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世家子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六年前的因果

    夜里,方宇站在窗前看着摇曳的火烛,晃动的烛光拍打在方宇的脸上,忽明忽暗,看不清表情。

    身后的桌上放着的是从老掌柜那里拿来的账本,方宇看了一夜,账目很琐碎,也很凌乱,一眼就能看出并不是专业人士做出来的,但这几年的数目都能对的上,这么看来,这几本应该就是真的了。

    虽然今天听老掌柜说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方宇并没有全信,归根到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脆弱的,方宇现在对老掌柜的信任程度并不高,而且,今天的江斌也引起了方宇的兴趣。

    从老掌柜的话中,不难听出,这个茶楼的几次易手都跟着个江斌有牵连,最让方宇想不通的一点,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

    所以今天看到老掌柜与江斌父子重逢之后,方宇没有停留便告辞了,一回到小院便让老马去柳府,让舅舅帮忙查一查这个江斌,包括他在临州城的事,以及离开这里之后都在哪里,干了些什么?

    “妈的,不知不觉感觉被别人算计了。”方宇小声嘀咕道。

    老马自从方宇交代完事情之后,便离开了小院,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到了小院,得知方宇出去还没回来,老马便径直去了茶楼。

    果不其然,方宇今天放课之后有些心不在焉的,刚好庞璆邀请方宇出去逛逛,方宇也没拒绝,可逛着逛着又逛到茶楼这里来了,两人便进来喝了壶茶水。

    今天已经五月初十,还有三天茶楼便要重新开张,所以,从今天起,茶楼便开始关门,好好准备三天后的开业典礼,所以此时的茶楼里面并没有客人。

    两人还是到了二楼老地方,三良拿来了一壶茶后,很有眼力地离开了。

    庞璆兴致勃勃地看着茶楼众人忙上忙下的样子,说道:“听说三天后开业?”

    方宇也没隐瞒,说道:“是啊。”

    “我的建议你考虑了吗?”庞璆问道。

    方宇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姐不是已经放弃了吗?你为什么还要参与?”

    庞璆耸了耸肩说道:“我家里的意思,不过我其实也挺闲的,而且跟你玩儿也比较有意思,所以这个差事在我看来还不错。”

    “切~~,”方宇对这个答案嗤之以鼻。

    庞璆压低了声音说道:“而且我姐也不是放弃了茶楼,只不过是对你有些意见。”

    方宇一愣,说道:“我好像没惹她吧?”

    庞璆两手一摊,说道:“你都不知道,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方宇无语了,对于这个大小姐,方宇确实有些搞不清她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见面这么多次,每次都是她先找事,到最后反倒是自己的不是。

    唉,麻烦。

    看着方宇的表情,庞璆倒是不意外,老实讲,庞璆比方宇懂女人,庞忻悦心里对方宇肯定是比较上心的,虽然这种上心并不一定是喜欢,但这却是喜欢的前提,但很明显,方宇对庞忻悦并不怎么上心,所以两个人对互相的定位不同,自然会有矛盾。

    说心里话,虽然庞璆总是开玩笑让方宇当姐夫,但出于亲情,他心里其实并不赞同两人的事,庞璆自从经常在二姐嘴里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偷偷查过方宇,虽然查到的东西与一般的富家少爷无二,但庞璆总觉得方宇和临州城里的少爷并不一样,这种感觉在见过方宇之后更加强烈,也更加明显,就像是雏鹰与山雀,两者虽然可能出现在一个地方,却不可能翱翔在同一个高空,若是庞忻悦跟了方宇,不一定是好事。

    不过这些庞璆也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跟别人吐露过什么,哪怕是自己的父亲也没有,因为这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但对于他们这种做决定的人来说,千万不要忽视直觉,因为很多时候这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两人接下来都很默契地聊着最近学堂发生的趣事,少了纠纷自然也就多了和谐,一壶茶也喝得很快。

    喝完茶庞璆就告辞了,方宇却没有离开,此时的他还在想着庞璆的建议,方宇知道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也是自己最开始就希望的,可卓阳王家加进来之后,庞忻悦的表现让方宇迟疑了,不是所有人面对王家都有方宇这样的底气的。

    就在方宇沉思的时候,一道略微有些熟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见过方少爷。”

    方宇抬头看去,来人竟是老掌柜的儿子,江斌。

    他怎么来了?

