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小三岁
繁体版

43 沛县城门紧闭

    萧何对县令建议,把当强盗的刘邦喊来,有了刘邦在,县民就会跟着起义反秦了。

    “去哪里找他呢?”沛县令说。

    曹参走上前说(曹现在法院工作,叫“狱掾”):“要想联络刘邦,下官倒有一个路子。我认识一个职业杀手,跟我关系特好,叫做樊哙,是刘邦的媳妇的妹妹的丈夫。他知道刘邦通常躲在哪里,可以把刘邦请来。”(作为法院干部,经常接触人渣,所以知道。)

    于是县令迫不及待地召见樊哙。

    但见樊哙此人,满脸钢针般的胡子,好像试管刷一样,浑身肌肉绷满,人好似一个捆好的粽子。县令问他:“你叫樊哙?你是职业杀手吗?”

    “是的。我在农贸市场里专门杀狗。”

    县令略一错愕:“好吧,不管怎么样,你是敢杀点儿什么的。壮士!今天请你替我效力,我会让你得到提升的。”

    于是樊哙答应一声“诺”,就赶奔芒砀山找刘邦去了。

    沛县县令觉得如此布置甚好,于是轻松愉快地散了会,回到后府的bedroom里,自去休息。他对自己的属吏非常满意,觉得一切非常顺利。

    不久,有一群强人,冒雨走在从芒砀山到沛县县城的路上。雨水落在路两旁的长林里,落在少年不识而当了强人以后就很识的愁滋味上。

    我们知道,当强人并不是件舒坦的事,会经常被关节炎、痔疮、胃溃疡、消化不良、高血脂、淋菌性尿道炎、习惯性流产等疾病长期困扰。

    现在终于到头了。他们愉快地叫喊着。

    领头的人,身材状伟,美髯飘飘,眉骨高高隆起,龙睛大眼,饱满自信——从长胡须和大眼睛上看,有点儿像拉登。这就是四十八岁仍然落草为寇、郁郁不得志、在群山里打游击的刘邦。

    刘邦到了沛县县城下面,却像来商场来得太早的人那样发现:四个城门紧闭,城墙好像一圈麻将牌,上边还设置着弓弩。

    正疑惑间,沛县县令上半身凸现在城墙上,笑眯眯地对下边说:

    “喂~~~~,刘邦!我差一点中了你和萧何一帮人的计策啦。”

    “怎么了?大人。”

    “萧何说你是虎,萧何要我驱虎斗狼。但是,你既然是虎,恐怕进来了就会咬我吧。好在我已经醒悟啦!”

    这时候,旁边秘书过来:“报告县长,我们已经对萧何、曹参展开抓捕行动。”

    “很好。”

    “但是这两个人跳城逃跑了。”

    “算他俩神通广大。好,刘邦——,你听着,你现在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最好的,就是放下武器,自己捆了,进城接受应得的惩罚,还有一条,就是滚回你的山里去,等着我有朝一日去讨伐你!”

    “呵呵,”刘邦说,“我在山里确实见过老虎,县令大人知道吗?虎如果把头伸进了羊圈,就决不会再把身子留在圈外。哈哈哈哈!”刘邦乐得前摇后晃,直拍车上的牛皮座垫。他笑声豁亮,好像几十把水壶同时在滚泡,又有水壶盖儿噼啪作响。笑完,刘邦大喊:“传我的命令,攻城——!”

    强人们遂开始向前移动。

    沛县县令满脸涨得通红:“给我开弓放箭!放箭!放!放!”

    于是官兵们往下放箭。

    空气中飞翔的青铜箭簇,嗖嗖地扎在攻城者的脖子和屁股上。刘邦的人登时死倒几排。

    刘邦再行组织进攻,又被弓箭说服倒了一批。

    一共才有百十号人的刘邦,看看实在不是办法,只好传令向后收拢。

    刘邦的马车驾驶员夏侯婴,一向是妇人心肠,原是沛县县政府的厩司御,就是公家马车队队长,如今则跟着刘邦当了强人,给刘邦开车,他这时扭头对刘邦说:“老四,你看,雨下得这么大,咱们干脆别打了,收兵回去吧。”

    刘邦说:“不能回去!下雨淹不死人!”

    “那你赶紧想想办法啊,不能老死人啊。”

    刘邦望着夏侯婴的衣裳,说:“要想不死人,还能攻进城去,我想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城里的人接应我们。”

    “怎么能接应啊?”

    “你把你的衣裳脱下来。”

    “不必这样吧!脱衣裳有助于想问题吗?”

    “尔翁(你爷爷我)让你脱,你就快脱啊!”

