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武宗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如今整个东亚海上贸易已经非常繁盛,中国沿海居民、倭人、葡萄牙人、朝鲜人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海民力量。到了嘉靖时期,由于明朝廷断然加强海禁,不仅挡住了海盗,也断了海民的生路,也为几十年后戚继光等人拼命平息“倭寇”埋下了伏笔。

    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比较头疼沿海倭国浪人等的袭扰,曾多次派人到倭国商谈沿海倭寇的事情,但当时倭国一盘散沙,没有话事人,也就没个结果,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整体上统一倭国,建立室町幕府,对打击浪人和加强与明朝的贸易关系非常感兴趣,加强了与明朝的联系,终于在朱棣继位之后不久,以称臣纳贡的方式与明朝建立了勘合贸易关系,正式加入了明朝的朝贡贸易体系。

    《聪明的一休》中的将军就是足利义满,他终结了倭国的南北对峙,整体上统一了倭国,建立了室町幕府。

    朝贡贸易是历史学上专门用来形容宋代以来中国王朝与周边国家的一种贸易关系,但与其说是一种贸易关系,不如称其为政治制度安排更加准确一些。

    明初严格施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中外海上贸易的唯一方式就是朝贡贸易。

    所谓朝贡贸易,就是其他国家以上贡的方式携带贡品与部分商品来明朝交易。其中官方的活动主要是“上贡”,其他国家给大明朝皇帝送上贡品,大明朝作为天朝上国会返还比贡品价值高数倍的回赐物品。这一环节结束之后,使团就可以按照明朝官方规定的时间地点把携带而来的商品与明朝进行交易。

    如果单纯从贸易角度来看,朝贡贸易限制很多,明朝廷也处在一种类似于冤大头的角色,别人奉承几句就可以用低价值的贡品换取高价值的回赐。但朝贡贸易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把明代中央朝廷内部的君臣关系扩展到了东亚其他地区,明朝以丰厚回赐换取这些国家的称臣,构建起了一个以大明朝廷为政治中心的东亚秩序,也算是一个交换了。

    明成祖朱棣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建立朝贡贸易关系的时候是非常正式的,朱棣赏赐给足利义满龟钮金印一颗、勘合(朝贡通行证)一道,并且约定此后倭国来朝贡的时候必须由浙江宁波登陆,而且要携带这个勘合才有效,这些规定严格了室町幕府与明朝的朝贡贸易资格,也让这种资格成为一个宝贵的资源。

    本来贸易资格虽然宝贵,但掌握在室町幕府一家手中也没有什么问题。结果到了15世纪中后期,随着1467年至1477年间的应仁之乱爆发,倭国室町幕府之下的封建领主之间发生内乱,范围波及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倭国全境。

    倭国由此进入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时局混乱,室町幕府逐渐衰落,最终失去了对手下各方势力的控制,被畿内的细川氏和大内氏所架空。其他国内大名势力迅速膨胀,而勘合只有一套,这让利润丰厚的朝贡贸易成为了倭国各大名眼中的肥肉,开始纷纷明争暗夺与明朝的朝贡贸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