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一剑诛天
繁体版

第九章 步长生、老骥换血无人

    田飞搏夫妇二人,自然识得,这一块铁片,正是江湖传闻中“七星铁令”之一的“娉灿天权令”。

    天下间与此类似的铁片,共有七块。据说集齐七块铁片,可以解开江湖之中一个不得了的大秘密。

    至于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便不得而知了。

    而这七块铁片之中,又有四片下落不明。

    其中代表“开阳”星的令牌,在三百年前,为燧炎山所得。

    代表“天枢”星的令牌在兼州苏家。

    代表“瑶光”星的令牌,却落入了魔教手中。

    其余代表“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四星的令牌,则是不知所踪,至今已有五百余年,未曾现世。

    而代表“天枢”“开阳”“瑶光”三星的令牌,其中的所隐藏的秘密,也一直没有被人解开。

    除此之外,山洞的石壁之上,还刻着一行行字迹,乃是有人以锋刃之器刻写上去的。

    只是字迹散乱,显然刻字之人当时十分匆忙。

    不过能在这般坚硬的石壁上刻下字来,其人臂力也是异常强劲了。上面写着:

    “余自学成以来,纵横江湖二十余载,方一败矣,以为人生大耻。尝思之,啸渊一战,非吾剑术不及,乃因修为不济。”

    “是以苦修数年,欲雪前耻。”

    “然天资所限,岂人力可为?荡荡如江似海,非余小镜湖溪可拟。”

    “此后八年光景,浑噩犹一梦,遇一老翁,赐《天川要术》三卷,言:‘此术凶险,慎行!’余自晓凶险,为雪前仇,亦无牵无顾。”

    “半年,身衰体暮。一年,皮肉皆枯。”

    “余若老骥难奔,大限将至,闻有换血之术,能续三春,未遂可愿之人。”

    “恨余未辟‘七星铁令’之秘,无享仙道长生之路,难解‘天川要术’之奥,是谓人生大憾!”

    “剑痴——左丘云暮绝笔!”

    当时贝婆婆一闻有换血之术,可以为丈夫续命三年,登时大为欣喜。田飞搏虽然不忍,可是命在旦夕,半点也由不得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在山洞内找到了一本名为《移精导血》的书籍,依照书上的内容,为他推宫换血。

    果然换血之后,田飞搏的身子终于有了一点起色。只不过妻子容貌急速衰老,仅仅数月下来,便由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变成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妪。而田飞搏也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变成了一个五六十岁的汉子。

    田飞搏忆起这些旧事,又叹了一口气,拉了贝婆婆的手,说道:“这原是我咎由自取……”

    贝婆婆柔声道:“这事不是还有转机吗?”又看向了苏禾,问道:“此事你究竟是如何得知?”眼神中既是渴望,又是害怕。

    她心中十分渴望能够知道,这个秘密究竟是如何泄露了出去,又害怕苏禾会因为这个秘密,而杀他夫妇二人灭口。

    苏禾道:“前辈如何得知,那么晚辈便也是这样得知的。”

    兼州苏家“义高摩云,心忧天下”这八个字的名号实在太大,以致于世人早就忘了,苏家原是从商起家,医药布帛,古玩书乐,无一不涉。后因匪盗横生,从商难以自保,数百年来才逐渐变成了武学世家。

    三年前,苏家名下一家药店遭人抢劫,苏禾的父亲与哥哥均不在府上,便由苏禾接手了这一件事。

    那药店掌柜武功原也不弱,当算得上是当今江湖之中第二流的好手了。可他遇上了这抢劫之人,竟尔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只一招功夫,便教人给杀了。那人抢了一些药材,都是些人参、灵芝、龙涎、黄芪、阿胶等补气补血之药,甚是名贵。

