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寇侠魔传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备战备荒的林妹妹

    十二月初九,肖剑文宴请全村人,在肖家祠堂进餐。

    其实,这次宴会是为了肖村备战。

    老村长一大早就来到了肖剑文家,与林平娟商量村里的事情,并且要求林平娟担任村长,林平娟一再推诿,坚辞不受,肖剑文一家也意见统一,都认为老村长继续为肖家村的领头人,让林平娟协助老村长的工作。

    最后,林平娟就任副村长一职。

    国难当头,事不宜迟,在宴会上召开全村会议。

    会上,林平娟分析了当前中日交战的态势,并且说;“从一九三一年到现在,中国和日本已经打了八年了,说心里话,我的心里一直在流血,我爱中国,也爱日本,都是我的祖国,我不希望中日继续开战,......”

    说到这,林平娟竟然哭出声来。

    众人也深感林平娟的复杂心里,陪着她流下了泪水。

    “我没有能力阻止这场战争,但是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对我们村民的伤害”林平娟停止哭泣,掷地有声的说:“我估计如果战争继续扩大化,我们村肯定会遭到冲击,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肖家村的地下,有矿石稀土,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相信日本军方甚至其他参与国,都会对我们村的稀土虎视眈眈,......现在我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做了一套我们村避战和备战的方案,请大家一起商量着办,”

    林平娟果然不愧是受过特种培训的特高课军人,她分析透彻,不拖泥带水,并且简明扼要的布置着避战备战的策略......在场的村民无不折服于她的指挥能力......她的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在离肖家村十里左右的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叫“花肠转”的地方,那里道路崎岖,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特别是那里的水清澈透亮,是避难的好地方,在那里挖十几个山洞,每个山洞可容纳五十个人左右,并且洞与洞之间有明道和暗道相连接,既可以防空,防袭击,又可以相互策应自卫,从现在起每家每户全部人员投入这避难所的建设。一旦有风吹草动,全村人立即离开现在的村庄,转移至“花肠转”并且这个工程必须尽快完成,越快越好,当然这个工程量也不算很大,主要依赖天然条件,只要挖出洞和修建一些生活必备硬件

    第二:大家出钱出力,火速购买一些简单的武器弹药,以备不时之需,并且所有的四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男男女女都得尽快学会简单的操作......

    第三:年轻男女,都自发组织习武互教会,懂武术的做师傅,其他的都是徒弟,能学多少是多少。

    第四:火速购买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屯于避难所。

    第五:派出探哨,打听外面的战争情况,随时传回村里,并且暗哨还要监视肖家村周围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现不正常的人立即报告村里人处理,防止避难所地址的泄密。

    第六:老弱病残,待避难所修好以后,立即先搬去熟悉环境。

    第七:林平娟继续保持与日本军方的联系,得到第一手消息,以确保肖家村人的安全,并保全肖家村的稀土不外流失。

    第八:尽快想办法与当地政府或者爱国组织取得联系,一起保护国家资源......

    ......,......

    在详细分工之后,大家又提出了不少的问题一起讨论,得出统一的结果后,散会。

    于是大家分头准备.......肖家村顿时热闹起来了......林平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肖剑文暗自赞赏自己老婆的果断和精明,也加入在这备战的行列,努力的工作着。

    肖家村人,每天起早贪黑,奋力备战。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在林平娟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五百多人一起出动,不出十天,就把建设避难所的任务完成得完美无缺......又经过几天的准备,村民们把备战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运到了“花肠转”,把年老体弱者送过去,熟悉生活环境。

    一切准备就绪,林平娟也长长的嘘了一口气,准备着训练村民的防御能力。

    肖剑文也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着,他担当起武术教练,从早到晚,悉心教导着肖家村青年男女的武术动作,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不按道路教学,只是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攻防杀招尽力相授,很快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颇具战斗力。

