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狂作死,朱棣建立聊天群
繁体版

第114章 赴死的局面

    说到这里,秦王的声音再度哽咽起来。

    “只要大王能让咱这些娃子入葬祖坟,老夫这一身残躯败体,辨认以后大王处置!”

    一朝皇亲。

    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开衣袍,颤抖着跪在了刘通面前。

    此时此刻,什么大明,什么秦王。身份之差,夺城之辱。

    他全然抛掷脑后。

    眼下,他心头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带着那些娃子们回家!

    这是他承诺过的事情,也是能为这些后辈做的最后的事情,决不食言!

    满腔热血的一跪,刘通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他身后的那些起义军却不由得为之一怔。

    大家都是汉人。

    理论上都是一家人。

    本就是该夫相互扶持的,为何要把局面闹得那么难看。

    “老殿下,您怎么能下跪呢,你可是杀蛮子的英雄啊!”

    “我老娘说了的,咱们应该膜拜英雄,要是让英雄下跪,这是会折寿的!”

    “大王,他们乃是忠烈之士,您就让他们进来吧!”

    “......”

    身后替亲王,替这些宗室亡魂发声的人越来越多。

    骑在马背上的刘通,心中也泛起了一阵波澜,只觉额头上冷汗频出。

    现在这个局面,哪里还有他做主的余地?

    一旦自己拒绝了秦王,他面临的不是这上万亡魂的愤怒,而是身后的兵勇和无数百姓的愤怒。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深吸了口气,他最终高举手臂,朗声道:

    “众将士听命,给老秦王及各宗烈开路!”

    长安上下,分居两道,开出了一条英雄之路。

    众人无不肃穆,迎接着亡魂回归故土。

    看到这一幕,秦王抖擞着身子,哽咽道

    “老夫替娃子们谢大王!”

    “孩子们啊,赞带你们回家了!”

    “抬棺,入城!”

    一声声唢呐在天边回旋,锣鼓齐鸣,护送着一万五千棺材步入长安。

    从撇去宗室子弟的称谓,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上战场,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的那一刻起。

    他们便是人民的英雄,值得天下所有的汉人为之敬佩!

    随着送葬队伍不断入城。

    一个接一个棺材,前后首尾呼应,几乎蔓延七十公里。

    只是老百姓一开们,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挂起的灵幡,多不胜数。

    肃穆消沉的分为,深深的感染者所有人。

    一时间,哭泣,悲伤,哽咽,惋叹,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道悲鸣的乐章。

    直到此时,才有人猛然回想起,当年太祖皇帝发布的北伐缴文。

    锦绣山河万里,无一寸华夏之地。

    秦王府,还有各个郡王府,全部都停满了棺椁。

    想来半年之前,秦王府还是人丁兴旺,数以万亿,转眼便落得一个萧条之景。

    所剩所余,也就只有一具具冰凉的尸体了,何不令人惋惜啊。

    门外,几名手持鸠杖见到此情此景,也是热泪盈眶,连连摇头叹息,满目哀愁道

    “不可,不可再打下去了啊!”

    “再打下去,汉人的江山都要打没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咱们何必自相残杀,让那关外的蛮子坐收渔翁之利?”

    “去,赶紧去将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回来,让他们不要再打下去了。有一身力气,还不如用在辽西战场之上!”

    “......”

    而另一边,秦王沉声跪倒在面前的几个灵柩面前,仿佛摒弃了周围的一切。

    刘通看在眼里,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适滋味,最终还是狠下心走到秦王面前,道

    “老秦王,咱们进府说话吧。”

    从自我的世界清醒过来,秦王红着眼与他对视片刻。

    抿了抿干别的嘴唇,像是鼓足了勇气一般,突然问道:

    “大王,老夫可以求你一件事吗?”

    那坚毅且带着请求的态度,让人有些茫然无措。

    刘通先是愣神,神情也显得有些凝重。

    可是架不住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还是说道:

    “还请老秦王明示。”

    闻言,秦王抖动着身躯,如风中败叶一般摇摇欲坠。

    刘通帮衬着上前扶了一把,却被秦王反手死死的扣住了手腕。

    睚眦欲裂的看向他,死死的说道

    “咱们朱家的江山可以没有。”

    “但是咱们汉人的江山不能丢啊!”

    “这是咱朱家三十万宗室用血守住的山海关,绝不可让他落入关外蛮子之手!”

    “牺牲了那么多人,若是还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咱们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我等更无法面对后世的子孙。”

    “那蛮子蛮横无理,硬是将咱们关外的汉人剃了长发,逼迫他们穿上瓦拉的衣服,甚至连他们的后代,都快忘了本,哪里还知道自己是个汉人?”

    “若是他们入主中原,后果可想而知,你我后代子孙,便是要称自己的老祖宗是瓦拉人了!”

    “大王,你真的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吗?”

    那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断地回荡在秦王府的门口。

    家国为难,丧亲之痛,又怎是三言两语便可以说清道明的?

    秦王的声音还在不断回荡。

    “你是不知道吧,其实皇上就是想要我们朱家那三十万人死在战场上。”

    “可您知道,明知道是赴死的局面,我们为何还要去?”

    刘通傻眼了。

    其实在看到这一些棺椁的时候,他大概已经菜刀朱祁镇的想法了。

    但是他没想到,这种事情,秦王居然会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说出来。

    其实,早在那些宗室死伤大半,朝廷却没有收兵之意,这些藩王们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朱祁镇就是想借此一战,甩掉他们这些无用的大包袱。

    因为他们对朝廷没有贡献,他们只需要在自己的封地安逸享乐。

    他们有钱,有人力,他们是最好的炮灰。

    等这些藩王和大部分宗室子弟幡然醒悟的的时候,已经步入全套无路可退了。

    他们心里不气吗?

    当然气。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那个时候想着是。

    如果此战能够活着回去,必然要报复朱祁镇,推翻他的统治,为无辜的孩子们报仇!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

    经历了一场大战,宗室子弟都死光了。

    他们一路走来,看到了真切地大明江山的现状。

    他们顿悟了。

    这本来就是他们欠天下人的!

    他这是他们朱家的责任,是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