    夏侯婴只好脱了外面的衣裳。刘邦把他的衣服用刀子裁成几块,在上面提笔刷刷点点,写成了几份针对沛县老百姓进行恐吓威胁的书信,卷在箭杆上,乘夜射到城上。

    城上还有士兵在守着呢,同时还有很多平民,这些人捡到了信,赶紧回家看和商量。

    信的内容是:“诸父老,听我一句话,如今天下苦秦久矣。父老们如今替县令守城,但是诸侯已经并起,待诸侯大军开到,就必屠沛。如果父老们能帮我杀了县令,然后在子弟中选一个贤能的,立为县令(子弟就是一般人家的子侄),来响应诸侯,一起反秦,这样,家室保全矣!不然,父子全都被要我们屠戮,鸡犬不留,后悔晚啦。”

    所谓“屠沛”,就是攻破城之后,灭掉城里一切活口。

    刘邦写字的能力不是很强,他后来曾经对儿子们这样感叹:“从前啊,我受老秦始皇焚书影响,就不怎么能写字,后来自己学习,终究能写了一些。可是啊,我看你们这些孩子们,如今写的东西,还不如我咧!”

    于是可以想象,刘邦写得这些劝降信里,错别字一定很多,城里的父老们端详研究了许久,终究弄明白了他的意思。大约是惧怕被屠城吧,当天夜里,沛县父老赶紧叫来家族子弟,密谋商议对策。

    次日,这帮父老、子弟再次协助官兵上城戍守。子弟不是正规军,没有武器,所以主要工作就是拆民房,把拆得的大石块和木头顺马道运上城头,再砸向城外去。

    县令来回巡检。他突然看见一个子弟往城下扔石头时很惜力,不但没砸到登城的敌人,反倒把垛口给轰掉一块。

    县令过来责备他:“你为什么打仗不卖力呢?虽然是个群众演员,也应该敬业啊。”

    子弟叽咕了几下,趁县令不留神,照着县令的肥屁股一脚踹过去。

    县令大叫:“啊?谁敢踹本官?是要造反?”

    众子弟一听造反,立刻乱喊:“好啊,要造反了!要造反了!”于是揪住官兵就打。

    刘邦从城下望上去。城上已经发生肢体冲突。人们把县令围住。可以看得出沛县县令在挣扎,他用了很多威胁词句,同时又许下不少诺言,以表示自己的权威和诚心诚意的哀求。正在纷乱间,县令的身体像一枚炮弹,从城上人群中发射出来,按照弹道曲线,落在城下用以阻滞进攻者的竹签子丛上,似乎还有啊的一声惊叫。

    一场处心积虑的阴谋,一座阳光下的苏北古城,一个旧的泡沫的破灭,一个新的希望的诞生,一群父老子弟千百双眼睛的寄托,就这样定格在历史中了。

    刘邦进城以后,父老们一致推举让他当沛县县令。刘邦再三谦让,说:“我不是胆小,主要是能力差啊,不能保全你们父兄子弟。这是大事啊,还是更选一个可以胜任的吧。”

    父老们则说:“我们沛县这里没有什么稀奇物,有的就是刘老三你这个异能人物。我们平生听说关于刘老三的稀奇诡异故事太多,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刘老三这人未来一定大福大贵!故此,我们顺应天意,全力拥护刘邦作我们的沛县县令。”

    这都是刘邦搞政治神话的成绩啊。

    按理说,萧何、曹参这帮人,也都可以当沛县县长。从级别上讲,萧何官最大,刘邦也是萧何召来的。但是萧何、曹参他们都胆小,不肯当这沛县县令,生怕一旦是造反失败了,全家都得掉脑袋,于是极力推让,让刘邦来顶这个雷。

    既然大家都喜欢刘邦顶雷,于是刘邦只好笑纳,当了沛县县令,号称沛公。公是楚人对县令的称呼,这从春秋时代就开始是这样了。

    这时的时间,正是去年九月,与项梁杀殷通起义同月。同在这九月,陈胜派出的周文杀到了陕西东大门——函谷关。

    随即,沛县的豪吏如萧何、曹参等人,以及樊哙、周勃(织簸箕及葬礼上吹箫为职业)、灌婴(职业是卖布的)等人,还有本县的“少年”(又是这帮少年),帮着刘邦在沛县里收得子弟两三千人,成了刘邦的主力兵员。

    与项梁那里一样,刘邦团队的核心领导层也是官吏们。

    刘邦于是带着沛县子弟兵二三千人,开始了对周边地区的征伐。他们进攻附近的胡陵、方与,但是没有打西来。于是回来到丰邑自守,这时候,泗川郡监过来讨叛,围攻两日,刘邦他们出去击战,将之击破。薛城那边也反秦了,泗水郡守亲自带着兵去讨叛。这时已是十一月,刘邦叫壅齿守丰邑,自己带着大伙去救薛城。本路上,泗水郡守已经战败了,正和刘邦军遭遇,双方打了一场,刘邦属下的曹无伤,甚至在战斗中俘虏了泗水郡守。而以织造簸箕为生兼从事丧葬队伍鼓吹手的莽汉周勃,和屠狗“职业杀手”樊哙,以及原监狱长曹参先生,分别在战斗中,有着率先登城的记录,以及斩首十几级到数十级的具体勋劳。刘邦针对他们的功劳,给予及时的奖励,将他们的爵位,按照秦帝国的二十等级爵,逐渐上升,而进入5-9区间的大夫爵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