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战龙
繁体版

第六十二章 决赛名额

    八强战两天数十场比赛精彩对抗层出不穷,华北队和西体院队可谓最大赢家,他们各自派出的选手中都有四名杀入各自级别四强!

    经过三天激战,单败淘汰、层层晋级后,来自华中代表队的五人赵天铭、李凌宇、朱斌、杜兴武、徐开达成功杀入了最终的总决赛。他们将通过最后一场鏖战,去争夺今年散打全国锦标赛的年度桂冠!

    其他队晋级的有林芳芳的哥哥老将林翔飞完胜华南队小将陈鸿坤,华北队郑立艰难取胜江苏队高陆军,河南孔宏兴刺拳TKO老对手华东队于海洋,河南名将张驰优势战胜辽宁大汉王少华,华南队陈江河高扫KO对手王乾坤成功杀入总决赛。

    最后一战的对决名单是赵天铭VS林翔飞、李凌宇VS孔宏兴、朱斌VS张驰、杜兴武VS郑立、徐开达VS陈江河。

    最后华中代表队的几位教练简单组织了一下最后的总结会,开会时于万海教练说道:“应对挫折,也是武术学习的一部分。散打运动员要经得起谷底,也配得上巅峰。”

    “孩子们其实想想也是,武术确实磨练了心性,今天冠军,明天亚军,都习惯,还没来得及抑郁,又该去训练了,外显于形,内化于心最后这些品质都会在学习工作中得到体现。我从小在武术圈子里摸爬滚打,大学还是这个专业,毕业没多久也又干回了武术这个老本行,经常跟人分享我对武术的理解,交流多了,受益的往往是我自己。”

    石惊雷接着话说到:“是啊,武术在我的心中,无非就是“防身、健身、修身”的法门,练习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永无止境,类似修行的境界,可以不断超越昨日。”

    身体柔韧性训练是武术散打的基础,防身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武术的原始功能,武术因战争而来。后来由解甲归田的军士带入民间,逐渐演化,传承开来,既拥有抗敌御辱的实战功效,又在兵器制式上跟军队武器做些区分。可以说,武术是劳动人民的勤劳产物,毕竟,以前是农耕为主,最早没有部落战争时,也是跟野兽搏杀求生存,得到食物,都与生产劳动有关。

    武术传承到今天,防身的功能虽然日益衰减,仍不失以备不时之需,通过武术强壮肉体,原来害怕的调皮孩子,不怕了;敢挺直腰杆走夜路了;碰到满脸横肉的也能跟他不慌不忙讲道理了。

    不怕了,外在的恐惧消失了,内在恐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克服了心魔。中国武术拳种的丰富性,足以应对人类多种生理、心理疾病。

    武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关注生理,也就起到了健身的效果;疗养心灵,也就是内修的法门,养生本来就是内外结合,里外不分家。

    武术运动从事久了,自然是强壮身体,起到了健身的效果,刚开始的防身是急功近利,一旦达成,练武术成为生活习惯,不再充满杀气,不再是威慑对手,更多是愉悦身心,满足自我的需求,久而久之变成了自己适应的健身运动。再由经年累月的锻炼,起到了磨砺心性的效果,也就是修身了。

    武术即“修行”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禅宗高人,有“一期一会”的禅意,禅茶合一的境界,是将茶作为载体,进而近禅修道。武术也是如此,少林武术讲求“拳禅合一”,以拳法作为修禅入道的法门,通过外在的肉体磨练,来提升内在的精神。

    所以,我常说,“拳如其人”,你打拳的风格就是平时为人处世的风格。反过来,你打拳的风格,也会影响你自己的性格,你拳越打越好,舒展大方,攻防无间,生活事业中自然游刃有余,彬彬有礼。拳如其人,我们在改变拳法路数、风格的同时,其实就是在改变自己,外在拳法的高低起伏,内心波澜不惊,可谓“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防身、健身、修身,三身一体,修身是防身或健身渐修之后的顿悟,属于你们自己本自具足的东西,只是需要你们重新找回来,那么为防身而打,或为健身而练,都是你们修身的法门。

    接下来的总决赛将会是对你们最大的考验,你们没有机会再去失败了,最后一战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把自己所有的技术和战术都发挥出来,只要在规则合理范围内去得分去打赢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