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凡胎圣药开始
繁体版

第9章 选好后路

    生病?

    不会指瘟疫吧!

    常凡愣在座位,只觉手中的肥肉都不香了。

    瘟疫这么快就出现了,这才初春,他以为最快也要立夏呢。

    身后两人还在聊着,常凡握着筷子,侧耳聆听。

    “春寒秋冻,倒也正常。”

    “但我听寺里的香客说,不是普通的伤寒,有些人吐得蛮厉害,浑身燥热,好像是温病呢。”

    “不会是闹瘟疫了吧?”

    “现在又没有大灾大旱的,你别瞎说。”

    “还好我们修有罗汉桩功,身强体壮。”

    “话虽如此,希望不要出人命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常凡默默扒着饭,心中思忖着。

    ‘这个时间点,这些症状,瘟疫好像真的来了。’

    第二天。

    在晨钟响起时,跟往常一样,常凡来到了清远和尚的禅房。

    “咳……咳。”

    拿着扫帚还未进屋,就听到了老和尚的咳嗽声。

    ‘他如今这状况,就算有深厚内力,染了瘟疫估计也难活命。’

    常凡悄悄打量着清远,才不到一年时间,老和尚的面容愈发枯瘦,脸上皱纹密布,像是泡在水中的鸡皮。

    若不是身披僧衣,眉毛雪白有种得道高人的气质,一般人看了估计得做噩梦。

    “净心啊,《净心咒》能倒背如流否?”

    待常凡将屋中灰尘清扫的差不多时,清远突然问道。

    “回师叔,最近将精力放在桩功上,桩功进步颇快,《净心咒》离倒背还差些许。”

    常凡恭敬回应道。

    “《净心咒》要多上点心,咳咳。”

    清远又是咳嗽几声。

    常凡点头道:“好的师叔。”

    吃完早斋后,他并未跟往常一样前往后山,而是直奔灵云寺大门。

    他要寻好退路,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也好知道怎么跑路。

    ‘今天来拜佛的香客是变多了。’

    望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常凡心情沉重。

    往常除了些特殊日子,来灵云寺烧香拜佛的人并不多。

    这是古代背景,只有发生了令人心慌的事,老百姓们才会来此烧香拜佛。

    一路来到了灵云寺大门。

    只见前方刷着黑漆敞开的大门中,一位身着灰色僧衣,眉毛凌乱的僧人正礼貌的指引着香客。

    ‘今日值守大门的是净元,那不能从大门出去了。’

    看清僧人面貌后,常凡止住了步伐,换了个方向行去。

    净元是清远的亲传弟子,但不知为何,清远并未教他高深的功夫。

    而净元将这原因归纳在常凡身上,认为他顶了自己打扫清远禅房的工作,故对常凡一直不待见。

    又见他年纪轻轻,没什么本事,就被清远选为预备弟子,更是起了嫉妒。

    不单如此,常凡不少次见到,净元有时候看向清远的眼中,都带有怨恨。

    大抵是怨恨清远不传授自己高深功夫,觉得自己珠玉蒙尘。

    好在对方并未做实质性的阻碍和刁难,常凡也不好告他的状,直接将他态度忽略掉。

    灵云寺杂役弟子无事不得下山,但没有僧规戒律强制要求这点。

    以往若是有僧人下山,值守大门的弟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值守的人是净元,以两人的关系,常凡确信他定会阻拦自己下山。

    ‘本身就是寻退路,不走大门也好。’

    常凡转身往另个方向行去。

    灵云寺依山而建,只有一条陡峭山路连接山下。

    常凡沿着山壁,寻找着能看到山路的地方。

    ‘这个地方好像可以。’

    他小心翼翼的跳上一块大石头,站在悬崖边。

    和煦的春风随着他靠近悬崖,变幻为脾气粗暴的烈风。

    身上僧衣被吹得猎猎作响,常凡站在崖边眯着眼睛向下探去。

    山路蜿蜒曲折,上面一人宽的青色石阶站在这上面看,变得只有巴掌大小。

    常凡估摸着,这应该有接近二十层楼的高度。

    他将手背横在眉间,眼睛睁大,在崖上寻找着落脚点。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其实用轻功下山也一样。

    下山时,不找好落脚点控制好距离,这么高的高度摔下去,半身不遂都是轻的。

    “呼……”

    常凡深吸口气,轻轻纵身,朝着落脚点跃了下去。

    他身如燕雀,在崖壁上用脚尖轻点两下,如此转腾挪换,很快就顺顺当当的落在山道上。

    双脚踩在坚实的青石阶上,常凡再抬头望着十几楼高的崖顶,畅快一声:

    “芜湖,爽啊!”

    其实修有一流轻功《八步赶蝉》的他,这高度并不难,主要是心理上的障碍。

    一路往山下跑去,一路上没有行人香客,他就施展轻功,片刻后就来到了山下。

    一条宽阔的黄土官道出现在视野中。

    望着一马平川的泥路,常凡打量四周自语道:

    “还是感觉不够隐蔽,如果有人拦截在山下,却是不好逃走。”

    对于这条退路,他并不是很满意。

    “再四处看看吧。”

    ……

    七日后,下午,灵云寺后山。

    此时寺中已有僧人出现呕吐,身体燥热症状。

    站在一峭壁处,常凡往下探着身子。

    下方河水湍急,汹涌的波涛成褐色疾驰而过,发出‘轰轰’声。

    “这河流是目前为止,最适合的逃跑路线了。”

    “还好以前在江边长大,水性没有丢下。”

    他估摸着自己跳进去,擦伤是肯定的,但湍流的河水也能将他迅速带走。

    这几天通过排查灵云寺的后山,和周边山头的地形,他已选出数条后路。

    但之前的退路吧,都不是很稳妥,容易遭人拦截,并且不够隐蔽。

    也就这条水路,目前来说,最为合适。

    因为它一路下泄,直达五里外的莽江。

    如果他水性好的话,进入莽江再顺水直下,数日就能离开东岭郡范围。

    嗯……前提他没被淹死,或者没被水中急石撞死。

    “可惜,没在经书阁中翻到《金刚不坏》。”

    这几天除了寻退路,他还偷偷溜进灵云寺经书阁,看会不会跟少林一样,将武学放在经书中。

    事实证明,连他都能溜进去的地方,能放什么好东西。

    别说《金刚不坏》神功了,连本普通拳谱,棍法都没有。

    “净心师兄,净元师兄让我寻你,说师叔有要事找你。”

    他在这望着河水愣神时,远处传来小师弟净孝气喘吁吁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