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尔有五罪

    听到李恪的奏报,李世民纵声大笑。

    “好!好!真乃朕之麒麟儿也!”

    李世民面向一千府兵,大声说道:“众将士都是我大唐好儿郎,这一次,辛苦你们了!”

    一千府兵大声呼喊道:

    “万岁!”

    “万岁!”

    “万岁!”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走到颉利可汗身边。

    此时的颉利可汗,虽然骨架虽然依然魁梧,身材却是消瘦下来。

    一双眼睛布满血丝,眼睛里透露出麻木、茫然、绝望还有悔恨等诸多复杂的神情。

    看到昔日眼中刺肉中钉,而今已成阶下囚,李世民的脸色,也十分复杂。

    “颉利,昔日渭水之畔,你可曾想到会有今日下场?”

    颉利可汗咧嘴笑道:“什么下场?也不过成王败寇而已!我们不过是中了你们的奸计,定是我手下人出了叛徒,泄露了我们的行踪。”

    “如若不然的话,我们已经带着掠夺来的粮食和钱财,回到部落逍遥快活去了。”

    闻听此言,李世民不由哈哈笑道:“尔东突厥区区弹丸之地,在朕眼里,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你觉得朕会特意收买你手下人吗?”

    颉利可汗冷哼道:“李二,事已至此,我已成阶下之囚,还有什么好隐瞒的?死之前,我不愿做个糊涂鬼,你说吧,到底是谁出卖了我?”

    李世民哈哈笑道:“颉利,你想的未免太多了。尔等之行踪之所以泄露,完全是因为尔等牧场萎缩,而今年天气严寒,被我们猜出尔等之狼子野心,这才提前从容布下陷阱。”

    颉利可汗冷笑道:“哼!你觉得我会信吗?”

    李世民大笑道:“事到如今,你已成为阶下囚,你觉得朕有骗你的必要吗?”

    听到这里,颉利可汗不由漠然,续尔沮丧起来。

    “唐人奸诈,非战之过也!”

    李世民冷笑道:“颉利,你可知,你有五罪!”

    “罪一,尔父在国破之后,依赖前隋才自保其身。然则隋朝灭亡之时,你们在哪?可派一兵一卒相助?此乃尔等无情无义者也!”

    “罪二,尔之国于我大唐相聚为邻,还曾定下渭水之盟。然则你们毫无诚信,随意撕毁盟约,侵犯我大唐边境,此乃无信也。”

    “罪三,尔穷兵黩武,年年发起战争,导致你东突厥族人死伤惨重,部落怨声载道。”

    “罪四,尔等豺狼,肆意杀害我大唐百姓,掠夺我大唐财物和妇人,犯下累累恶行,此乃不仁也。”

    “罪五,我大唐许你和亲,然则尔不但百般逃脱,最后还逃走。”

    “朕如果要治你的罪,十个你也不够砍的。”

    “不过,我大唐终是礼仪之邦,尔等可以背信弃义,而朕,仍然没有忘记往日盟约。”

    “朕便饶你不死,甚至还可以将你的家人,都接过来。从今往后,你就在长安城中居住吧。”

    李世民的话,让颉利可汗大感意外。

    他原本以为,自己被擒获,必定必死无疑。

    毕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他抓住了李世民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砍下李世民的脑袋。

    这等大敌,势必要斩草除根,赶尽杀绝,怎么有妇人之仁?

    殊不料,李世民居然如此大度,竟然轻易便放过了他。

    颉利可汗也乃一代枭雄。

    在明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即便是面对李世民,他也没有卑躬屈膝,依然傲然面对。

    然而此时在听到李世民居然放了他一条生路之后,颉利可汗忽然间破防了。

    他大哭着跪拜在地,跪行上前亲吻着李世民的靴子说道:“罪臣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李世民轻轻一叹说道:“带下去吧,好生安置,不许怠慢。”

    “是,陛下。”

    很快,颉利可汗便被带了下去。

    李世民叫入蜀王李恪,将战场经过仔细询问了一番。

    李恪没有丝毫隐瞒,将自己所有部署,如实讲述了一番。

    听罢,李世民都是一阵后怕。

    他忍不住说道:“恪儿,此番征战,太过弄险。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的虚实被吐厥骑兵识破了,你又该当如何?”

    “到时候,你岂不是要陷于危险之中?”

    沉默片刻,李恪说道:“父皇,战场局面,瞬息万变,机会转瞬即逝。有了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彼时,东突厥启禀,已是丧家之犬,完全失去了斗志,儿臣确定并无危险。”

    李世民摇头说道:“行军打仗,最忌贪功冒进。以后切记不可如此弄险。”

    “对了,你是如何制定出此次伏击计划的?”

    沉思片刻,李恪如实回答道:“父皇,这个计划,其实是苏先生制定的。”

    李世民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恪一眼问道:“噢,是苏先生特意为你制定的计划?”

    李恪挠了挠脑袋,嘿嘿一笑说道:“父皇,并不是,苏先生不知道儿臣的身份。”

    “是儿臣故意引导苏先生谈论起此次战役,苏先生随手画出地图,然后说,如果在此地埋下一支伏军,必将能够击溃东突厥溃兵,甚至能够活捉颉利可汗。”

    “儿臣不知苏先生此策是否能够成功,不敢向父皇献策,而儿臣又想为父皇排忧解难,因此,便亲带一千府兵直奔战场。事先没有请命,还望父皇赎罪。”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你这一次,着实鲁莽,如果不是我给你补了一道圣旨,你必会被御史弹劾。以后切记不可如此。”

    李恪连忙说道:“是,父皇。”

    李世民又说道:“苏先生学识渊博,难得你入了他的眼,以后就好好跟随苏先生学习。不过,切记不可泄露你的身份。”

    听到这里,李恪欣喜地说道:“是,父皇。”

    李世民说道:“好了,你看看你母妃吧。得知你私自带兵去了战场,她不知有多担心你。”

    “是,父皇。”

    李恪的生母是杨妃,是前隋公主。

    然而这个身份,并不能为她加分。

    李恪到了杨妃处,杨妃拉着他的手,又是几番落泪,再三叮嘱他以后不可犯险。

    杨妃还亲自下厨做了四道菜,看着李恪吃下。

    然后吩咐道:“恪儿,这一切,都是你师傅苏先生的功劳啊,你回来了,快去拜会你的先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