    “有事?”方宇没有起身,而是直接问道。

    “有一些。”江斌说道。

    “那坐吧。”

    江斌没有客气,在方宇的对面坐下。

    这是方宇第一次有机会可以面对面看看这位才子,不吹不擂,如果临州城这几十年的才子排个序,那这位江斌估计不是榜眼也得是探花。

    对面的江斌正襟危坐,身上白色的儒衫颜色有些发黄,却十分干净平整,袖口有些破损,衣角也有缝补的迹象,应该是穿了许多年了,按照江斌的能力应该不至于买不起衣服,可能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吧。

    方宇打破了沉默,说道:“既然有事,那便直说吧。”

    江斌站起身来,深深一躬,看的方宇一愣,问道:“这什么意思?”

    江斌起身后说道:“多日前,方公子路见不平,使我父亲免于灾祸,这份恩情,江斌铭记。”

    方宇这才回过神来,其实若是江斌不提,方宇只怕自己都忘了,此刻被人提起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说道:“不必如此,不过举手之劳。”

    江斌摇摇头,说道:“君之鸿羽,我之重仪,方公子施恩不图报是公子贤举,知恩不思报便是斌的失礼。”

    听到这儿方宇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你愿意报就报吧,于是说道:“还有别的事吗?”

    江斌没有坐下,而是再鞠一躬,说道:“答谢恩情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表达歉意。”

    “表达歉意?”

    “六年前,为从临州城脱身,我不得已献计与魏家大公子魏承豹,借着大玥边军大胜,临时举办诗会,以此在临州城扬名。”江斌说道。

    表面不动声色的方宇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六年前的那场诗会,整件事情,从诗会理由到封锁消息,再到诗会上的安排,若不是方宇脑中还残留着过去的记忆,这一切若不是碰上了猪队友,只怕柳家大少爷早就已经坐实了草包的名头,柳家自然也会颜面扫地,,当时的方宇以为这是魏家人的主意,想不到竟然是这个年轻人,不,六年前,当时的江斌只有十二岁,还只能算是个少年。

    这才叫牛人啊?方宇不由得感慨道:“想不到竟然是你的主意。”

    “当初,斌年少无知,误以为只要有才便能够和魏家大少爷做朋友,谁知魏承豹以茶楼为饵,斌一时不察,便遭陷害,无奈之下,斌只得以此计周旋,最终获得一线生机,却连累老父无端在此受累。”江斌叹息一声说道。

    看来这里面另有隐情啊,方宇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来。

    江斌似乎看出了方宇的好奇,于是说道:“斌自幼家贫,幸得老师教导,这才侥幸在得中秀才,后同窗贺喜,设宴于醉云楼,宴会之上,魏承豹提议以诗文作比,为宴会助兴。”

    方宇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吐槽道:“你们怎么就这么喜欢吃吃喝喝的呢?”随即,方宇又自言自语道:“也难怪,这时候的娱乐方式也就这么多了。”

    江斌没有理会方宇有些奇怪的话,接着说道:“斌还算有些诗才,略胜一筹,宴后,魏承豹与几位同窗一同来到了斌当年住的地方,魏承豹看着破旧的院落,感叹‘这样的地方怎么配得上大玥第一天才之名?’。”说话间,江斌面无表情,可方宇却觉得江斌在说这句话时,语气有些不对。

    看来这位大玥最年轻的秀才并没有彻底放下这件事啊。

    江斌可能也意识到这点,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年少总是轻狂,受不得挫折也受不得夸奖,几句恭维便让斌头昏脑涨。”说出这句话的江斌仿佛松了口气,接下来的话语气自然而流畅。

    当年,魏承豹在宴会后,以明珠蒙尘为由,邀请江斌到自己家中居住,江斌虽穷,却不愿寄人篱下,于是魏承豹提议,江斌指导魏承豹的课业,魏承豹给予报酬,江斌答应了,殊不知已经掉入了魏承豹的圈套之中。

    之后的一个月中,魏承豹对江斌礼遇有加,如师如兄,江斌大受感动,而后,魏承豹邀请江斌在这茶楼之后饮茶,言谈之间魏承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此,魏承豹解释,魏家老太爷对自己这段时间的上进非常高兴,所以分给魏承豹几间店铺用于练手,魏承豹大手一挥,便提出将这间茶楼送给江斌,也算是对江斌这些日子的感谢,江斌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

