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当明星了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被迫的

    七月一日。

    洛河把书介上转发诗集中奖的人公布了,让他们填了收货地址,红包当场就发了。

    他们中的诗集,因为自己没在家,只能江羡代发了。

    99本,江羡很认真的扛到了快递店,小哥惊恐的接过,突然接过100斤的东西,重量压弯了他的腰。。

    接稳了才说,“我们是上门取件的。”

    江羡没有说话,转身回去的时候才说了一句,“我下来吃饭,顺手带了下来。”

    快递小哥表示明白。

    各书店的书籍也开始售卖了。

    没有什么车水马龙,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看见了,本着装逼的心态买了几本。

    诗集,一听就很高大上。

    反正也不贵,三十块钱,两顿快餐,一个家常炒菜而已。

    当然,也有个例,这是真正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

    比如说胡芷晴,作为一个高校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魔都省永和市YH县第一中学的语文老师。

    毕业走捷径进入学校后,常年被单身男人骚扰的对象,她喜欢那种风度翩翩,温柔儒雅的男生。

    而不是吴戚那种身高170,体重160的男生,就算他家十套房拆了六套,她也看不上。

    出生教师家庭的她对于诗词,她谈不上喜爱,无非就是被自己父亲逼着学琴棋书画的时候,略懂一二。

    今天周六,高一没课。

    休息的胡芷晴就去了书店翻书,不出意料的看见了洛河的诗集,出于大宇宙的意志,她看都没看就拿起来结账了。

    买完才看着诗集的保护膜发呆,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

    她是来买自己一直想看的那本书的,无奈只能又去买了一本。

    回到家的时候,看着手里的两本书陷入纠结,要看这不知道为什么买的诗集,还是看自己喜欢的书。

    最终秉持这惊喜留在后面,看一眼诗集,想着不好看就翻另一本。

    翻开第一页就被惊艳到了,没有注解的古诗词,这怎么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何等的骄狂肆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她看见了一个豪迈奔放,潇洒飘逸,极尽浪漫的白衣仙人。

    “若有此夫,糟糠何苦。”

    同时进入眼帘的还有一个名字,江羡。

    她现在对这个女人羡慕嫉妒恨。

    书介上热搜第三,#洛河诗集。

    “牛逼了哥哥。”

    “我没看懂,但这不妨碍我喊六六六。”

    “还好我毕业了。”

    “我语文老师在群里发消息了,让我们自愿一人买一本,她说今年的高考题绝对在这里面。”

    “我们也是,我们老师说,语文课本上一堆垃圾。”

    “我是作协的,语文课本上对标这本诗集,真的全是垃圾。”

    “感谢洛河啊,现在我能给我女儿取名了,昨天还很纠结。”

    “楼上哥们,叫什么名字,我儿子快出生了,我考虑要不要买一本。”

    “蓝烟烟。”

    “那首诗的?那一句?”

    “蓝田日暖玉生烟。我姓蓝,名田,我媳妇姓陈,叫暖玉。”

    “艹!锦瑟这首诗直接被你给毁了。”

    “我有什么办法,名字是我爹取的,我又不能反对。”

    “就我感觉静夜思啊,行路难,望庐山瀑布这些诗文笔不行吗?”

    “我也觉得,太简朴了,简朴到现在百分之八十的诗人都写不出来。”

    “楼上说什么呢,百分之八十,大胆点,百分之九十。”

    胡芷晴看完了诗集,翻看了网友的评论,想到自己语文老师的身份,发了一篇长评。

    “这本诗集真的绝了,前半截的骄狂恣意,逍遥豪迈,浪漫,表现的就像天上的仙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何等的浪漫自由豪迈。”

    “紧接着的又极具现实主义,三吏三别更是悲情,这一段不的不说牛逼的还有一首登高,可以说是千古第一绝句。”

    “后面的诗各有特点,其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春江花月夜》,山水田园等等风格一应俱全,而且我肯定,这本诗集的诗不止三百首。”

    网友也看见了这段评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楼主说的真的很好,《登高》和《春江花月夜》真的绝了。但我还是喜欢第一部分,那人太帅了。”

    “是的,我喜欢第一部分,风格更像一个不服命运的少年,后面更像一个忧国忧民的中暮年老人。”

    “楼主还没看到后面吧,后面的词也好绝。”

    反对的就不服了。

    “吹太过了,还千古第一绝句,蒋书化成灰的骨头都站起来了。”

    “就是,静夜思种我六岁的孩子都写的出来,蜀道难只会堆砌词藻,就将进酒文笔还行,无题这种诗就火不起来,一辈子的冷门,还有后面的什么如梦令那就和那些喊麦的一个水平。”

    “老哥六六六。”

    于是两帮人就吵起来了。

    直到看见文艺协会会长的拍板决定。

    “今晨收到的转发奖品,128元红包以及一本诗集,趁着好奇心翻看了几页,就爱上了,和同事们商量了几分钟,就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这本诗集入选中学生课外必读。”

    文艺协会的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书介。

    一时间网上沉默了。

    “可恶,明年的高考应该会有几首吧。”

    “我估计不止几首,三年一度的教科书编写又要来了。”

    “我今年高三,不会改课本吧。”

    “高三的估计不会了,高二的很有机会,高一的绝对要改,这些诗词真的太绝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听听,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吗?”

    “他是在娘胎里就写诗词的吧。”

    “难哦。”

    网上吵的沸沸扬扬,学生们也哭不出来。

    诗词啊,兴,学生苦,亡,学生苦。

    一时间学校图书馆购书,学生家长帮忙买书语文老师说自愿买书。

    好奇的网友也买,而京都出版社印发的,就那么一点,还不够市场塞牙缝。

    书店催,学校催,家长催。

    京都出版社现在已经忙不过来了。

    “早知道就多印一点了,现在的学生真爱学习。”

    一个职员说了,“那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