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小三岁
繁体版

37 周文能灭掉秦吗

    秦二世虽然高兴了,但也错过了扑灭起义时机。当关东郡县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他还丝毫不知呢。

    如今,听说周文的大军杀到函谷关内了,秦二世才急急忙忙召集文武官员开会。他扶着桌案,花容失色,颤颤地叫道:“你们都说是一些偷东西的盗窃团伙,怎么现在已经聚了数十万之众,有战车一千乘,密密麻麻已经压在十几里外的骊山脚下,这完全是造反啊!——你们怎么不如实禀告!”

    群臣都闭紧了嘴巴,噤若寒蝉。说真话的是有啊,现在还在监狱里呆着呢。

    大家仿佛看见,庙堂之外,大批义军已迫近咸阳,旌旗遍野,近在阶下,大有溪云初起日沉阁的意思了。

    章邯施礼举手说:“我可以发言吗?”

    “好,请举手,对不起,请发言。”秦二世慌慌张张地说。

    章邯目前正担任秦政府的少府一职。少就是小的意思,少府就是小的府,也就是小金库的意思。我们说,皇帝也是有私房钱的。国库里的钱他不能动,用于养军队,修长城的。但是,皇帝也直接占有一些良田,还有肥美的山林水泽,盛产木材、矿石、左口鱼和大闸蟹,都可以卖个好价钱。于是,这些宝地上产生的财富,全都进了皇帝的小金库。章邯就负责管着这小金库。因为是给皇上看钱,级别因此各外高,位列九卿。

    小金库的钱干吗用啊?除了养活皇室,还有重要一项就是修阿房宫了。所以章邯也是阿房宫工地上的大工头。

    章邯说到:“如今,周文率领的盗贼已经来了(他还不敢说是造反部队),周文兵多且强,我们咸阳虽然有五万近卫军,但还要守卫咸阳,而主力三十万又布置在北方长城一线,以防御匈奴,他们就是顺着一千五百里的直道急行军过来,也是根本来不及的。所以,只能用左近各县的武装,但是调他们来骊山迎敌,也没那么快。”

    “是啊,是啊,”秦二世咆哮道,“都是你们谎报贼情,你到底想说什么,难道眼下只能拿这五万人去打他那数十万吗?”秦二世头上出了汗,问。

    “陛下不必躁急,好在骊山脚下,我们的人有现成七十万,可以动员。”

    “什么意思,你是说那些搬石头、抡土锤的刑徒?”

    “是啊,都蛮有把子力气。只要陛下把他们赦为自由人,他们一定感恩戴德,替陛下驱驰,贼势可平。对他们来讲,打仗可比搬石头轻松。”

    “那武器从哪里来?总不能搬着石头当武器吧。”

    “作为少府,臣掌管着兵器制造,当下就可以把武器发给他们。”

    “这个事情一定要处理好,把武器给了这帮犯人,如果他们反倒跟周文里应外合,章邯你的脑袋就是交到这里,也不够抵罪的。”

    章邯说:“臣保证为陛下办好此事,从前王翦指挥六十万大军,臣不敢妄言,但保证能指挥这七十万刑徒。”

    秦二世也无计可施了,只得说道:“你没有领兵打过仗,现在蒙恬已经死了,只有王离了,但是他在北方长城那里,我是想叫王离回来,但既然你敢保证,我就用你,记住,你只有这一次机会,你们全族的性命,就看你的行动如何了。”

    章邯领命,于是手捧着赦书,往骊山去了。我们也跟着他的背影,去骊山看看热闹吧。

    骊山是个有名的地方,风景也秀美,是秦始皇的皇陵所在,同时也是一个血汗工场,有七十万罪犯,每日像工蚁一样在骊山繁忙着。他们犯的都是什么罪呢?

    第一种,是比较严重的罪,比如集体盗窃,被抓住了,没得说,罚作城旦,劳改几年。他们穿着国家发给的赭衣,红色(用红土把衣服染成红色),显眼,跑了好抓。有时候干活同时可能还要戴枷。

    第二种是一些罪行较轻的,比如谁如果违反了只有腊月祭祀才能杀牛的行政规定,就罚一副甲或者一个盾。

    但是,遇上一些穷家,交不出罚款怎么办呢?那就跑来干活吧,来骊山。

    骊山出土了一些刑徒死后的墓志铭。墓志铭是瓦制的,和骸骨埋在一起,总结了各个刑徒的“光辉生平”:他们通常属于第二种情况,是犯了什么小错,被处以罚款,但是这家伙又穷,把家里的财产抵上之后,还是不够。从墓志铭看,有的人是差政府一千多个钱(指“秦半两”),有的人差七八千个,最多一个人差了一万多个钱——鉴于这个人欠得最多,我们不得不公布一下他光辉的名字,他叫“小亥欠”,欠了11271个钱。“亥欠”就是咳嗽的意思,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叫“小咳嗽”。