    这礼也太大了。

    江斌不想接受,可魏承豹却以这段时间的‘兄弟情义’为由坚持要给,几番推辞后,脸还薄的江斌只有收下茶楼,看着手中的茶楼地契,江斌大受感动,却没想到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茶楼虽然说不上日进斗金,却也收入不少,江斌很是高兴,还将尚在村里的老父接来,可十几天后,官府来收税,做生意交税天经地义,江斌也没当回事,可谁知这一查税竟发现茶楼已经拖欠税款五年之久,足足有五百两银子,江斌哪里拿得出这笔钱,只好无奈找到魏承豹,魏承豹没有推脱,当场便将欠款拿了出来,江斌彻底信任了魏承豹,所以当魏承豹说为了给家里一个解释需要江斌签一个收据证明这钱是茶楼所欠的税款,江斌毫不犹豫就签了。也就是这一天,江斌的噩梦也就随之开始了。

    这之后,魏承豹像变了个人,对江斌开始不假辞色,甚至还要江斌为自己作诗,一次两次之后,江斌开始拒绝,可魏承豹却拿出了之前的签字,不知道为何竟变成了欠据,而且数额竟然变成了一千两银子,就算是把茶楼卖了也不够,这下子江斌终于明白了,自己这是中了魏承豹的圈套。

    以情谊为饵,以茶楼为钩,江斌咬钩的时候,就已经在人家的手中了,不得不说,十二岁的江斌,哪里见过这种圈套,败得不冤。

    魏家是大户,江家只有江斌和老掌柜,论势力,比不过,论证据,现在欠据在魏承豹手中,魏承豹扬言,若是江斌不从,魏承豹便会凭着借据对簿公堂,按照大玥律例,江斌会被革除秀才功名,永不录用,且会被判到魏家为奴,到了那一步,江斌没有功名,只会更加被动,所以江斌只能低头。

    而后的几天里江斌好像认命了似的,在魏承豹面前勤勤恳恳,魏承豹心中的戒心也逐渐放了下来,之后更是几次给魏承豹挣回了脸面,魏承豹以为十二岁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情害怕也是正常的,于是逐渐开始信任江斌,让江斌接触一些自己的圈子,这下子便给了江斌可乘之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江斌了解到魏家想乘上王家崛起的东风,但王家对魏家的势力还不够信任,于是便给魏承豹提出了醉云楼的计划,却在计划中留下了一个小的纰漏,那就是没有告诉魏承豹如何瞒住柳家,一旦柳家知道这件事,一定不会出场,那这个计划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为了让魏承豹彻底入局,江斌让魏承豹看到了计划的可行性,而后建议魏承豹先去联系王家,这样一来事成之后的功劳便是自己的,若是先告诉家里,魏承豹便只有个出谋划策的功劳,两者之间可谓天差地别,而魏承豹相信江斌完全处在自己的掌握中,不可能背叛自己,便自作主张联系王家。

    等到魏承豹禀告家里的时候,家里有见识的老人却一针见血,指出万一柳家完全可以不出席,这样的理由甚至都不需要过多思考,而一旦柳家不出席,那魏家就是百忙一场,白白让外人看笑话。

    魏承豹骑虎难下,只能回头找江斌,这时江斌提出以借据对换,魏承豹无奈之下只得将借据交还给江斌。

    但要回借据只是江斌的第一步,从第一次看到收据变成借据那刻起,江斌就明白,这借据魏承豹只怕想有就有,单拿到借据远远不足以让江斌摆脱魏承豹,于是,在这个计划里,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利用魏承豹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担任与王家联络的职责,因此江斌顺利与王家搭上了线,并且入了王家大小姐的眼,后来江斌离开临州便是前往卓阳投靠了王家。

    宴会之上,虽然因为方宇魏家没能实现最完美的想法,但也因为江斌,王家还是与魏家达成了合作意向,条件就是魏家不再对江斌动手,魏家的长辈们欣然同意,最后江斌还对魏承豹说道:“魏少爷,那一万两可千万别想着赖掉,若是让人知道魏家不守约,那莫说王家,恐怕没什么家族愿与魏家合作了。”这也是为何魏家那一万两轻轻松松便拿了出来的原因之一。

    一场宴会,柳家得名得利,王家得人得势,魏家失利却得势,只有魏承豹,宴会上丢了人,江斌脱离掌控,还失去了魏家长辈的信重,一败涂地。

    听完这一切的方宇如同听了一场大戏,不由得小声赞叹道:“这要是写成戏本,应该也会大卖吧?”

    江斌说完这一切后则是淡定地喝了口茶,说道:“世间所有的计谋,都是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哪怕是对手,也是认定了你会按照错误的路线行走,才给了我们胜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