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十年坐忘道的我转去当小说家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秦之锐士

    “秦剑当东出!”这声音虽然只是回荡在这空旷的小屋里,却将这一代秦王的野心和隐忍暴露的一览无余。

    卫鞅看到这位秦王这般模样,眼神同样闪过一丝敬佩。

    这位黑衣帝王,忍得实在是太久了。

    先是秦惠公兵败阴晋(上一章阴晋之战竟然写成了伊阙之战,现在已改回。),五十万兵马被五万魏武卒大败,使得诸侯卑秦。

    后又是献公虽励精图治,并夺回河西之地。然是却是以穷兵黩武的代价夺取的。秦献公身死后,秦国立马陷入战争泥潭,摇摇欲坠!

    而那时,东有魏武侯厉兵秣马,西有蛮子袭扰边境,朝堂内部权争也才刚刚平息。

    可以说一旦秦国稍露颓势,魏国就会将大军驰入,灭秦宗祀!

    于这种危难时刻执掌秦国的君王就是这位年老的黑衣帝王——秦孝公!

    而从那时,这位君王就展现了他极高的政治水平。

    他先是不管朝堂遗老的叱责,主动割让河西之地于魏国,使得其他五国因为怕魏国独自做大,纷纷自发的阻止魏国企图继续西进的计划。

    又暗中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贤士,使得秦国获得了非常多的有志之士,依靠谋士献策不断改革变法,使得秦国起死回生起来。

    而卫鞅就是被这求贤令吸引过来的。

    卫鞅每次想到这,都感慨于这位君王的魄力与作为。

    即使到现在,这位秦君也还是在一心一意的为了秦国的强大而付出他最后的心血。

    “卫鞅。”孝公沙哑的声音再次传来,听着仿佛一个漏气的风鼓。“魏国虽乱,然它边陲之地还有魏武卒之军驻守,尚锐利不可当啊。”

    “大王放心,我已经从十万秦新军里挑出三千甲士,训练出一股同样精锐的部队,足以抵住部分魏武铁卒。这些精锐,就是那股被我派到边陲之去地挑起战端的那波人。”卫鞅连忙禀报。“想必过些日子就可看出训练成果如何了。”

    “哦?”秦公的声音里带起一股感兴趣神色。“这只军队叫作什么啊。”

    “臣私自称作为——”

    “秦之锐士!”

    ……

    秦魏交界之处。

    此处已经不是苏衍经过之时的模样,苏衍来时,虽然有肃杀之气。但终究只是荒凉不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满地都是断臂和血肉,以及倒落的战旗。

    魏军边将江正清看着这再次乌压压涌过来的秦兵,眉头紧皱。

    他看着这波已经与魏军兵戈相交的秦军,心中暗自思索。

    “秦兵虽骁勇,但是终究缺乏像样的军纪,即使那个什么叫卫鞅的将秦军改良成新军,但还是难以与魏武卒抗衡。”他身为魏将边陲守将,自然开始本能的分析起秦军的实力。

    “但是最近总是感觉这些秦军部队中有一股更为精锐的军队在暗中蛰伏。”

    似乎为了印证他的猜想一般,与魏军交接十几股的秦军里的其中一股数百人的小队突然血气猛得爆发,实力大大增加,直接将最前面几个重甲魏武铁卒横腰砍翻。

    当然,后面的魏武卒丝毫没有为被同伴的死感到悲切和惊骇。只是冷静的继续提刀向前挥砍,也是反杀了几个。而其他几线的魏武卒却早已取得胜利,他们打退其他秦军后,就开始自发的向这股最为勇猛的秦军合围。

    这股秦军见势不妙,阵中不知谁喊出一声口令,接着军阵改变,化成防御突围的军阵,虽然留下了些许尸体,但终究在几千魏武卒的合围下杀出去了。

    江正清看着已经离这股开远去的秦军,眉头紧皱。

    “这股军队的实力,不在魏武卒之下。就是不知秦国像这样的军队又有多少?”

    “现在秦军只是显露出来一部分,不知以后又会有展现什么。”江正清无奈一叹,他无数次上书言语秦国恐有大动作,都被现在的魏王忽视掉。

    “要是吴起将军在魏做大将就好了。”江正清突然一叹,自从吴起从魏国出逃后,魏武卒的实力就肉眼可见的降低。倘若吴起带着这股魏武铁卒,纵使秦国像这样的强军有十万又如何?皆让他们大败而归!

    “而不是那个中看不中用、只醉心于权谋的废物庞涓!”他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显然对于这个最近在梁惠王面前的宠臣很是不屑。而且,自己十次上书中起码有九次,都是被这个男人截断的。

    “庞涓,这个误国之臣!”

    ……

    “秦之锐士?卫爱卿很有野心啊。是想将这股军队与魏之武卒、齐之技击并列吗?”坐在椅子上孝公看向卫鞅,眼神中带着上位者的玩味。

    魏之武卒,齐之技击,皆是当今天下闻名的强军,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臣正有此意,只有这样,才能够夺回河西。”卫鞅竟然毫不避讳,直接点起了头。

    “河西……”秦孝公突然抬起头,面目上带着一丝狰狞,他神情激动,竟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不只要河西,本王隐忍了这么多年,一个河西怎么够?寡人要天下,要天下!”

    他神情癫狂,对着卫鞅嘶吼。但是很快又落寞了下来,他缓缓坐回椅子上,闭眼长叹一声:“可是我活不了怎么久了啊……剩下的……就交给驷儿了……”

    此刻一个大气不敢出,任由孝公发泄情绪的卫鞅在听到“驷儿”的时候,瞳孔瞬间一缩,但立马又恢复正常。

    秦孝公没有去管卫鞅的失态,他平静了一会,突然索然无味的挥了挥手:“卫爱卿,回去吧。”

    “遵旨。”卫鞅再次拜礼,扭头就要缓步走出房门。

    这时秦王的话再次传来,让卫鞅脚步一顿。

    “我知道你和驷儿的关系不好,我大概还有三年的活路,你快准备一些自保的后路。比如说……法家修为到九品。”

    “因为我觉得,驷儿有些狠。我死后,怕你镇不住他。”

    卫鞅听到这,立马回身,脸上露出感激涕零的神色:“谢大王提点。”

    然而内心却孑然长叹。

    “只有三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