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剑三做道长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路遇(二)

    与黑衣人的相遇,让周墨有了一个小目标。他不再游山玩水,而是加快行程,甚至用上了轻功。

    行至半程,隐隐听见有女子呼救。

    周墨不由得加快脚步,很快便来到传出呼救的地方。

    他朝声音处望去,一群蒙面黑衣人正在大肆杀戮,目标则是一群红衣女子。她们身着华丽的红衣,其中有些手持长剑,有些则拿着弓箭,死死守着身后的马车。

    这些女子都是普通人,根本无法与蒙面黑衣人抗衡。

    只见其中一名黑衣人一刀扫去,一名妙龄少女被割喉,倒下而亡,鲜血满地。

    见出了人命,周墨不敢怠慢,大步流星朝那赶过去。

    他一剑挑飞其中一黑衣人手中的长刀,救下即将被劈中的少女。

    长刀落地,惊动在场所有人,见有陌生男子闯入,双方罢手对峙。

    那名黑衣男子虎口生疼,有血迹渗出,他捂着右手小心翼翼地挪到为首之人身旁,小声道:“老大,是个高手!”

    为首之人脸上慎重起来,他对自己兄弟的身手很是了解,能随意一剑就挑飞小弟手中长刀,震伤其手,想必是入了流的武者。

    他观来人气宇轩昂,小小年纪便能入流,来头定然不小,当即萌生退意。

    可是一旁的小弟正看着,他也不好意思开溜,硬着头皮狠狠道:“我劝阁下莫管闲事!”

    周墨手持宝剑,不屑道:“你们这些大男人,欺负一群小姑娘,真是不要脸。穿黑衣还蒙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多谢少侠出手相助!”

    耳畔边忽然传来甜美的声音,一缕香风入鼻。

    周墨转头看去,好一位丽人。

    奇特的服饰,飘逸的白发,独特的气质。

    他就这样愣愣地看着。

    “咳咳……”那女子被他这么看着,两颊生红,更加妩媚动人。

    周墨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回礼:“不必客气,江湖中人,自当拔刀相助。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小女子洛姬,还请少侠出手,将这群土匪歼灭,这批物资是送往长安救济灾民的。”

    周墨看向马车上的衣服粮食,勃然大怒,这群死土匪,连赈灾物资也敢抢?

    不由分说,他一记玄武怒朝黑衣人群打去,右拳带着玄武的怒吼,击倒一片黑衣人。

    这群人都是不入流的武者,哪是周墨的对手,一拳都接不住。

    其他黑衣人看着自己兄弟倒地吐血,爬起来者寥寥无几,都吓得愣在原地,瑟瑟发抖。

    为首之人率先反应过来:“弟兄们,快撤!”

    黑衣人们狼狈逃窜,也没理会躺在地上的兄弟,一哄而散。

    剩下还活着的红衣女们,皆露出劫后余生的神态。

    洛姬拜谢周墨后,开始吩咐手下打扫现场,装卸物资,最后将死去的同伴一一埋葬。

    周墨看着这些死去的妙龄少女,心生怜悯,对洛姬道:“要不我护送你们去长安吧,这一路上流寇众多,你们应付得了吗?”

    “少侠救了我等一命,已是大恩,就不劳驾少侠了!在前方风雨镇的桥头,有教中高手接应我们。”

    洛姬谢绝周墨的好意,在与他告别后,带着众人离开。

    马车缓缓向前驶去,徒留香风阵阵。

    周墨看着佳人远去的背影,有些犹豫,想暗自跟随护送。

    最后他打消此念头,萍水相逢,太过热情反而惹人怀疑。

    况且自己要赶回纯阳宫开启任务,怎可贪念红尘美色。

    ……

    “昆仑玄境山外山,乾坤阴阳有洞天。只问真君何处有,不向江湖寻剑仙。

    这首诗说得就是纯阳宫啦。

    纯阳观是长安年间吕仙人在朝廷支持下于华山南峰建立。

    客官您沿着这条小路走半个时辰就能到华山了。

    不过,看客官的衣着装扮,好像是纯阳弟子,为何还要像老朽问路?”

    “我入门不久,太思念双亲,便偷偷跑出来。现在想回去,不得方向。”

    一位胡须发白的老人提着茶壶,点了点头,接着认真道:“纯阳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道长既已入门,应当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学有所成。”

    “老丈所言极是,您知道的还不少。”

    “道长见笑了,老朽在这里摆茶摊三十余年,来来往往的江湖客不知云云,听得多,自然是懂一点。”

    周墨笑笑不再接话,老丈识趣地走开,忙起手上的活。

    在问清道路后,周墨没有着急赶路,因为这一路上都是风餐露宿,他决定在此修整一会。

    喝着凉茶,吃着干巴巴的馒头,周墨不由得想起在扬州与苏、沈二人快活的日子。

    这个茶摊,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此时在此歇息的不止周墨一个江湖客。

    与老丈交流得知,这两条路,向左的小路是去往华山,向右的大路则是去往长安。

    周墨盯着去往长安的那条路,不禁莞尔一笑,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

    待纯阳一行结束,那便再去长安看看吧!

    一碗凉茶,半个馒头,周墨已是半饱,正打算离开,茶摊外走来一群道姑装扮的女子。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宫装女子,端庄大气,美如冠玉。

    一身玫瑰紫千瓣菊纹上裳,月白色百褶如意月裙,如漆乌发梳成一个反绾髻,头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芙蓉,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耳上的红宝耳坠摇曳生光,气度雍容沉静。

    她身后的那群道姑,各个貌美无比,气质淡雅。

    在这荒郊野外,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茶摊里的江湖客,皆是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吃食,呆呆地看着这群下凡仙子。

    “是于真人!”

    有人惊呼,顿时引来一阵骚乱。

    周墨也不由得跟着大众目光,直愣愣看着为首女子。

    他在心中暗道:“这天底下,担得上‘于真人’的,只怕是纯阳宫的于睿了。”

    于睿,乃吕祖第四弟子,虽出巾帼却不让须眉。

    心地善良,貌美倾城,睿智过人。

    “天下三智,唯逊一秋”,于睿便是这三智之一。

    “大胆!见到于师叔还不行礼?”

    就在周墨愣神之际,一道冷喝声在他耳边响起。

    一位青衣女子从于睿身后走出来,对周墨厉声道。

    她圆目怒视,高傲如雀。

    “无妨。”宫装女子摆手,示意青衣女子退下。她巧步轻移,来到周墨身前,柔声问道:“你既已到三流后期,为何还是外门弟子装扮?”

    悦耳的声音响起,如同娟娟细流,滋润在周墨心间。

    只一眼,周墨便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如汪洋大海,周墨只觉自己的秘密就要被她看穿。

    “拜见于师叔!”周墨连忙屏住呼吸,弯腰行礼,解释道:“弟子前些时日刚刚晋升,还没来得及回师门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