    不知不觉又到了春节期,村民也熟悉了避难所了,于是大家回村里准备过年。

    ,湖南周边的省差不多都在战争沉浮,全国人民在奋起抗日,好消息和坏消息不停的传到肖家村,老年人柱杖叹息,年轻人则跃跃欲试,想着杀敌立功。

    十二月二十六日,离春节只有三天了,一匹快马直冲肖家村,一个道士模样的人跳下马就打呼要见肖剑文,肖家村的暗哨立即把他带到肖剑文跟前,只见肖剑文和那个道长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来人是武当山肖剑文的师兄李波,也是当时去十堰参与比武的得力干将,他在两次锄奸除恶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几个月不见,两个人自然是亲热无比。

    李波急急忙忙拿出清正道长的亲笔信,交给肖剑文,肖剑文则立即安排人做一碗上好的面条送到李波手里,李波也是饿得不行了,他大口大口吃着面条。

    肖剑文打开书信,熟悉的笔迹映入眼中:

    剑文:

    见信如面,日寇侵华,日显猖獗,国家危难,武汉告急,现日寇有入侵湖南迹象,你处情况如何?

    如你家乡暂未遭日祸,则尽快回武当,共议保卫武当重事,急盼,切切。

    清正书于十二月十九

    肖剑文想起,自己几个月前回家之时,清正道长的吩咐,如果没有急事,肖剑文须急回武当山,可是因为家事接二连三,现在的肖村又急于备战,估计不可能能按期回武当,如今道长急召,当然义不容辞。

    他急忙叫回正在教习武术的林平娟,并且给她看了清正道长的来信。

    林平娟深明大义,说:“夫君得做一个守信之人,尽快回武当......,现在湖南尚未卷入战争,家里一切有我,放心就是......”

    “但是,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特别是年轻人的战场合击技术,正在关键时期,怎么办?”肖剑文不无担心的问

    “师弟”李波说话了:“看你们这里的情形,也正在备战,要么我先回武当,把这里的情况告知道长,你完事之后,速回武当复命......”

    “好!师兄住一两天,你马不停蹄,太累,再说我有信请你带给清正道长......”

    “师兄在我们肖村过完春节再回去吧。”林平娟热情挽留。

    于是,安排李波休息去了

    入夜时分,肖剑文提笔展纸:

    清正爷爷台鉴:

    武当一别,匆匆数月,想念之情,与日俱增。念同门长辈及师兄弟之谊,每每夜不能寐,晨坐思之,不觉泪下!

    现狼烟四起,国家蒙难,民不聊生。抗日之士,奋起杀敌,我辈岂可等闲视之,蒙您教诲,此心报国,不敢稍殆。

    现湖南亦已告急,我村更是首当其中,因我地特殊,地含稀矿,日寇及其列强虎视眈眈,欲夺我国宝,我等虽力弱无能,岂能视而不见乎?故联合村民备战以待,早已众志成城,森严壁垒,保家卫国,虽赴死而不惧也。

    留李波师兄,小住几日,助我习练村民联手合击之法,带此信先回武当,徒孙剑文再逗留几日,待安排妥帖,即返武当,共图抗日之计。

    其他事务,面议!

    徒孙肖剑文敬上

    十二月二十六

    肖剑文把信件装入信封,一回头,看见林平娟站在自己身后,他两相对无语,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肖剑文含情脉脉的说:“婆娘,我们睡觉吧......”然后抱着林平娟往床上走去。

    林平娟她在肖剑文的臂弯里,望着肖剑文,眼里充满了不舍的泪水,自从订婚以后,两个人忙于村事,很少卿卿我我,今日知道自己的丈夫要远走他乡,她怎么舍得啊?新婚燕尔,加上形势严峻,让自己的丈夫去出生入死,林平娟的心即将碎了。

    想着想着,林平娟哭出声了......

    肖剑文也是愁肠百结,他的婆娘为了这个村、这个家、为了肖剑文已经是豁出了一切啊。

    但是,国难当头,堂堂七尺男儿,当以国事为重,没有国,哪有家啊?

