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小三岁
繁体版

34 一个小兵勇闯天涯

    燕国的贵人豪杰把他奉为了燕王!武臣气的哇哇暴叫。这时的时间已是九月。

    这也没办法,既然武臣可以称王,别人也可以学着来,韩广就在燕国也自立为王,脱离了武臣。

    武臣于是和张耳陈余北上去打燕国。一般来讲,赵国打燕国,总是赵国赢,大约GDP优胜吧。燕国在过去春秋战国时都是弱国,平时没燕国什么事,它地处河北省北部,相对落后,土薄民贫,国际事务很少掺和,唯一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派荆轲去刺杀秦王政。如果战国七雄要改为六雄,肯定就是把燕国排除出去。

    但是,在与燕国人的战斗间隙,武臣不知怎么想的,可能是想旅游一下,就出营垒间行,“间行”就是装成老百姓那样低调偷着出去溜达,结果被燕国的伏路小校围上来,硬给俘虏了去。赵人大惊。

    燕国大将说:“分一半赵地给我们,我们就放赵王回去!”

    赵国使者派去了十余批,去谈判,燕国用杀掉这些使者,表达了自己没有谈判诚意的诚意。

    最后,赵军里边一个炊事兵说了:“我能把赵王从燕国救回来!”

    跟他一个宿舍的人听了,都把肚子笑疼了,说:你真不怕死啊,你有没有近照的黑白照片,临走留给我啊?人家那些有学历的使者,都去死了十几拨了,你能行吗?就凭你的厨师技校学历吗?——总之是笑话他。

    炊事兵笑嘻嘻地说:“我摇唇鼓舌,几句话而已。时间不会太久,晚上我就把他赶着车带回来了。”

    大家都乐得直不起腰。这炊事兵也不管那么多,跟班长借了辆马车,赶着就去了燕垒。

    大家都目送着这个炊事兵往阴沉沉的燕垒去寻短见。

    这炊事兵见到燕国大将,就说:“你知道我是什么目的吗?”

    “知道,想要回赵王。”

    “那你知道我们丞相张耳和大将军陈余的目的吗?

    “也不过就是把你们赵王要回去。”燕将说。

    “非也非也!张耳陈余不是这个目的。哈哈。”

    “那是什么目的?”

    “张耳陈余是知名的大贤人,凭着他们的名号,挥着马鞭子一走,就敲下赵国数十余城,这么大的本事,岂是满足当个丞相就到头了的吗?也是要南面称王的!如今你们囚了赵王,张耳陈余正巴不得你们杀了他呢?这样他们两个人就分赵自立,各立为王了。你这不是在给人家帮忙吗?到时候,张陈两王,左提右携,北上讨伐您杀赵王之罪,以此为借口来灭您。一个赵王就够你们麻烦了,现在出来张、陈两个王,燕国本来就弱小,抵抗得了吗?最后,你是被张、陈两王灭了。这不是帮了忙又不讨好吗?”

    燕将比较缺智商,炊事兵表达的意思是,一个赵国就已经够燕国受的了,如果张、陈分裂为两个赵国,左提右携,燕国就更没活路了。

    其实这是说不通的,赵国就那么大,分裂以后也不会就加倍,反倒分裂以后,张、陈势必互有摩擦牵制,不易于灭燕。从保有燕国的角度来讲,杀了武臣,促成赵国分裂,张、陈各自而王,是上策。

    但是燕将不知怎么想的,只觉的对方说的有理,竟同意把赵王武臣放了。这炊事兵喜气洋洋地赶着马把赵王武臣装在车里给带回来了。

    一军之人,看到之后,都惊讶得眼睛瞪得全是眼白了。

    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当作道听途说来理解。实在是不可思议。但也许有它成立的可能,就是韩广觉得武臣这人是个废物,回去当赵王是好事。要是张耳、陈余这两个大贤人当王了,才不好对付呢。事实上,这个判断也是正确的,武臣确实是个废物,这个随后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