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何不给他一次机会呢

    李恪的行为,实在是悖逆。

    如果不是奉旨而为的话,那就是谋逆之罪。

    然而他又出自一片拳拳孝心。

    当然,也是因为李恪只有一千府兵,没有丝毫能够影响到李世民皇位的可能性。

    而李世民,不愿李恪因为这件事情,背上谋逆的罪名。

    因此才事后补旨。

    半晌之后,李世民又问道:“查明没有,蜀王这两日都在做什么?为何要去河西?”

    张阿难赶紧回道:“陛下,蜀王这两日,在暗中运送粮草。昨日去了青山村一趟,在苦苦哀求之下,进入青山村学堂,跟随苏庄主学习。”

    听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一下阴沉起来。

    青山村!苏庄主!

    这句话,一下让李世民猜疑起来。

    青山村苏庄主,是位有才的。

    其才,不在宰辅之下。

    然而这等大才,居然并不愿出仕。

    当然了,其实李世民并没有询问过。

    只是通过一首词判断出来的。

    但是他又为何怂恿蜀王带兵去河西?

    李世民沉声问道:“蜀王都跟苏庄主学习了什么?”

    张阿难说道:“蜀王先是跟着蜀王学习了一下午的算学,下课之后,蜀王请教苏庄主东突厥会否入侵我大唐边境一事。”

    “然后,他们进入到苏庄主院落,之后谈论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猜忌之心稍去。

    他大概能想到。

    李恪这逆子,定是从长安县和万年县都有报官一事判断出什么。

    然后去了青山村,引的苏庄主谈论起东突厥将入侵大唐边境一事。

    大概苏庄主谈论了一些排兵布阵方面的事情。

    然后李恪这孽子觉得自己学到了,然后带着一千府兵偷偷跑路,直奔战场,准备杀敌立功。

    殊不知,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又岂是儿戏?

    李世民忍不住说道:“你派人佑护蜀王安全,万一蜀王有任何差池,朕唯你是问!”

    张阿难苦着脸说道:“是,陛下。”

    “对了,还有,明日下午,朕会微服去一趟青山村,你来安排一下。”

    “是,陛下。”

    皇家无家事,事关夺嫡之争,必须要慎之又慎。

    李世民还是要亲自探查一番。

    ……

    第二日下午,李世民再次微服来到青山村。

    恰好这一日苏长生有事,学堂里放了半天假。

    看到李世民再次空手来访,苏长生脸上,不由露出嫌弃之色。

    “咦?老李,你咋来了?对了,昨儿来哪个李恪,是你儿子吧?他咋今天没来?”

    李世民看到苏长生脸上毫无掩饰的嫌弃之色,听到他说出的话,猜忌之心,再次去了三分。

    而苏长生,在昨个儿见到李恪的时候,就觉得有些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不过也并没有太在意。

    而现在再次看到李二之后,马上就想起来了。

    李恪那小子,不就和这李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嘛!

    活脱脱的父子俩啊。

    这父子两人倒是有意思的很,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的老子,一个脑子有大病的儿子。

    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过既然这李二的儿子都这般大了,再叫他李二就不太好了。

    于是,苏长生干脆称呼李世民为老李。

    李世民说道:“不错,恪儿的确是犬子。这家伙也是个不老实的,一心想争家里的产业,这不,今天便偷偷跑去经商去了,准备证明给我看哩!”

    既然李恪做出带府兵奔赴河西这种事情,那就证明,这个儿子并没有死心,对皇位产生觊觎之心。

    对这种事情,李世民心情是比较复杂的。

    与此同时,他也在暗中打量着苏长生的反应,看他有没有藏奸。

    只见苏长生鄙夷地说道:“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进取心不是好事儿吗?再说了,就你穷的连我酒楼生意都惦记的窘迫样,有多大家产值的去争?”

    李世民哼了一声说道:“这不是家产有多少的问题,而是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家产必须由嫡长子来继承。”

    儒家正统,无论皇位还是爵位,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肯定有许多缺陷。

    但是也有其可取之处。

    嫡长子继承制,早早明确继承人,避免了国家或者家族的内耗。

    苏长生嗤笑道:“这何其可笑?如果嫡长子是个傻子,难道非要嫡长子来继承家业?那他能守得住家业吗?”

    “即便嫡长子不是傻子,如果次子比长子更有能力,将产业交到次子手中,能够将产业发扬光大,难道一定要傻乎乎地将家产交到长子手中吗?”

    苏长生这一番话,却是完完全全的说进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因为,他就是那个更有能力的老二啊。

    他的能力,明明比他兄长李建成强出许多。

    然而父皇他,仍然立他兄长为太子,只肯将皇位传给自己。

    如若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有后来的宣武门之变呢?

    可见,嫡长子继承制,荒唐透顶,没有丝毫可取之处。

    然而,等他真正当了皇帝之后,却是仍然要维持嫡长子继承制。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固然有其种种不合理之处。

    然而不用嫡长子继承制,只会更加糟糕,只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李世民对现在的嫡长子也就是太子李承乾,其实是不怎么满意的。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期望极高,即便李承乾跛了一足,仍然坚持立其为太子。

    并且找了好几位严厉的名师来教导他。

    然而李承乾性格叛逆乖张,他的几位老师,经常告状。

    对这位太子,李世民逐渐开始失望。

    当然,现在远不到对其绝望的地步。

    李世民叹息道:“可是,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核心,怎敢违背?”

    苏长生冷笑道:“你以为你是皇帝老儿?你家有皇位继承啊?还是你家是公侯之家,有爵位继承?”

    “你区区一个商人,自然选贤能之子传之,放能保证家业兴旺。”

    “你完全可以给你几个儿子每人一笔钱财,然后让他们去做生意嘛!看谁能力最佳,就将家业传给谁。”

    “你嫌弃李恪,我反倒觉得,这家伙身上,有股闯劲,着实难得。”

    “何不给他一次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