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与新书
160天,追到这里的只有二十位读者朋友了,真的感谢你们的支持,推荐和捉虫。
朱载壡的故事在这里暂时告一段落,这一百多天里,其实我个人的收获也非常大,终于明白历史文应该是怎么个写法了,现在开始准备新书,感兴趣的朋友过些日子可以来喽一眼。
新书将写的是天启年间的故事,
天启皇帝的这七年是非常有意思的七年,以《熹宗实录》为例,实140万字的《明熹宗实录》可以由天启四年一分为二,天启四年以前为上部,天启四年及以后为下部。也可以说,这上部和下部的主角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只有在一些极为微小的地方才能看得出一个人不可改变的性格痕迹,其它的一切完全相反,更为可悲的是《明熹宗实录》中天启四年全年的原文已经丢失,再也见不到它的一丝痕迹。现在见到的是根据《两朝剥复录》等私史补充的梁本《实录》,内容的选择上带有极其强烈的东林色彩。
简单来讲,《熹宗实录》里前四年的天启是个还算有作为的少年天子,后三年就成了一個傻子,谁的意识形态在里面起作用不言而喻。
究其原因,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天启四年,是东林党命运的转折点以及魏忠贤正式崛起的年份,天启年间也可以看成两段,前四年东林党执政,后三年魏忠贤执政。
东林执政这四年,沈阳丢了,宁远丢了,东北就剩个孤零零的山海关,党争愈演愈烈,每年花费皇帝內库白银200万两(黄仁宇估计万历当年留下的内库总银大约一千万两,天启前四年花了八百万,崇祯上台花了最后的两百万,这也就是为什么天启前四年边饷还能付的起,到了魏上台,边军开始大规模欠饷,魏要裁军的原因了)
意大利政治家马基亚维利在他的《君主论》里说,‘如果可能,君主应该警惕自己不要沾染恶名,但如果不这么做就很难维持自己的政权,那应该毅然决然去做,不要担心坏名声招来谴责,归根到底,不难发现,有些事情看来是美好,化为行动却带来毁灭,也有些事情看来是邪恶,化为行动却是能够保障君主的安全与利益’
天启四年,东林的被清洗似乎可以看到年轻的19岁的天启皇帝一种不为人知的一面。
新故事将从天启四年开始,讲天启朝,魏忠贤,杨涟,熊廷弼,袁崇焕这些都是绕不开的人物,天启和魏忠贤到底是种怎样的关系?夺宫之变后天启真的感激杨涟这些东林正人把他从魔掌中拯救出来吗?熊廷弼为什么一定要死,他的死又与东林的覆灭有什么关系?最后,袁崇焕之死和熊廷弼之死为什么是那么的像,等等,天启朝有太多故事可以说了。
最后,个人感觉不太好写皇帝文,这次不再以皇帝太子的视角来写,新书灵感来自电视剧《繁城之下》(对明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真的是这些年少见的非常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剧)。
主人公陆府家奴陆直的一个思考:为什么有人生下来就是少爷?而我只能是个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