    他轻轻地吻着林平娟的眼睛,吸吮着略带咸味的泪水......他慢慢开始要脱掉婆娘的衣裤。

    林平娟却一反常态,挡住了肖剑文的手。

    肖剑文一脸疑惑,望着自己的婆娘......

    “轻一点,知道吗?”林平娟往着丈夫说

    “为什么呀?老婆、堂客、婆娘????你如此骁勇善战,怎么就怕暴风骤雨了呀???”

    “你个大笨蛋......”林平娟护着肚子滚到一旁,红着脸,接着说“笨蛋,蠢猪,笨蛋.......不理你了......”

    肖剑文突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高兴得大喊大叫:“哇塞,婆娘、婆娘、婆娘,我要做爸爸了啊.......”

    肖剑文已经忘乎所以了,他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赤脚跳到了地上大喊:“老天爷啊,谢谢您啦,我肖剑文要做爸爸了啊,谢谢菩萨啊......”

    喊声惊动了肖剑文父母,他们不知道肖剑文叫喊什么,立即起床过来看看,弄清事情的原委后,肖剑文爸爸二话没说,急急忙忙去焚香秉烛,拜祭菩萨。

    肖剑文妈妈则抱着已经睡在床上的儿媳妇,亲了又亲,泪水哗哗的落了一脸。

    肖剑文妈妈抱着儿媳妇不肯松手,说:“明天起,你不可以动了,你就好好地休息,一切事情都有妈妈来做,乖女儿,听妈妈的话啊......”说着说着又哭了。

    林平娟也激动得泪流满面,她为自己选择了肖剑文和他们一家而感到无限的幸福。

    良久,肖剑文妈妈才不情愿的准备回房间,刚走两步,又回过头来狠狠指着肖剑文的鼻子说:“你如果胆敢要我的女儿做事,看老娘不揍你个生活不能自理!明天起,你得老老实实的听从平娟的使唤,如果出现差池,小心我和你爸爸揍你......”

    林平娟听了,本来已经泪水满脸的她,现在已经泣不成声了。

    肖剑文更是唯唯诺诺,扶着妈妈离开房间。

    天刚亮,肖剑文的母亲就做好了两类早餐:一只炖母鸡,是专门给儿媳妇林平娟的,几个大包子,还有蛋汤是他们几个人的,她把早餐放在桌子上,等着儿媳妇起床吃早餐,看看林平娟没有起床,又把炖鸡放在灶上热着,生怕儿媳妇起床后炖鸡汤凉了......

    不一会,李波起床了,肖剑文叫起了婆娘,又给李波介绍说:“昨天忙,没有介绍你们认识,这是我武当师兄李波,这是我婆娘林平娟”

    李波和林平娟相互打着招呼,林平娟见有一只炖全鸡,连忙舀给大家吃,不料婆婆却说;“娟儿,这是妈妈特意炖给你的呀......”

    就连肖剑文也不好意思起来,因为有远方的客人在家,怎么好意思说是林平娟一个人的早餐啊?

    林平娟深知妈妈的意思,感动得几乎落泪,但是她机智的说:“妈妈呀,我要你炖鸡,就是招待这剑文的客人的啊。”

    妈妈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说:“原来如此,哦,哦,那你给客人装鸡汤呀......”

    于是,林平娟给大家舀汤、拿包子......大家一起快快乐乐的进早餐。

    “师兄,我已经写好了回信给老道长,说好了请你在我们村住几天,帮帮我训练村民的合击技巧......”接着他把写给老道长的信简单的说给李波听了。

    李波深知肖家村的形式不会乐观,就答应了肖剑文的请求。

    吃罢早餐,肖剑文、林平娟、李波三人来到肖家村祠堂大院,这里已经人声鼎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这里,他们等着肖剑文等人来教习武术。

    这一次由李波给上课了:

    “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不多讲排场,就我在武当山听闻的日本鬼子的招数说一下他们在战场上的套路......日本人的军人单独作战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射击技术和拼刺刀,都有他们的长处,特别是群体拼刺刀的时候,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或者三个一组,或者五个人一组,最多七个人一组,形成战斗小组,这样一来,在拼刺刀的时候会形成巨大的组合力。比方说,当三个人组合时,会相互照应,由其中一个打掩护,两个人则搏杀他们的目标。这样子就大大减少了自己的伤亡......下面,我们就开始演练三人组合的阵势......”

