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作秀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过年越来越近。

    长乐公主李丽质离开青山村,回皇去了。

    嗯,她在青山村住了足足两个多月时间,已经不好再拖延下去了。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也听完了,最终,傻小子郭靖如愿以偿的娶到了黄蓉。

    射雕英雄传之外,她还听了好多故事。

    青山村的条件,除了美食之外,其他各方面,都远远不如皇宫。

    但是李丽质却更喜欢这里的生活。

    这两个多月时间,她觉得过的飞快,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就过去了。

    恋恋不舍地离开青山村,回到皇宫之后。

    李丽质每天都在怀念在青山村的日子,只觉得时间过的无比漫长。

    如果用琼瑶体来描述的话,大概就是:

    离开青山村的第一天,想他。

    离开青山村的第二天,想他。

    离开青山村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

    ……

    这一日,蜀王李恪再次找到苏长生。

    “先生,现在煤球已经生产了许多,并且也生产了大量的煤球炉和煤球,现在可以向外出售了吗?对了,宣传的事情,可以开始进行了吗?”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蜀王李恪对苏先生的敬仰之情,简直与日俱增。

    主要是火锅太火爆了,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发酵,火锅已经火遍了整座长安城。

    现在他酒楼的分店,已经开到了八家。

    每一家的生意都爆满,每天都能日进斗金。

    这一切,都是先生带来的。

    其实,先生完全可以不选择和他合作,这些钱,先生完全可以自己来做的。

    而先生为了支持他,将这么赚钱的生意,随手就给了他。

    当然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苏长生并没有少赚。

    因为开火锅店,最重要的是火锅底料还有蘸酱。

    这段时间,长安城的其他酒楼,并不是没有人山寨。

    也有好多酒楼也推出火锅。

    只不过,他们没有苏长生秘制的火锅底料和蘸酱,双方的味道差距太过巨大。

    这也导致,蜀王李恪开设的酒楼,生意越发火爆。

    而其他酒楼推出的火锅,鲜有人问津。

    而对苏长生来说,他可一点都没少赚。

    你像蜀王李恪的酒楼,还需要有酒楼和人手的投资。

    而苏长生这边呢?只需要简单的卖给他们底料和蘸酱就够了。

    苏长生的利润,甚至不比李恪赚的少……

    如果让苏长生自己去长安城开酒楼推出火锅的话,是一定赚不那么多的。

    甚至根本就开不起来。

    身后没有足够硬的后台,想在长安城开酒楼,基本就是被人吃的一干二净的下场。

    有了酒楼生意的支持,煤炭方面的投入,就完全没什么问题了。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生产,他们已经存储了数量不菲的煤球,足够他们投入市场了。

    煤球的性能,李恪早就测试过了。

    甚至他们王府里,已经用上了煤球,非常好用。

    现在李恪在乎的,并不是煤球能赚多少钱,而是煤球能给他带来的名声。

    因此,接下来如何宣传才是重中之重。

    听到李恪的话之后,苏长生则是说道:“殿下,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也让人打听了北方其他地区的一些情况。”

    “总的来说,今年冬天是一个寒冬,一定非常寒冷。”

    “有些地区,可能还会下非常大的雪。许多地方,大概会冻死一些百姓。”

    “而这些灾情,地方官员并不敢隐瞒,一定会上报给朝廷。也足够引起朝廷的重视。”

    “这样的话,也会让朝廷,更加关注长安城周边百姓的情况。”

    听到这里,李恪更加的兴奋起来。

    这样的话,宣传起来,效果才会更佳,才会更加引起父皇还有文武百官的重视。

    然后,他就听苏长生继续说道:“所以,接下来,咱们并不需要过多宣传。只让百姓还有哪些旷工知道这是李公子做的便可,千万不要带出殿下来。”

    李恪忍不住问道:“先生,这是为何?”

    你当初不是这么说的啊?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因为这样,太过刻意了。”

    “殿下,这样,接下来呢,你每天都去煤厂,亲力亲为,去打煤球。”

    “啥?”

    李恪一时间竟然没听懂。

    或者说,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苏长生说道:“你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去煤厂去打煤球。”

    李恪茫然地问道:“先生,这是为何?”

    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天气越发的寒冷,大概用不几天,就会有百姓会被冻死。”

    “这个时候,陛下一定不希望长安城周围,也有百姓会被冻死。因此陛下会出去微服私访。”

    一个皇帝太闲了太圣明了也不是好事,没事瞎晃悠什么玩意儿?

    要不是李世民的微服私访,他也不会被坑到这个地步。

    一边腹诽,苏长生一边说道:

    “所以,陛下肯定会发现煤球炉和煤球,也会知道李公子。说不行,还想见一见这位李公子。”

    “陛下会见到你的几率很大,见到你之后,你只需要说,是先生教我,来体验民间疾苦的便好。”

    “当然了,我也是真的想让殿下去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底层的百姓,真的过的太苦了。不亲自去体验一番,是永远不会知道的。”

    “你知道为何初代皇帝,无不英明神武?而一旦到了二代三代或者更后面,就会出昏聩无能之君王吗?”

    “那是因为,初代君王,都是从战场上搏杀出来的,他们见过底层百姓的苦难,他们能更为百姓着想。”

    “而后代的君王,自出生以来就享尽荣华富贵,他们怎会知道民间疾苦?”

    “所以,晋惠帝才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番话来。”

    听到这里,李恪不由说道:“先生,孤王知道了,孤王明天就会去。”

    ……

    天气一天天寒冷起来。

    室外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

    不得不说,贞观初年这几年,天气真的极度反常。

    贞观初年,可不是小冰河时期,会有几十年甚至长达上百年的寒冷天气。

    这个时期,气候还是相对温暖的。

    然而不得不说,今年的冬天,极度反常。

    北方的几个地区,已经有百姓被冻死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