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大唐:开局套李二拉犁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机遇

    晚上,李世民失眠了。

    他脑海中一直有两个石头不断下落的场景。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两块石头会同时落地呢?

    第二天早朝结束之前,李世民看着满朝文武,心里忽然涌起一个恶趣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李世民不由问道:“诸位爱卿,朕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一大一小两块石头,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到底是大石头先落地,还是小石头先落地?”

    李世民问完这个问题之后,满朝文武,一片寂静。

    李世民纳闷不已,这个问题,有这么难吗?

    殊不知,此时满朝文武,内心戏无比激烈。

    皇上问这个问题,到底啥意思?

    这个问题是如此简单,是个人都知道啊,明明是大石头先落地啊。

    那么皇上为什么会问出如此简单的问题呢?

    皇上到底有何深意?

    难道是在敲打我等?

    还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似乎,最近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吧?

    近期,也就推广单人犁和曲辕犁还有科举改制是朝廷大事。

    难道皇上对这两件事情进度不满?

    可是,这又和大石头先落地和小石头先落地有什么关系呢?

    这要从哪方面开始解读?

    满朝文武,都陷入苦苦思索之中,现场气氛,有些尴尬。

    李世民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这会子李世民已经反应过来了。

    朕的百官啊,一个个有八百个心眼子。

    这会子怕是想多了吧?

    于是,李世民干脆直接提名。

    “辅机,你说说,到底是大石头先落地呢还是小石头先落地?”

    长孙无忌有些方,因为他还没想到皇上的用意。

    但是皇上已经问了,他不得不答。

    长孙无忌老老实实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是大石头先落地。”

    听到长孙无忌的答案,李世民脸上,不由挂上一抹笑意。

    他又向房玄龄问道:“房爱卿,你认为呢?”

    房玄龄小心翼翼地反问:“不知陛下以为是大石头先落地,还是小石头先落地呢?”

    李世民黑着脸问道:“是朕问你还是你问朕?”

    迟疑片刻,房玄龄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是大石头先落地。”

    李世民问了一圈,大臣们的回答,基本相同,都是大石头先落地。

    最后,李世民不由哈哈笑道:“诸位爱卿,下朝之后,你们不妨试验一二,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大石头先落地呢?”

    李世民没有告诉他们真实答案。

    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下朝之后,三三两两的文武大臣,还是没想到皇上问这个问题的本意。

    不过,皇上既然吩咐了,他们不敢不照做,虽然他们都知道答案。

    然后,这些大臣们,纷纷找石头,开始做试验。

    然而试验的结果,震惊了所有的大臣。

    因为,试验的结果,竟然不是大石头先落地。

    而是两块石头几乎同时落地。

    这,这怎么可能?

    不明明应该是大石头先落地的吗?

    怎么会是两块石头同时落地呢?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许多人都认为是不够高的缘故。

    于是,这一日,有人开始在楼阁上面向下扔石头。

    但是结果,仍然是两块石头同时落地。

    而这些大臣们抽风似的举动,也逐渐传扬出去。

    最终,整座长安城中,都开始丢起了石头。

    甚至有不少人被误伤……

    ……

    此时,蜀王李恪却是从石头中走了出来。

    他派手下人调查了一下青山村的情况,随便调查了一下李世民昨天派出的人到底做了啥。

    太过私密的事情,他不敢调查,毕竟事涉他的父皇。

    这件事情,一旦被他父皇得知,那就是大货。

    你一个皇子,去调查皇帝的动向,到底想干什么?

    不过,青山村还有昨日李世民派的那三人的动向,其实并不是多大的秘密。

    只要有心,几乎是人都查的出来,也不怕泄露消息。

    很快,李恪就得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青山村的庄主叫苏长生,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山村人。

    而是在三年前来到青山村,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为青山村的庄主。

    并且还给青山村带来了三种亩产量很高的农作物。

    再推算一下李世民去青山村的时间。

    李恪吃惊地发现,朝廷推广单人犁和曲辕犁还有科举改制变革的时间,赫然就在李世民去青山村之后。

    也就是说,单人犁、曲辕犁还有科举改制,都出自这位苏庄主的手笔?

    这位苏庄主,绝对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而让李恪疑惑的是,这样的大才,父皇竟然没有征辟,没有提拔他为朝廷官员。

    二十以行商的身份与之接触。

    这让李恪猜测到,这位苏庄主,大概是隐士,不愿意出来为官。

    还有就是父皇昨天派出的那三人。

    父皇竟然是让他们分别去长安县、万年县还有京兆尹去报官。

    原因竟然是他们推测东突厥极有可能会袭击大唐边境,他们是为朝廷示警。

    但是结果,长安县令万年县令还有京兆尹官员,完全不相信他们的鬼话。

    直接狠狠打了他们一顿板子将他们撵了出去。

    京兆尹更是直接将之收监。

    这件事情,许多长安百姓都看到了,甚至传为笑谈。

    但是,这件事情和苏庄主有关。

    这让李恪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难道这一切,都是哪位苏庄主推测出来的?

    可是真是如此的话,为什么父皇为派人去长安县万年县还有京兆尹报官呢?

    这件事,不符合常理啊?

    这里面,定然有什么隐情。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难道东突厥真的有可能会袭击大唐边境?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他们就可以事先做好防范,这里面有极大的可操作空间啊。

    李恪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不过,身为皇子,他并不能参与朝政大事。

    李世民的几个皇子,除了太子参知政事之外,其余皇子,一律不得参政。

    就连最受宠爱的李泰,也就招揽几个文人,编一编括地志而已。

    但是,李恪觉得东突厥袭击大唐一事,将会是他一次绝佳的机会。

    一旦错过,这辈子他可能再也不会碰到这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