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有仙山
繁体版

第八章 马妇攘臂

    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城池,使得卢昇兴致大减,二人很快买完物资后,也没有了继续逛街的念头。

    他们寻到一家没有恶臭气味的路边摊坐下,这里的空气还算清新,完全是因为对面是一个书院,书院学生们不愿沾染污浊,从而时长雇人打扫。

    路边摊的摊主是一名身型极为壮硕的妇女,这种体型在男人中都难得一见。

    卢昇两人各点了一碗面,便坐在摊位上休息,对面书院中的读书声随风飘来。

    坐了几分钟,卢昇发现壮妇在此处似乎极为受欢迎,每次路过一个乡民都会笑呵呵的调侃她一句。

    “马二娘,还没有找到夫家啊?”

    壮妇闻言也不恼怒,手中的忙碌的动作也不停息。

    “有什么在意的,迟早会找到的。”

    乡民也没有恶意,呵呵笑了一声便离开了。

    “客人,您的面。”

    壮妇将两碗面规规矩矩的摆放在两人面前。

    闲着无聊的张仲坚,拉着一旁另外一桌的客人好奇的问道:

    “敢问尊驾,为何路人经常调侃于这位娘子啊?”

    被张仲坚拉扯之人,好像也是壮妇的熟识之人,此时也是饶有兴趣的聊了起来。

    “呵呵,两位不知,这娘子姓马行二,天生便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可谓是五岁拿蛇,十岁擒虎,是整个文登城里有名的善捕者。”

    说到这里,那人看了看还在忙碌的马二娘,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可惜,也正因为如此,城中的汉子也都因为她传播在外的名声而畏惧她,所以三十多岁了都没找到夫家。”

    这是马二娘也走了过来,接过那人的话茬说道:

    “于是我便发誓,从此不再做这些粗鄙野蛮之事,只求哪天能将自己嫁出去。”

    卢昇面露微笑,看着马二娘宽慰道:

    “人生在世,只管做自己便好,何须强求姻缘?若是连本身的你都不能接受,也不值得你如此付出。”

    马二娘看着卢昇脱俗的气质,暗中以为这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富家公子。

    “郎君说笑了,我只是一个俗人,可以不似郎君一般无视世俗礼节,适龄而嫁才是我之所愿。”

    人的悲欢与追求并不相通,卢昇也不在多说。

    就在这时,对面书院中的朗朗书声戛然而止,继而变成了惊慌失措的喧闹纷扰之声。

    书院学子忙不迭的从门内狼狈的逃出。

    “大蚺,屋内有大蚺……”

    学子们慌不择路的大喊着来到屋外,因为太过害怕以至于全都衣衫不整。

    不消多时,屋内所有人都逃出了屋外,教书的夫子甚至连鞋都跑丢了一只。

    有好事的乡民凑上前问道:

    “先生,这是发生何事了?”

    夫子还是惊魂未定,颤颤巍巍的捋着胡子。

    “屋内有一条大蚺悬于房梁,我等险些丧命其口。”

    张仲坚隔着老远都听到了他的话,蔑视的说道:

    “尔等皆为七尺男儿,合力之下岂惧一条大蟒?”

    夫子一时间没找到声音来源,强撑着说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等手无利器,怎能贸然上前将其制服?”

    张仲坚却是不屑一笑。

    “我看尔等是早把君子六艺忘得一干二净了。”

    唐朝时期的儒家可不像后世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时代的读书人大多都勤练六艺,基本都是很有实力的。

    张仲坚说他们不学六艺,在他们看来等同于辱骂。

    夫子不由老脸一黑,挥袖怒道:

    “竖子,安敢羞辱我等读书人。”

    张仲坚见这老家伙已经恼羞成怒了,不愿给卢昇惹麻烦的他,也不在多言。

    乡民见两人越吵越烈,倒是好心劝道:

    “区区小事不值得争吵,就请两位都以和为贵不要再说了。”

    又有一位乡民看着马二娘大声喊道:

    “马二娘,此事你最拿手,可愿出手相助,捉拿那条大蚺?”

    马二娘看着神色不振的学子们,也不过多犹豫欣然答应道:

    “自然可以,断无拒绝一说。”

    卢昇听到这话不禁抬头看去。

    “哦,你不是已经起誓不再行此种举动,怎么又要去拿蛇了?”

    马二娘毫不在意的一笑,语气倒也洒脱。

    “虽说已起誓,但乡民待我如亲人,誓言又怎么比得上乡民的安慰?”

    言罢,她撸起袖子,操起一把菜刀,直奔书院中而去。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马二娘一脸平淡的再次走了出来,除了菜刀上的血迹,看不出丝毫打斗的迹象。

    “夫子,大蚺已除,安心读书去罢。”

    话音刚落,四周就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之声。

    “马二娘真有本事啊!”