    于是由肖剑文、林平娟、李波组成一个三人团,开始练习刺杀技巧。

    村民则选出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齐进攻他们,他们一边示范一边动作,不到片刻功夫,就把围住他们的十几个年轻人打得人仰马翻,于是大家领略到了合击的威力。兴高采烈地练习着这团队技击术。

    李波看到村民如此吃苦耐劳的学习着,心里大为感动,想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何愁日本不败啊。他站在祠堂台子上说:“这合击之法,主要体现团队精神,相互策应,相互照顾,不怕牺牲自己,就可以发挥无穷的威力......”

    村民们、小伙子们、还有年轻的姑娘们都点头称是。

    最后肖剑文提议由林平娟和李波对阵一战,一边对打,一边解释拳理。

    “你就不怕我伤了弟妹吗?”李波不敢应战

    “尽管拿出你的看家本领。”肖剑文答道

    肖剑文退到一旁,看着台上的二人。

    李波站在台上,看着林平娟柔弱的身子,不太相信她的实力,他等着林平娟的进攻。

    林平娟慢慢悠悠的朝李波走过来,不见她怎么起势,手随随便便挥出,却在中途突然疾快无比,一招双龙戏珠,右手中食指奇快的射向李波的双眼,李波一惊,连忙撤步后退,用手隔挡林平娟的右手。

    谁知林平娟刚刚只是虚招,她飞起一脚击到李波的膝盖骨,李波只觉得痛彻心扉。

    林平娟得势,接着一个扫堂腿,把李波扫翻在地。

    台下一片啧啧声。

    肖剑文大喊“停------”并且解释道:“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作用,大家看清楚了吗?当对手麻痹大意的时候,要突出奇招,让对方防不胜防,你自己就可以取胜......”

    台下的青年男女,一齐点头称是。

    “接下来,再看......”

    这一次李波再也不敢大意,他知道这个弟妹绝非一般武林人士,所以他疑神戒备,蓄势待发。

    一男一女在台上打得难解难分,有时一触即分,有时快如闪电,有时以静制动。

    忙坏了一边讲解的肖剑文,他把其中的一些精妙处分析得头头是道,让这些“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要害处。

    终于,林平娟有些气喘吁吁,蹲下身子似乎已经精疲力尽,李波不忍心再斗,连忙近前去观看,不料林平娟突然袭击,一招排山倒海,双掌齐出,李波防不胜防,又被打倒在地.......并且艰难的站起来.......笑着抱拳说“弟妹果然好功夫,领教了.........”说罢收势而立。

    “兄弟姐妹们,你们看到了吧?”肖剑文大声说“其实,我婆娘的功夫,比不上我师兄,但是她能够临危不乱,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奇袭对方,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你们今后可能会遇见强大的敌人,但是只要你们处事不惊,临危不惧,就可以反败为胜,记住,在实战的时候,无畏就是胜利之根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首先装得一无是处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懂得出奇制胜,一招致胜的道理,下面你们自己练习吧......”

    台下顿时热闹起来,有些年轻人甚至模仿刚才的对招,练习起来。

    李波也被这个村子的人感动了,他执手相教,悉心细致......村民们有感于他的友好,也纷纷讨教于他,敬称他为“李师傅.......”

    一旁的肖剑文、林平娟也不闲着,传授着他们各自的武功心得。

    接连两天,三个年轻师傅,教着百多个徒弟,肖家祠堂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