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觋通神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木桥里

    苏景行拿着书箱,顶着同窗们好奇,探究,担心等各色目光,跟在林司业身后,走出院门。

    临走前,李云山用眼神询问他怎么回事,可他也一头雾水。

    他跟着林司业来到太学中博士们办公居住的院子,路上把自己最近的衣着言行都想了一遍,没有一处违反太学规章的,实在想不通林司业找他所为何事。

    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困惑,林司业告诉他:“有人要见你。”

    但这让苏景行更加不解了。他试探着问:“请问司业,学生要去见的是谁?”

    林司业看了他一眼,道:“你很快便知道。”

    苏景行暗想,能让林司业出面带自己过去,对方的身份肯定不低;这样过去并不正式,应该不是很要紧或者严重的事。

    林司业来到自己所住的院子前,对苏景行道:“要见你的那位,是从玉京执玉司过来的贵客,有些事情想问你,你只管照实回答便是。”

    哪怕苏景行心中一片坦荡,这番架势也让他有些忐忑,何况作为穿越者,他身上确实有着害怕他人知晓的秘密。

    林司业难得和颜悦色:“你是我巫院太学生,来日的巫者,不必紧张。”

    苏景行明白林司业的好意,感激道:“多谢司业,学生明白。”

    两人推开院门进去,便听堂中有一道略带慵懒和笑意的悦耳女声传来:“可是巫院太学生,来日的巫者,苏景行苏郎君来了?”

    只见堂中有一年轻女子斜倚着凭几,坐在榻上。她雪肤花貌,明艳无双,尤其一双美目,眼波盈盈,眸光如烟似雾,挑着眼尾看过来,妩媚却清冷。她穿着绯色襦裙,身姿曼妙动人,乌黑的长发低低地梳成发髻,衬得饱满的胸口和修长的脖子更加白皙细腻。

    这女子十有八九也是位巫者,能听到林司业在小院门口的话不足为奇。林司业也清楚这点,刚才那番话不仅是对苏景行说的,也是对这女子说的。

    这女子故意重复林司业刚才的话,但语气调侃,并无恶意,看来与林司业关系不错。

    林司业在她身旁的榻上坐下,道:“正是他。”

    苏景行上前,举臂躬身,向女子行礼:“小子见过阁下。”

    她没有佩戴玉璜,苏景行不好判断她的身份,但从她与林司业之间相处来看,至少是一位白璜巫者。苏景行一个还在太学就读的方士,称呼对方为阁下也是应当。

    “唤我巫鸾便可。”女子眸光流转,打量着苏景行,“你可知我找你所为何事?”

    巫鸾容色倾城,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是风情,但不知为何,除却惊艳,面对她时,苏景行心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古怪的……走神。

    他定了定心神:“小子不知。请巫鸾指教。”

    巫鸾没有回答,而是掩口笑道:“别站着了,坐下说话。我可不想怠慢苏太学生。”

    苏景行抬眼看林司业,她无所谓地对他点点头:“无妨,坐吧。”

    苏景行这才在林司业下方坐下。

    巫鸾笑吟吟地看着他:“苏郎君可认识云和城执玉司的巫侍亮?”

    “小子不认识。”苏景行摇头,随口道,“我倒是想多结识些执玉司的巫者,可惜人家没兴趣认识我。”说完他就有些后悔,这是他的真心话,毕竟他打算毕业后去执玉司,自然想要提前熟悉环境,搞好人际关系,但也不该说得这么直白。

    巫鸾听了他的回答,轻挑眉梢,眸中的笑意如烟笼雾罩:“你不认识巫侍亮,但他却知道你——还知道你与谷林乡背山里的案子有些关系。”

    她前面的话苏景行还有些莫名,但“谷林乡背山里”几个字却让他吃了一惊。

    自己怎么会与背山里的案子有关?

    不,也许确实是有的。

    从他附身在张家三郎身上,见到背山里的异状开始,到他在占卜课上灼骨问卜,兆象大凶,都让他与背山里及其背后的神秘存在之间的联系层层加深。

    但巫侍亮是谁?他知道自己与背山里的案子有关,是如何知道的?又是指哪方面有关?巫鸾找自己过来,是因为这个?

    苏景行一时想要脱口问个究竟,好不容易才忍住了,不禁皱了皱眉。

    巫鸾看着他,声音如美酒般醉人:“你说说,你与背山里一案,有什么关系?”

    苏景行听着她的话,从刚才起就一直隐隐萦绕在心中的古怪感更加强烈了,令他有种自己的意识被分割成两份的感觉。

    一方面,他心中烦乱,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将所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另一方面,他十分冷静,清醒地旁观并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反常,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自己的思维,拨动自己的情绪。

    是巫术!