    苏禾心想近下匪盗虽多,却无一人能有这等本事,只以为是苏家的对头找上门来,便亲身而出,寻迹而往。

    事后几日,兼州苏家名下,数家药店接连遭人抢劫,而且苏家死了不少下人,均系一人所为。

    苏禾循着踪迹,一路跟到匀州,终于找到了抢药之人。

    这抢药之人乃是一男一女,那男的已经七老八十,身子极为瘦小干枯,似乎命不久矣。而那女的,不过三四十岁的年纪,长得颇为好看。

    这二人神态不像父女,年龄不像夫妻,苏禾也猜不透这二人的来历。他心知那妇女武功高出自己许多,不敢贸然出手,只扮作了一个农汉,悄悄尾随而去。

    途中听得二人对话,得知那老者乃是鼎鼎大名的“摩云刀”田飞搏,他因修炼《天川要术》而损身折寿,这才抢夺大量珍稀药材用以保命。

    苏禾将此事报与父亲。不料其父听后,大为惊讶,从书房取出来三卷竹帛,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天川要术·卷一》、《天川要术·卷二》、《天川要术·卷三》,便是三卷《天川要术》。

    苏禾大惊,问其来源。父亲说:“这是五年前我从匀州回来之时,途中遇上一个邋遢汉子,他举着一个破碗,在我身前晃来晃去。我见他模样可怜,于是掏出一锭银子给他。不料他摇了摇头,说道:‘一锭白银有什么用?连一处遮风避雨的屋子也买不下,你若真心施舍于我,不如给我一锭黄金吧。’我一听这话,只觉此人古怪之极,这一锭银子少说也有三五两,足他花上数月,只因我身上没带碎银铜板,这才将这一锭银子给他,他竟嫌少。”

    “其时我心下恼怒,径自走了。方走出五里路程,路边又有一个邋遢汉子,举着破碗在我身前晃了晃。我定睛一看,竟是适才那人。他轻功造诣居然如此之佳,落我于后而步我于先,我丝毫未觉。他说:‘你给我一锭黄金吧。’我笑了一笑,说道:‘你若追的上我,便给你一锭黄金。’说罢,我即纵起轻身功夫,须臾奔出了五里。”

    “可哪知,五里之外,又有一个邋遢汉子在路边等着我。他举着破碗在我身前晃了晃。我转目一看,果然又是他。我哈哈一笑,说道:‘老兄轻功了得,在下佩服!’便给了他一锭黄金。”

    “那人说了声:‘多谢大爷!’随即匆匆而去。我心中奇怪,只觉高人行事,真的是出人意料。我低头一看,只见他原先所坐之处,留下了三卷竹帛,便是这三卷《天川要术》了。”

    “我心里头先是一奇,见这竹帛上所载的神功之精奥,可谓是闻所未闻,不禁又是一喜,只觉这一次的奇遇,实在太过匪夷所思。等我回了家,立即闭门三日,细细研究竹帛上的神功秘籍。”

    “可当我看完之后,却又是全身冷汗直冒。”

    “因为这竹帛上的神功,其设想之神奥,旷古未有。然其凶险程度,也算得上是世所罕见了,但凡稍有不慎,便容易让人走入歧途。若是走入了歧途,则只能以人体内的精、气、神换取修为大涨,不然定会走火入魔,发疯发狂。我虽颇懂医道,却也不敢贸然修习。”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邋遢汉子所使用的功夫,或许就是‘鬼谷’之中的‘缩地成寸’神功。”

    “如果不是‘缩地成寸’的话,我实在想不起来,天下间还有哪一门轻功步法,可以教人毫无察觉,一瞬数里。”

    那“缩地成寸”和“鬼谷十三变”以及“本经七术”并称为“鬼谷三绝”,乃是三门极其厉害的神功。

    那“缩地成寸”修为深者,可以一步跨出千里,似乎是一门轻功,又好像是一门步法。

    那“鬼谷十三变”使将出来,天昏地暗,如神鬼在侧,杀人于无形,好像是一门外功,又好像是一门术法。

    那“本经七术”不出意外,应该是一门内功心法。

    苏禾记忆力本就远超常人,《天川要术》他看过一遍,虽不曾用心记忆,却也记下了不少内容,年深日久之后,又忘却了大半,可要背诵几句出来,对他来说,却无甚难处。

    至于修炼,这种损己的功夫,苏禾如何敢去修炼?

    天下间除了创出这一门功夫之人,可还没有出现过第二人,能够练成所谓的“天川神功”,这三卷《天川要术》究竟是真是假,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