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这是一道选择题,苏长生已经提前知道了正确答案。

    但问题是,他能够选择的答案之中,没有正确答案。

    现在的问题是,他已经得罪了太子李承乾。

    并且李承乾这家伙,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绝非良主,这个是断然不能选择的。

    至于李泰吧,这家伙其实也很蠢。

    论蠢的程度,其实李承乾和李泰这兄弟俩属于难兄难弟,在这里这个难兄难弟不是褒义词。

    先拿李承乾来说,他手里拿的,绝对是天胡的开局。

    只要他按部就班,只要他不浪,几乎妥妥的能够上位。

    但是偏偏他各种花样作死,最终硬生生将自己的帝位给作没了。

    而难弟李泰也差不多。

    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李泰只要低调隐忍,表现出他的兄友弟恭,宽宥大度来,皇位基本也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但是他偏偏心思过重,各种画蛇添足,各种花样作死,最终也是将几乎到手的帝位给作没了。

    这样的人,是绝对听不进去劝的。

    这仨兄弟之中,其实最好的人选,还真的是蜀王李恪。

    但是偏偏苏长生知道,他是最没有机会的。

    李世民并不是没想过李恪。

    在太子被废,李泰难登大雅之堂,嫡幼子李治又年龄偏小,性情懦弱的情况之下。

    李世民曾考虑过将皇位传给李恪。

    李世民向长孙无忌询问此时,长孙无忌一言不发。

    而无法取得长孙无忌等重臣的支持,李恪一定是没办法坐稳皇位的。

    最终李世民不得不妥协,将皇位传给了嫡幼子李治。

    而李世民的这一询问,也给李恪带来了祸根。

    等李治登基之后,长孙无忌便趁机诬陷李恪造反,卑鄙地害死了李恪。

    从这一方面来看,李恪也非良主。

    但问题是,现在他已经上了李恪的贼船了!

    苏长生已经在考虑出海的事宜了。

    要不现在赶紧逃了吧,留下来实在太凶险了。

    只可惜,现在他的根基太过浅薄,漂洋过海的凶险同样极高,不比留下来差多少。

    沉思半晌,苏长生最终做出了决定。

    他还是决定搏一搏。

    没错,李恪最终的确无缘皇位,跟着他注定凶险万分。

    但是,随着他的穿越,历史轨迹已经在悄然间发生了偏移。

    比方说,颉利可汗本来应该是在明年在被活捉的。

    而现在则是比原本历史轨迹早了一年。

    既然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偏移,那么为何李恪就一定不能登上皇位呢?

    李恪无缘皇位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没有根基,无法坐稳皇位。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他自己能够建立起稳固的根基,足以支撑他能坐稳皇位呢?

    苏长生深吸了一口气,索性不再多想。

    选择了,不后悔。

    他起身回到书房外间。

    此时,李恪在外间,依然十分忐忑。

    他害怕苏先生在知道他身份之后,会离他而去,甚至转投入太子怀抱。

    然后,他就听苏先生向他问道:“殿下,你可有野心?”

    这句话问的太过直接,问的李恪有些猝不及防。

    一时间,他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有野心吗?

    那肯定是有的。

    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然而这个野心能在苏先生面前说出来吗?

    苏先生究竟想要什么答案?

    沉思片刻,李恪回答道:“先生,学生有野心,学生的野心就是登临大宝,让我大唐更加强大。”

    听到这里,苏长生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助殿下心想事成。”

    闻听此言,李恪欢喜的难以自持。

    他激动地一把抓住苏长生的双手,无比惊喜地说道:“先生愿意助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得到先生,真是如鱼得水啊!”

    “现在,不知我要如何做,才能赢得父皇的喜爱,还请先生教我。”

    苏长生不动声色地将手从李恪手中抽出,有些嫌弃。

    他看着李恪说道:“殿下请坐。”

    等李恪坐下之后,苏长生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只需要谨记八个字就好。”

    李恪兴奋地问道:“那八个字,还请先生教我。”

    苏长生说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听到这八个字,李恪不由皱眉苦思,难得要领。

    见状,苏长生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太子以及魏王李泰是什么性情,你一定是知道的。”

    “所以,且末和他们争抢什么。因为只要殿下不争,他们两人便会争的你死我活,最终……”

    “殿下,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李恪重复了一遍这八个字,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现在,他大概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而越是想,越是能感觉到先生的厉害之处。

    先生一番话,为他指明道路,让李恪一下清醒过来。

    他起身向苏长生深深一揖道:“多谢先生教我。”

    苏长生连忙躲过,然后说道:“殿下万勿如此,不然的话,以后我倒是不敢多说了。”

    李恪微微一笑说道:“谨遵先生教诲,我以后不会如此了。”

    苏长生点头说道:“当然,不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要兜里有钱,手里有人。殿下必须要建立起足以自保的根基,不然的话,还是做一世闲人比较好,免得白白害了性命。”

    “不知殿下府上,现有多少钱财?”

    听到最后一句,李恪脸上,不由露出羞愧之色。

    他羞赧地说道:“先生,我蜀王府上,最多有百万之财。我没有陶朱之才,只能靠着食邑过活这样子……先生,弟子是不是太无能了?”

    百万之财,听上去似乎不少。

    但是放在一个王府,真的是很穷了。

    后世有词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你看,要想痛痛快快地到扬州潇洒一番,最好要带着十万贯钱,也就是一亿钱。

    而现在蜀王府上,才仅仅有百万之财,还差得远。

    想要成就大事,就凭这区区百万之财,那更是杯水车薪。

    李恪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只需要识人善用便足够了,聚财只是小道尔,就教给我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