    不知道小咳嗽犯了什么规,是养了性无能的牛,还是偷了什么值钱的东西呢?总之,家里财产不够支付罚款,全缴出来之后,还差政府一万多个钱。据估算,当时秦代一户五口之家的年收入约是6000钱。

    按照当时秦朝政府规定,可以用劳役来顶自己的欠款,具体就是:每劳动一天折合八个钱,如果吃国家提供的工作餐,就才折合六个。也就是说,“小咳嗽”劳动六年,应该就顶足一万钱的罚款了。哈哈,就怕那时候,他,累得变成大咳嗽了。

    如今天下大乱,这帮人被解放出来,他们的罪全都被赦免了,编成平叛军。不知道“小咳嗽”是不是也编在了反击周文的平叛军里边了。

    小咳嗽这天被“工头”召集到工地边上,开始领武器,他拿到了弓箭。

    秦军的箭头全是三棱的,杀伤力很大,这一点倒没有什么,在战国时期,列国的箭头都已经是三棱的了。但秦制箭头的质量颇高,每个箭头都有三个弧面,而且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种接流线型箭头,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可以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最奇特的是,这些箭居然都有“国标”标准,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数十万只箭头都是按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样的好处是:即便是不同工厂出产的箭产品,送到前线,战士们用起来也不会有的粗,有的细。都可以放在秦帝国制造的任何一只弓弩上,平稳地朝着敌人愤怒地射出去。这就是所谓的“互换性”。

    于是,小咳嗽挎弓负箭,披甲荷戟,跟着章邯将军,与数十万刑徒一起,组成临时政府军,踏着尘土飞扬的脚步,朝着骊山脚下周文的数十万反政府武装冲奔过去了。这时已是十月初冬,西北的大风烈烈奔涌,冷风把人敲打得好像冷铁桶。小咳嗽侧望了一下两旁,淡淡的冬日阳光的翅膀扁扁地穿梭在树丛中。

    周文的武器装备也并不差,他拥有战车一千乘。须知,战车是极为奢侈的东西,有战车,其它武器就不可能差。周文——原本是项燕军中的“视日”官,在陈城投奔陈胜,带着兵西趋函谷关,他一路上不断收兵,收各县反秦政府的兵,此时有战车千乘,兵卒数十万。章邯对秦二世说周文“众强”,就是人多而且强大。周文的军队,相对于章邯的刑徒军队,其实更接近于正规军。这些刑徒虽然多是杀入放火的好手,但是打仗靠的的严密有序的组织能力,从各种角度来讲,这些刑徒只能被称为乌合之众。

    不过,数十万人的大会战,兵员素质、武器装备都不管关键问题,主将的指挥才能才是最关键的。来不及再比较了,杀戮就要开始了,双方各自投入数十万士兵,总体兵员一百多万,尘土冲天,呼号动地,流矢如雨,人命的牺牲因近身肉搏而与时间的流淌成正比增加。

    周文毕竟只是个“视日”官出身,带个万把人也许还可以,而现在是数十万人。能指挥好数十万人的古代历史上没有几个,白起、王翦才能做到。这数十万人,反倒也许成为周文的致命因素,组织调度混乱,被章邯打得头晕脑胀,节节败退。章邯本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他居然把七十万刑徒调度得出神入化。终于,起义军战败,周文被迫败退出函谷关。

    接着,在函谷关外的曹阳亭(今灵宝县境内),周文收集败兵,缓了一个多月的元气,时间就到了十一月。我们有理由猜测,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章邯调集咸阳附近各县的正规秦军,而以小咳嗽为代表的“刑徒族”因为颇多掉队和开小差逃亡者,渐渐不复成为秦军主力。随后章邯用以南征北战的大军,都逐渐以正规的关西秦军为主力。

    伴随着正规秦军的出关集结,周文终于痛尝了正规秦军泰山压顶、无坚不摧般的战斗力,周文在曹阳亭又一次打败,周文向东八十公里退至渑池。才安顿了十余日,被衔尾追来的章邯再次击败,前两次是“败”,这次是被“大破之”,人马死亡遍野,几乎系数歼灭。

    周文拔出宝剑,看看麾下将官死得也差不多了,在焚烧了一切身边可以焚烧的宝贝之后,天又下起雪花来,他悲怆地望着冬天有气无力的冻云,自刭了。流血含着恨意,蜿蜒了两三步,满是楚人功败垂成的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