    “真是犹胜于男子。”

    ……

    乡民们的喝彩声如同一把把尖刀刺入学子们的内心。

    他们的狼狈与马二娘的英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句犹胜男子更是让他们抬不起头。

    一名学子受不了这些刺激站了出来,故作鄙夷的看着马二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你曾立誓不再行鲁莽之事,今日却又背弃誓言,岂不是无信之人?怎配得上民众夸赞?”

    他这一带头,又有一学子站了出来。

    “言无信,必不立。你必然不可成事?”

    学子们仿佛收到激励一般,纷纷站出来指责马二娘不守承诺,场面一下有称赞变成了责怪。

    马二娘神色黯淡,却也不多做言语,毕竟读书人的身份地位不是他们这些平民能相比的。

    但是卢昇和张仲坚此时却是怒火中烧,直接拍案而起。

    张仲坚两步行至人前,大声怒骂道:

    “兀那腐儒,不知感恩,岂敢狺狺狂吠。”

    卢昇也是面沉如水,迈步跟上张仲坚,虚着眼睛望向一众学子。

    “不为实事,不念恩情,尔等的书只读于口,不读于心,终是学而无用,堪称废材。”

    两人的话骂的极为难听,让这些平时极其在意礼节的学子们,毫无还口之力。

    气急攻心之下,他们撸起袖子就要打来。

    “匹夫,士不可辱,今日定叫你二人知道祸从口出。”

    眼见一众学子围了上来,马二娘看着卢昇单薄的身躯,有意无意的挡在了他的身前。

    卢昇却是将她拉到身后,瘦弱的身躯中隐藏的力量,竟让她无法反抗。

    “纯阳!”

    卢昇轻声唤道。

    一道耀眼的光芒从他的头顶迸发而出。

    纯阳剑顷刻之间恢复了本来的形态,剑身流转的光芒哪怕在白日之中都清晰可见。

    “这……这是?”

    马二娘瞪大了双目,眼中的难以置信溢于言表。

    “飞……飞……飞剑。”

    人群中有人结结巴巴的喊道。

    一众学子也忘记了要打斗之事,全都震惊得目瞪口呆。

    “仙人,那是海外仙人!”

    有人也在此时想起,前不久盛传的海外仙人故事中,也有一把灵动的飞剑让群众啧啧称奇。

    “拜见仙人!”

    一名年长乡民手中的拐杖一扔,伏地跪了下去。

    其他乡民也是跟随着他缓缓跪地,身旁的马二娘也不例外。

    “拜见仙人!”

    此时,全场还在站着的只有卢昇二人与那一众学子。

    卢昇用锐利的目光瞥向他们,将他们吓得心惊胆颤,双腿一软不自觉的也跪了下去。

    “拜……拜见仙人。”

    学子们此刻全都脸色苍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被仙人直接点名说是废材,那他们就一定是废材,不是也是,这顶帽子,一辈子都脱不掉。

    断绝了上升之路的学子们尽皆面如缟素,身躯颤抖的跪在地上,双耳已听不见任何东西。

    “同为儒家学者,有人立志造福于百姓,仙缘摆在面前也甘愿拒绝,而你们却连知恩图报之理也不明白,只知道拿着条条框框中的死板道理约束人,真是妄为读书人。”

    一众学子不敢反驳,只是头低得更深了。

    “望仙人恕罪。”

    看着这些唯唯诺诺的学子,卢昇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千。

    同样是读书人,读的都是四书五经,悟的都是仁义道德,学的都是仁义礼智信,然而骆履元与面前的这些人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仙人何必动恼,当今圣人贤明,此等无才之辈自是不会启用的。”

    一位熟悉的老者带着两名甲士,从街角慢慢走近。

    此人正是之前卢昇离岛之时,所借用的那艘船上遇到的华服老者。

    “你是?”

    卢昇一时间也没想起眼前这人是谁。

    华服老者还未说话,书院的先生却是先一步对着他行礼道:

    “参见武都督。”

    老者却是一眼都没看向他,而是径直来到卢昇身边,弯腰行了一礼:

    “参见仙人,不知仙人可还记得前日,武临村外渔船上之人。”

    卢昇回忆了一番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你啊!你有何事?”

    老者的礼节从未怠慢过,依旧微微躬着身子说话。

    “在下武士彟,愧领豫州都督一职,不久前因缘际会得遇仙人,却不曾聆听仙人教诲,终是彻夜难眠,此番寻来只求与仙人长谈。”

    武士彟?卢昇听到他的名字后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这人可是唐朝开国元老,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不过他这辈子最突出的事迹,却不是他征战沙场而留下的赫赫威名。

    而是她生了一个女儿,名叫——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