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狂作死,朱棣建立聊天群
繁体版

第129章 上天恩德

    听着他这话。

    宁凡怎么感觉这个故事有点这么熟悉,到有点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老朱啊老朱。

    你们这推演天命的相师,还是有两手的呀!

    宁凡自顾自的走到沙盘前,旁边的人都默默让开。

    他们没注意,宁凡此刻便是救命的神。

    毕竟,要是等到老朱发火的话,他们都要跟着遭殃。

    这个时候,管他什么前尘恩怨。

    谁能够挺身而出?那就是他们最好的盟友!

    宁凡目光打量片刻。

    只看朱棣已然将几只小旗,插在了一出名为“天正”的据点。

    距离最近的土木堡,还是有一些偏差的。

    得亏是这点偏差。

    否则宁凡可真要以为,他们也会穿越!

    思索良久之后。

    宁凡兀自从旁边拿出一根竹竿。

    直接狠狠的砸在了面前的沙盘上。

    随着“啪”的一声巨响。

    这一棍子好似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无论是面前的文武百官,还是另一个时空里的朱元璋,朱由检。

    朱由检:6!

    朱元璋:??等等你篡位之后就是这么治国的。

    你打仗这么能耐,臣子居然这么嚣张!怎么管教的?!

    但凡要搁在手里,早就已经乱棍打死了!

    咋还不发火呀?

    动手啊!

    以下犯上,冒犯天子,把这小子推出午门。

    老朱家的骨气和脾气呢?

    朱元璋记得,自己这四儿子脾气暴躁的很嘛,这一点倒是随着自己。

    怎么现在无动于衷?

    朱棣黑着一张脸,一股怒气隐隐作祟。

    耳畔,则不断传来另外两头世界的催促声。

    这宁凡……真该死啊!

    当着长辈和晚辈的面,他居然也敢这么嚣张!

    就连文武大臣,都在心里默默的替宁凡竖起了大拇指。

    真的超勇的!

    好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此时也就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就在朱棣脾气要发作时。

    宁凡丢下手中的棍子,转头看向他,正声道:

    “陛下,如今这件事情已然不重要了。”

    话说到这里,朱棣眉头拧得越发厉害,都快皱成了一团。

    一双夹杂着星星怒火的目光,紫色的盯着他。

    “为何?”

    宁凡耸了耸肩,直言道:

    “无他,单纯的因为这场仗赢不了,所以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地方。”

    好家伙。

    咱是让你来出主意的,不是让你来打击人的。

    朱棣藏在袖口间紧捏着的拳头,已然青筋暴起。

    只是尚存的最后一次理智告诉他。

    面前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官都没有办法,所有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他身上。

    到这最后一丝期待,朱棣还是强压着怒火问道:

    “咱心里有数,不过咱想的是。吃败仗可以,但该如何保全师,护住这二十五万精锐?”

    这一次,轮到宁凡一脸迷茫了,不禁反问道:

    “敢问陛下,保不保得住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吗?”

    朱棣当场一愣。

    “那可是二十五万人命,相当于掏空了大明的半个家底,你居然说没有意义?”

    宁凡不以为意,轻哼一声

    “有何意义?”

    “就算这二十多万人没了,那些鞑子们想要的东西也得不到。”

    “如陛下所言,既然能在短时间内凑出二十多万人,那就说明大明那个时候还是有些元气的。”

    “这二十万人死不死,对大明的元气没有多大的影响。”

    “只要大明尚有一份元气在,那些达子们便夺不走燕云十六州,天下的汉人也不会同意!”

    “您说他们连十六州都拿不下,还妄想入主中原?”

    听到这里,朱棣垂眉不语,似有所思。

    而另一个时空内,朱元璋来回夺步,医生开始自言自语起来

    太祖高皇帝:

    “老四,你那边可还有什么军备?”

    成祖皇帝朱棣:

    “山东一带还有二十万备用军,以及曹禺上十几万兵马。”

    “不出半月便可全部抵达京师,于是这二十多万人战死北方,咱们仍然有底牌,保住自己的基业!”

