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残明
繁体版

第六章 筹备

    长雾笼罩、朝阳初升,阳光透过朦胧的雾层撒在十月的昆明。风吹地人面颊生疼,这初冬的天气又萧瑟了几分。

    昆明城内的校场上,朱皓和李定国早早站在了这里,距离定下入川策略已经过去三天了,此刻西营的兵士们正将城内百姓驱向校场的空地。

    等城内百姓聚拢好的时候,朱皓和李定国就宣布要抽丁北上的决策,然后永历皇帝会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玉音放送。

    这两天朱皓和李定国亲自监督出师前的筹备工作,西营内部的各种辎重都已经准备妥当,传令兵三天前就出发把永历的圣旨和晋王的调令六百里加急传达各部,如果不出意外,各部应该收到调令动身出发了,所以现在也到了应该向百姓宣布的时刻了。

    路上的百姓陆陆续续被赶往空地,被从家中冒然揪了出来,他们大多数还是懵圈的状态。少部分人反应过来,知道这是要有大事发生了,纷纷开始猜想原因。

    终于校场的空地上熙熙攘攘站满了人,朱皓伴着李定国以及一众部将登场,永历皇帝带来的的文官和晋王领的武将分列左右。校场高台之上几人搬来一把太师椅,永历皇帝高坐其中。

    “草民、臣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见到永历皇帝驾临,底下瞬间山呼万岁,一辈子也见不到皇帝几次的草民布衣们交头接耳,显然很是激动。

    “肃静!肃静!!”

    “禁止喧哗,惊扰御驾者杀无赦!”

    负责维持秩序的是骑着高头战马的西营将士,他们每隔几十步便留有一哨,在他们的威慑下吵杂的人群趋渐平静,见时机差不多了朱皓开始讲话。

    朱皓先于李定国开口,他负责列举满清历来罪行,激起民众愤慨。事实证明效果确实很好,在他的泪眼深情的痛斥下,朴实的老百姓很快就被煽动。

    接着是晋王李定国接手宣布入川,这个消息一出就在人群里引起爆炸般的效果,整个校场瞬间沸腾。

    百姓们听到明军要撤退都出声挽留,有的年轻人要从军御敌,有些老人直接就痛哭出了声,还有的则是不停跪拜央求明军,看的朱皓瞬间眼眶湿红。

    “陛下三思呐!我等愿与陛下晋王共御鞑虏,万万不可撤走啊!!”

    “陛下乞活命!我等都是陛下子民!”

    “不可走啊!汉王不可啊!!”

    底下的尽皆百姓哭喊跪拜,有的身上破衣烂衫、有的勉强能御寒,他们在凛冽西风里顾不得寒冷尽皆央求,为的只是让明军能够留下。经历过数次清兵入滇的他们知道,要是那些杀人辱掠无恶不作的畜牲再回到这里,肯定是会再次屠城的,到时候他们多半也是活不成。

    在底下如山般的哭喊央求声中,永历皇帝拿着演讲用的稿子站了出来,这也是朱皓特意要求的。

    目前满清三路大军压境,云南早已人心惶惶,为了激励昆明军民士气与信心,朱皓特意给永历安排了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文案都是朱皓提前准备好的。见识过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的朱皓嘴炮起来肯定比古人强,而且为了让老百姓能听得明白,他还专门是用白话文写的。

    见状百姓也安静下来,纷纷跪伏又山呼万岁,只见永历皇帝威然立于台上,大袖一挥:“众卿免礼,平身。”

    接着他语重心长道:“列位爱卿、天下臣民,华夏蒙尘数十载,铁骑踏破中原山河,崖山之痛将再现矣!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华夏于将倾,朕有一言,望尔等静听!”

    “自万历年来建奴做大、屡次寇关,劫掠白银财货无算,天启年间,朝廷数次进剿失败,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甲申之后、鞑虏入关,各地血流漂杵,屠城不断。朕有心御敌,奈何力孤势单,后有志士来投,勉强抵抗数年。然虏师兵锋甚锐、从贼者云,朝廷内不从一,终至今日之危局。”

    永历由衷地说道:“而今虏师兵分三路、欲取我滇都,大军临城兵锋甚锐,王师新败士气蹉跎、此诚不可挡。”

    “因而朕欲亲征安南,开拓新土。命宗室朱皓与庆巩二藩北上、经营川西,朕心系滇都百姓,不忍为虏师所屠戮,故愿王师护送,随朕共同外迁。特令郡王朱皓、庆巩二藩,领兵十三万护送全城青壮民妇北上入川,年迈体弱者难胜此途、故令待守城池,随后跟朕一同南下安南。煌煌星汉、伏维苍天,朕意已决,尔等无需再劝。”

    永历一番慷慨陈词让百姓都闭了嘴,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是不愿意外迁的,但是不走结局也只能是被清兵屠杀。尽管心里再怎么不愿意,他们也不得不叩谢皇恩,因为能保护他们的只有明军。

    等永历把要说的全部讲完,晋王李定国又挺身而出,他负责挑选这次北上入川合格的壮丁。李定国吩咐手下部将,将百姓分为三波,壮丁壮妇和老弱。

    被挑选出北上的青壮人数和暂时留守的老弱相差不多,估计也有十来万人。这些还只是城内的,等他们北上时还会裹挟沿途百姓,南下队伍还会派出偏师专门抢掠丁口,总之不能让其成为给满清提供赋税的生产力。

    最后组织合格壮丁筹备随军辎重,明军官兵的粮草军马是够了,但随军百姓不可能毫无用度,一路舟车劳顿人咬马嚼肯定耗费颇多。因为明军实行的孙可望治滇时期的军屯制度,征收了全城粮草,所以路上所需都是配给制。

    在军屯制度治下滇地生机有所恢复,收产的粮食也堪堪够用。此时已经入冬,没什么可以抢割的粮食,所以他们只需收拾好要带的行李即可。

    又经过了几番忙碌,百姓们纷纷散去,回去准备接下来的行动。一切最终安排妥当,集会可算是结束了。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巩昌王白文选部接到圣旨后按调令如期归来。届时各路大军云集下,朱皓将正式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