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骇人听闻的“超车”行为和大量饮水行为
正当王业等待着起跑枪声响起时。
A区那边的王连正走了过来,低声嘱咐道:“王业,此次比赛,求稳即可,别忘了你这次来是为了拿国家健将证书的,切忌冒进冲动,力求稳定发挥。
凭你的实力,如果发挥平稳的话,想达到国家健将的成绩水准很简单,前提是要分配好体力,别跑崩了。”
“嗯嗯。”
王业边听边点头。
并默默将这些嘱咐记在了心里。
虽然他的跑步技巧已经登峰造极了。但对于参加比赛这方面的门道,他仍然有许多东西需要向前辈请教。
赛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东西都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更何况是这种长时间需要保持集中精力的马拉松项目,经验心得就更加重要了。但凡有某处地方发挥失常,都很有可能导致整场比赛失利。
王连正则继续道:“另外你起跑点在C区内有很大的劣势,尽量在中段冲出来。途中千万别紧张,如果能力允许的话,最好紧紧跟在我后面,我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当作你的领跑。”
王业点了点头,“多谢提醒。”
“行,我就说到这儿了,还剩几十分钟就起跑了,我回去再热身一会儿。”王连正挥手道别,重新回到了A区。
王业则继续维持站桩和呼吸。这样能够有助于他体内的气感保持在一个巅峰状态,提升他的神经募集能力和耐力。
很快。
组委会带领着全体选手奏唱郭哥,紧接着点响了起跑枪声。
嘭!!!
瞬息间,无数选手争前恐后地冲出起跑点。
王业同样迈开了脚步,本能般的调整到了跑马拉松最佳的状态。
不论是呼吸,还是步伐、摆臂的技巧,都已经彻底融入了他的肌肉记忆中。他几乎无需加以思考,就能将动作和姿势调整到常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完美程度。所谓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便是这个道理。
他保持着这个比周围都要快上许多的速度。
在C区的无数业余跑者中间不断穿插,超车!
无论是多么狭窄的缝隙,都能被如同魅影般的王业瞬间穿梭而过。
顿时。
C区的许多选手,开始注意到这名看起来有些突兀的俊俏青年。
要知道,这赛场可不是什么菜市场,想要在如此密集的人潮中来回穿插,所需的不仅仅是专业级的跑步速度,还需要极其恐怖的反应神经和眼力。
这万人赛场中,所有人都在铆足了劲地跑步,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秒就会被旁边的人撞到蹭倒。
而王业却能如此灵活地从中穿插。可见他的动态视力和身体控制能力有多么强悍了。
但许多人看见了王业这种跑步方式,眼底却流露出了一丝不屑。许多人甚至开始明里暗里地嘲讽起王业。
“同样是都C区的选手,装什么装?老老实实跟着大部队跑,又不会拖慢你多少秒的成绩,非要在前面几公里装个逼吗?”
王业这样的做法,在大多数人看来,其实是过于狂悖自傲的。
哪怕是职业选手,如果不小心被分配到了后方的起跑点,最正确的做法也是跟着大部队慢慢跑一阵子。待到五公里后,人群逐渐散去,再开始慢慢提速,跟上第一梯队的选手。
像王业这种跑法,也不是说不行。就是太耗费体能和精力了。
全程马拉松本就是极其耗费体力的项目,大多数选手的跑法都是极其节省体力的,生怕多浪费了一丝体力,导致最终发挥失常,成绩下降。
而像王业这种一边弯道超车一边提速的跑法,着实是太浪费体力了。哪怕是何杰王连正那样的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按这样的跑法恐怕都跑不进3小时内。
在王业不断“超车”的行为下,大部队的距离终于来到了3-5km。时间也已经过去了15分钟左右。
此时,高水平选手和低水平选手的差距,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原本人群熙熙攘攘的道路,也逐渐变得松散下来,人与人之间的空隙逐渐放大,许多人也准备开始缓慢提速了。
王业则已经保持着330分配左右的速度,超越了成百上千选手,最终混入了原本B区选手的大队伍中。
他的呼吸声十分粗重剧烈,隐隐带着一丝气流被推开的“哧哧”声。
距离王业比较近的选手,都能够清晰地听到他的粗犷呼吸声。
邻侧的选手甚至能够听到王业那如同“帝王引擎”般的心跳声。
咚!咚!咚!
王业保持着这种强度,来到了五公里的第一个补水站。他立即停了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端起水杯饮水,不过三秒钟就往嘴里倒灌了五杯水。
咕咚!咕咚!
王业喝水的同时,喉头不断上下蠕动,胃部也逐渐臌胀起来。
周围的选手都被王业的饮水量给震惊了。
在场所有人就算不是职业运动员,也是喜欢运动的跑步爱好者,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运动后科学饮水的方式,应当是小口啜饮,浅尝即止。
如果贸然大口饮水,很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肌肉抽筋、肠胃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后续的运动表现,个别严重者甚至会当场晕死过去。
而王业竟然敢如此大口喝水。
真就不要命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王业即将显现出颓势时。
王业却随手将水杯丢进垃圾篓,重新迈开脚步,恢复到了三分配的速度。
仿佛刚才的大量饮水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
周围选手看王业的眼神更加震惊了。
王业刚才饮下的水量目测起码有1L。
喝下这么多水,竟然对身体没有造成半点影响?
这难道是怪物吗?
而只有王业自己才知道,随着他的体质愈来愈非人化,他身体所需的饮水量,也变得愈来愈恐怖,区区1L水,几乎无法对他的身体造成丝毫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