    苏景行顿时警醒,将那突如其来的冲动牢牢压下去,眉头皱得更紧,面上流露出几分犹豫,迟疑着开口道:“确有一事,只是小子不知,这算不算是有关。

    “前日小子随好友云山一道去县廷找李左尉李伯父时,听他说起谷林乡背山里一案,心中好奇。昨日在大巫修的灵性占卜课上,小子想起此事,有意贞问。

    “小子本以为背山里的案子后就算有邪术手段,也不过是游巫方士作祟。且小子谨遵大巫修教诲,牢记谨慎行卜,并未直接卜问背山里及其异象,而是卜问前去调查的巫者及乡吏一行是否顺利。

    “但小子只是起了念头,还未正式贞问,卜骨便碎成两块。小子无知,只以为是意外,又取了卜骨,灼骨行卜,不料却遇上了危险。

    “小子短时间内两次行卜,似乎引起了某些存在的注意。灵境之中,有一丝细微却强大的诡异气息循着卜问锁定了小子,令小子不得动弹,无法逃脱。幸好大巫修及时出手相救,小子这才得以脱身。

    “尽管已经脱险,可是,”他苦笑道,“事后小子心里却有种隐隐的感觉,小子与背山里一案之间,似乎多了些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令小子有些不安。

    “小子不知,这是否就是巫鸾您和那位巫侍亮所说的关系。”

    他能察觉到影响自己心神的巫术一直存在,不得不格外小心,不但需要注意自己的神色反应,还要控制着心跳和呼吸,以免让巫鸾察觉端倪。

    巫鸾点了点头,看起来没有发现他不受巫术影响,并不怀疑他的话,何况他说的全是真话。

    苏景行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林司业,不卑不亢地问道:“请问巫鸾,巫侍亮是谁?为何会说小子与背山里的案子有关?”

    巫鸾微微一笑:“巫侍亮便是执玉司驻守在谷林乡的巫者,也是去背山里查探的那位巫侍。他在临行前灵性受到触动,并在通讯灵器中告知执玉司,几日后有一位年轻方士前去县廷打听情况,似是对此案十分关心,他感应到那年轻方士与背山里一案存在着某些联系。”

    原来巫侍亮正是自己卜问的对象。苏景行明白过来,在占卜中,被卜问的一方除非是高阶巫者以上或者灵性非凡,否则很难察觉到有人卜问自己。但尽管如此,卜问会产生干扰和波动,令被卜问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所感应。

    巫侍亮在灵性中感应到自己,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自己将会直接卜问他。或许还有就是自己确实或多或少都与背山里一案有些联系。不过,仅是如此就触动灵性,亦是困难。苏景行推测,那位巫侍亮的灵性想必十分敏锐出众。

    苏景行问巫鸾:“那巫侍亮可曾看出小子与背山里一案有何关系?”

    巫鸾道:“这倒没有。”

    苏景行皱眉,脸上的担忧倒并非作伪:“是因为小子行卜不慎吗?小子这样阴差阳错与背山里一案扯上关系,不知将会有何影响?”

    巫鸾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你是因为占卜才与背山里建立联系的?”

    不,我以为是从梦中附身张家三郎开始。

    巫鸾的巫术不着痕迹,也并非刻意,却潜藏在她的话语话音之中。苏景行再次暗暗把冲到嘴边的话咽进肚子,不解道:“请巫鸾指点。”

    巫鸾道:“就算背山里涉及强大存在,却与你关系甚微,且你并非直接卜问。以你的情况,不应在卜问时引来强大存在的气息。”

    苏景行心中猛地一跳:这是在怀疑自己?但他仍是镇定下来申辩道:“巫鸾明鉴,小子所言句句属实。”

    “不必紧张。”巫鸾拂开垂落在耳畔的青丝,弯着眼笑起来,“你是巫院的太学生,未来的巫者,我自是相信你的。”

    林司业面无表情地看了巫鸾一眼,对苏景行道:“以你现在的巫力,所知所感都是过去曾发生过的事情,但对于强大存在来说,却并不受时间约束,无所谓过去未来。”

    林司业的话很简单,但苏景行却已经懂了,这是说自己以后会与背山里的案子,甚至其中涉及的强大存在扯上关系。

    这个说法有点时空悖论的感觉。因为日后会与此事产生联系,所以在占卜时引来强大存在的气息;因为占卜时引来强大存在的气息,所以感到不安主动打听调查;因为主动打听调查,所以与此事产生了联系。

    普通人或许会觉得因果混乱,但作为接受巫者教育的巫院太学生,苏景行却不以为奇。占卜一术本就会扰乱时空,既能窥探未来,亦能安排过去。也就是说,因既是果,果既是因。

    不过,虽说可能是因为未来的交集引来了强大存在的气息,但苏景行觉得,自己梦中附身张家三郎,“亲眼”见到了背山里的反常和异神祭祀的场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是,这话他不能说出口,让巫鸾与林司业这么认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