟悉的三台进口挖掘机。

    来这里之前,冉观通过叔叔冉黄河,找到县水利领导,提出高价租用,在狐狸沟工地里的房屋和挖掘机。

    水利领导们都觉得这是好事,既能给冉家兄弟一个天大的面子,又能省下一笔冬季管理费用,还能收到一笔租金,何乐而不为呢!

    租好挖掘机和场地,冉观就要筹措在极寒天气里面,可以让挖掘机正常工作的高号柴油、机油、防冻液,还有可以进行冻土爆破的炸药。

    涂晓艳可以帮他们解决油料供应的难题,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能弄来炸药的可靠渠道,于是就想起涂晓天。

    这家伙头脑灵活,野路子广,与大雪岭的三教九流都有来往,狐朋狗友特别多。也许他能想到可靠的办法,帮冉观弄到炸药。

    涂晓天打心眼里不愿帮冉观办事儿,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帮冉观的忙,就等于得罪涂晓艳。要是让涂强知道了,同样也会不高兴。

    最后,涂晓天还是千方百计的弄来一些炸药,冉观用这些炸药做实验,先摸索经验。

    如果实验成功,再想办法弄到更多的炸药,进行更大规模的开荒。

    冉观深知冬季冻土爆破,是极其危险的工作,所以亲力亲为,不许任何人参与和靠近。

    通过两次实验,冉观发现爆破的深度达到半米就够用,两个爆破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扩大到三米,一次可以做到二十个点同时爆破。

    完成一次爆破之后,秦海涛就可以驾驶挖掘机,将震碎的冻土层翻起来,从而大大加快明年春季的融化速度,明显提高开荒效率。

    冉观顶风冒雪,起早贪黑,每天可以进行两次爆破,这样就可以开垦出来一公顷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