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小三岁
繁体版

25 扶苏为什么这么傻

    李斯小的时候,是个普通的闾巷布衣。李斯小的时候曾经上厕所(当然,这个习惯他后来也没有改),只不过,李斯小时候上的厕所比较差,他住在上蔡县的闾巷里。闾巷的公厕跟现在一些胡同厕所差不多,常有大耗子横行。所以李斯常牵着狗去。大耗子还真给面子,见着狗就跑。

    李斯一手牵着狗脖子上的绳,一手帮助自己解开下裳蹲下。狗虎视眈眈地盯着耗子,旋及又看看李斯屁股。不管怎么样,大耗子是被吓得战战兢兢,不敢来侵犯了。

    后来,李斯又去粮仓里当了个小吏,他看见粮仓里的大耗子则简直好比——你想像一个大富翁的样子,仓里的耗子就好比那样,拥坐粮堆,大腹便便,皮毛油光贼亮,而且泰然不惊。你还不敢拿烟熏它,除非你想把粮仓也点着了。这位耗子生活在严重超好的福利社会,锦衣玉食,不沾风雨,还有仓库主任给他当保安站岗。

    总之,李斯长叹一声:“人啊,全看你是在什么处境下了。”

    也就是说,你处在了有利于你发展的地方,哪怕你是笨蛋,是不贤的蠢笨如牛的耗子,也一样脑满肠肥。处在了不对的地方的耗子——比如沦落到了厕所,则就算你技压群芳、善蹿能跳长于思考,八项全能,是天才级的耗子,你也一样不免饥寒交迫,吃的东西不卫生,生的孩子闹畸形,还被大赖狗凌辱。

    所以,如果李斯处在扶苏、蒙恬的朝堂,就算李斯还是照旧如现在这样有本事,也恐怕得不到信用和重用,于是干不出什么事业,也得不到哪些爵禄好处,而如果改处在胡亥的朝堂,又是帮着胡亥上岗的,就算李斯随后得了半老年痴呆,也一样是社稷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宗耀祖,富贵无极,子孙长享。

    李斯的“仓中鼠”理论,人不在于你贤与不贤,而在于你处在哪个地方,大约正是促使李斯如今选择背叛秦始皇的遗命,同意修改诏书,弃掉扶苏,扶立胡亥的原因吧。李斯管这个叫作“势”。

    于是,得到李斯允许,赵高就跑回去,欢天喜地地修改了诏书,着使者发了出去,然后把老秦的body装车运走。

    老秦也许非常不满于赵高、胡亥的大逆不孝之举,于是在车里使劲散发出二氧化硫、有机酸、多氯联苯、硫化氢等腐败有机物的味道,把赵高、李斯一行人醺得够戗。大臣们还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呢,纷纷想走过去请安,但又被二氧化硫顶了回来。众臣屏住呼吸、满脸狐疑。赵高于是找人弄了120斤咸鱼,装在车上,利用咸鱼散发出来的恶心人的甲基吲哚,以毒攻毒,以乱其臭。

    整个车队变成一个大猪圈。

    该怎么评论秦始皇呢?如果非要用贬义词来描述秦始皇的话,我觉得用“急躁、专独”也就够了。“急躁”是指他急于建成大功,外攘四夷,搞得民不聊生,急于进行政治模式改变,包括把传统诸侯分封模式向皇权专制转型。他之所以这么急躁,大约是想趁着自己这么伟大的人还活着,多给子孙做些大事,把六国地区弹压平整,以免子孙受累或者面临挑战。所以他就硬去做了也许后两三代子孙才该做的事情——比如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打匈奴。而这种急躁,就促成了他的失败。而“专独”,是指他工作风格喜欢独揽大权。

    七

    扶苏,为人仁义,喜欢与正直的忠臣孝子如蒙恬之徒来往,现担任蒙恬三十万边防军军政委(监军),长期驻扎上郡(陕北延安一带),驱逐匈奴,尽得河套之地,大有边功。国人多听闻说他很贤,连赵高都夸他“信人而奋士”。

    这一天,扶苏正和将吏们在上郡议论军政之事呢,使者拿着赵高的假木板信来了。拆开一看,是老爹的口吻:“朕巡行天下,如何辛苦。而公子扶苏,与将军蒙恬将数十万之众,十有余年,士卒多耗死于外,却无尺寸之功。”

    意思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没抢来。

    其实非也。蒙恬一直打到宁夏内蒙古境内,尽得河套地区。

    诏书接着说:“没有功也就罢,扶苏反倒数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作所为。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赐剑以自裁”几个字触目惊心,扶苏读到这里,就哭了。于是他对使者说:“请你先等一下,我去内室里待一会儿。过一会儿,我自杀完了再出来。”

    “用我们帮忙吗?”

    “不用,虽然没自杀过,缺乏相关经验,但我还是试着自己来吧。”

    说完,为人和气的扶苏,拎着宝剑就进了内室,准备DIY(doithimself)。

    蒙恬却没那么和气,急惶惶一脚踏进内室:“公子!请不要先doit。一旦do完了,诏书却是假的,您就没法recover(恢复)了。还是先检查一下诏书吧。”

    “诏书没有问题的,外壳的封泥有皇帝印玺。”

    “那就写信请示一下,跟陛下核对无误再自杀不迟。现在就凭一介使臣跑来,您就自杀,安知其非有诈呢?”

    这时候,外面的使者开始嚷嚷了:“公子——公子——扶苏?在吗?do完了吗?还差多少啊?不行还是我进来吧?怎么没声音了?我进来啦——”

    使者这么一嚷嚷催促,扶苏就急了,他大约不喜欢辱死于使者之手,所以赶快抱起宝剑说:“不要再罗嗦了。父亲让儿子死,儿子有什么好去核对的?我得抓紧时间了,白白了!”

    蒙恬抱住宝剑,急叫:“公子不行啊!”

    “你让我死吧!——快!”

    “不是,我是说你这样死不掉的,宝剑拿反了!”

    “哦!呵呵,你先不要笑,这里也有你呢。你不知道匡正我,诏书说,你也属于为人臣不忠,也赐你死呢!”

    “啊?!”蒙恬立刻晕菜了,俩眼翻白。趁着蒙恬一愣的机会,扶苏“噗哧”一声把剑尖插进了自己的脖子,血喷三尺,匍匐而亡!

    蒙恬抱尸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