    “这小子逻辑思维清新,看来是有点东西的!”

    老爹都夸了,落地也只能耐着脾气,继续看向宁凡

    “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有这二十万人总好过没有。”

    “好比四十万对十万的胜算大,还是二十万对十万的胜算大,怎么就没意义了?”

    宁凡好似已经麻木了一般

    老朱最近是越来越贪了,咋就不听劝呢?

    只能面无表情的冷哼道:

    “陛下,任何战争都会上升到政治方面的延续,性质已经变了。”

    “只要这一张打败了,那么身居高位的天子便已经输了。”

    “保不保得住,真的重要吗?”

    “二十五万人,就算全军覆没,也可作为警示警告后人,让他们少做些冲动糊涂的事情。”

    “反之,这二十五万人若是活着回来,倒成了个反面教材。”

    “这一批人从浩浩荡荡,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京师的那一刻,天子便已经输了。”

    “此战规模庞大,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最终却落败而归,无功而返。”

    “你觉得那些朝臣,那些百姓们,他们能够视而不见吗?”

    “总有一个大帽子会扣上去!”

    “换句话说,兵马开动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大明天子,已然丢失了半个兵权!”

    一字一句,深深回荡在乾清宫中,显得格外清新入耳。

    整个大殿,一片鸦雀无声。

    知道此时,猛然回过神来的朱元璋,才发现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

    朱由检更是急得眼泪都快落下。

    “祖爷爷,是不是朝中有奸臣啊?咱现在看谁都不像好人!”

    成祖皇帝朱棣:

    “你这糊涂小子还是少说两句吧,知道个什么?别给咱丢脸了!”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消息。

    朱由检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太祖高皇帝:

    “你小子在先别装死,咱还有话要问。”

    “你以前可操练过军队?”

    思宗烈皇帝:

    “太爷爷,您可就别开玩笑了。”

    “今日一战,可算是给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以后可再也不会犯这糊涂了!”

    “早知道出征之前,还是该听他们的劝告,不冒险此行,现在是真后悔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做,咱就在幕后指挥吧!”

    太祖高皇帝:

    “拉倒吧,就你还指挥呢,不把大明指挥没了那便是上天恩德!”

    朱元璋的脸色,也逐渐凝重起来。

    如果将此战看成朝堂上的博弈。

    那么朱由检出兵的时候,天子已然输得一塌糊涂。

    这就等于把天下的兵权、拱手送给那些文臣!

    突然,朱元璋打了个机灵,有他的一丝微妙气息。

    太祖高皇帝:

    “等会,咱开国之时,有那么多优秀的武将。他们那些小辈儿呢?那些也都是尊贵后人,与国同休!”

    “莫非就没有几个有出息的?”

    思宗烈皇帝:

    “这个……要不问问英宗?”

    英宗皇帝朱祁镇:

    “这……当年土木堡之变,不少文臣武将都战死其中,后人嘛……”

    成祖皇帝朱棣:

    “什么,你这死小子怎么这么糊涂!”

    “还有这等这事儿瞒着咱呢!”

    “你还有啥,赶紧说!”

    “大明的家里都败在你手上了呀!“

    英宗皇帝朱祁镇:

    “曾祖父,先不说咱的事情,咱是不是有点扯远了!”

    “等解决了最棘手的事情再说嘛……”

    太祖高皇帝:

    “哎呀,真是把我气得头大。”

    “该死的都死了,你小子身边也没个头脑清醒的,难怪做事这么冲动。”

    思宗烈皇帝:

    “是啊是啊,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我,毕竟我还年轻……”

    太祖高皇帝:

    “嘿!给你个台阶,你还真有脸下呀,你这么年轻当什么皇帝不如滚回凤阳种地算了!”

    思宗烈皇帝:

    “……”

    这话直接将人给怼的无声。

    朱元璋也懒得继续搭理他。

    太祖高皇帝:

    “老四,你赶紧问问那年轻后生,看看能不能试着谋个别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