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十年坐忘道的我转去当小说家
繁体版

第三章 许先生

    苏衍没有过分纠结父女俩的亲生关系,他对着竹简打进去一股灵气,使得竹简打开,并开始查看里面的内容。

    【你好,你已通过稷下学宫初审,请于仲夏之前赶到稷下学宫参加进一步筛选。】

    “仲夏……时间有些急啊。现在已是季春了,从秦到齐,可能又有战乱,倒是要早些出发。”苏衍继续在心中暗自推断时间。接着,竹简的落款出突然闪烁着一阵光芒,掉落出几个淡金色竹简。

    “空间法则,稷下学宫当真大手笔啊!”苏衍目光一凝。还未来得及继续察看,就听得有人在叫他。他抬起头,看着走过来的两人。

    “苏修,恭喜。”这时一个穿着秦国官员制服的中年男人脚步匆忙赶到苏衍身边,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许晴,这男子还未靠近,便目光满意的向着苏衍打招呼。

    他快步走上来,审视了苏衍一番,眼神微微一动:“修为又有精进吗?”

    “许先生。”苏衍看到这个男人,先是连忙作揖,然后才缓缓点头。“对。”

    “不愧能通过稷下学宫的初试,当真了不得!”这位叫许先生的男子再次佩服点头。“我当年参加秦国官员选拔的时候,都差点被刷下来,而这稷下学宫初试,又比那难了岂止百倍千倍。难道你这“考研”之法,是有什么窍门在里面吗?”

    “没有,只是多看看书罢了。”苏衍淡淡回应,宠辱不惊。

    “那我也就不多问了。”许先生只是稍微一愣,便也不在多提。“不过你什么时候走呢?毕竟最近两月来往此地的商队也不是太多,我好提前给你张罗。”

    苏衍连忙摆手:“许先生还有诸多要务在身,就不劳烦先生你了。我已经查明明天早上就有一列商队经过了。”

    “明天就走?”许先生有些诧异。“就不能晚些走吗?”

    “齐秦跨度巨大,如今需在仲夏之前来到齐都临淄,下一个商队也不知何时会来,如果不跟着明日商队而去的话怕是要来不及的。”苏衍歉然一笑。

    倒是许先生再次开口,对着苏衍,目光严肃:“如此匆忙,我也来不及给你准备饯别之礼。那我便送你一张秦地通行证,最起码在秦地是可以畅通无阻的。”他缓缓抬手,手中凝集出一个金色印章虚影,又取出一个竹简,往其上面缓缓印上。那竹简被这么一印,立马呈现出淡金色的光辉。

    “多谢许先生。”

    苏衍连忙正色,再次低头一拜,接了过来。秦地通行证就是那些为过往行人用来通行秦地的通关文牒。只有秦国官员才可发放,有此证者,在秦地行走一定会快上十几天。

    尤其是这一年,社会动荡,就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嘛,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苏衍此刻观察着许先生的神色,再次进行确认。“应该是许先生吧。”

    苏衍离七品已经到瓶颈了,然而就差那么一丝无法突破!

    坐忘道七品晋升的条件,是选择千人之数的地界。以一个其他的身份的人隐藏起来,并让所有人相信他扮演的身份。

    而迟迟没有晋升,说明在此地,还有一人未彻底相信他苏修的身份。或者说,在某个人潜意识里,还一直未曾认定苏修是个真实身份!

    他不断摸查,感觉可能就是许先生还没有认定苏修是一个真实的身份。

    而他决定,在他临走之前,一定要让许先生认定他的身份,从而晋升七品!

    于是苏衍假意目光一凝,看向许先生刚才展露修为时的手掌。

    “许先生是快要突破了吗?”

    “哦,你看出来了?”许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只是现在还有些迷茫,对于法家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使得自己陷入瓶颈了。”

    “如果许先生是因为法家修炼等方面的问题而陷入瓶颈,我到是没什么可以帮你。但是如果是因为商君和秦国朝堂的争端之事,我倒是可以告诉徐先生一些我个人的见解。”

    “哦,苏修你有何见解?”徐先生此刻露出感兴趣神色,很显然,苏修的话非常完美的刺中了徐先生的心里。

    “徐先生现在是六品之境吧,一旦突破到七品,就要直接去咸阳任职了吧。而入了朝堂之中,便必然要去站队了。现今秦国之派系,不过两者,卫鞅与太子。得大势者,卫鞅。”

    苏衍言道,然后他顿了顿,便再次开口,目光中带着自信:“现在卫鞅如今靠变法强国、大破魏军而成为大良造。法家修为也靠其对秦国的功劳成为八品。如今更是声震诸国,使秦人只知商君而不知秦王也。”

    “但这终归是当今秦王的全力支持和甘愿隐居二线才会造成的。而当今秦王身体日渐糟糕,太子嬴驷终究是要即位下去的。”

    “一旦现在的秦王薨了,太子嬴驷即位新君。卫鞅必然会和整个太子党派起冲突。并且,卫鞅一定会败!”

    “如果卫鞅跻身九品之列呢?会不会就可以在新君即位后依旧保持当今地位?”许先生问道。

    九品修为的高手,任何国家都不敢随意出手抹杀。

    “先生也听到了风声吗?”苏衍看着许先生,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看来卫鞅还是太过急切了。”

    他沉吟了一会,还是摇头:“就算如此,秦王也必杀他!不杀他,新君地位不稳。”

    “所以,许先生。你若是想步入庙堂之争,便需在卫鞅晋升九品,成为列侯之时晋升七品!”

    “然后站队太子党!”

    许先生听到这,目光有些不解,竟也对苏衍拜了一礼:“还请先生解惑!”

    “那时商君九品,必会引起大量贵族倒向卫鞅一方。此时太子最为势弱,所以若如此在其最无助的时刻帮他,日后他为新君,你定会有从龙之功!”

    “原来如此。”许先生点头。接着面色有些复杂。“苏学士为何如此帮我。”

    这已经算是泼天的大礼了。许先生因为常年在此偏僻小地任职,导致庙堂的党争之事因距离太远,消息闭塞而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所以苏衍这样的消息和献策在他日后升官就显得极为重要。

    “先不说先生在我安置此地时如此照顾我。光是此地百姓尚能安居乐业就当为我为你献上一策。其次嘛——”

    苏衍声音带着一些低沉感慨:“卫鞅不愧人杰之名。变法之成效,使得秦国甲士,锐不可当。使诸侯闻秦胆寒,使天子赐肉于秦公!”

    “但是,重典之下,人民如同猪狗。人不敢妄议,怕不知为何招刑。对外则见人头视若金银,见他国甲士则视若为爵位。”

    “穷民以便君用,愚民以利役使,弱民以削反抗!”

    “我身为小说家,便寻秦地,只有此处,尚能收集百姓之言论,其他几处,百姓尽皆目光呆滞,只知“耕战”二字!”

    “所以许先生!”苏衍目光越发真诚,声音也越来越高昂恳切,更是再次深深一拜:“我此为,只是希望日后你若有能力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定要对民生好一点!”

    他用余光瞥了一下正在似乎遇见志同道合之人的许先生,内心无比得意:“这还拿不下你。”

    有时候让一个人相信你的身份,往往不是靠你直接了当的说明,共鸣也是很重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