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的游戏
繁体版

第六章 第五个小时

    汪寒山没有急于进入电脑察看U盘,而是打开微信,看浩浩帮他整理的友友们的献计献策,这可是花了五百元换来的资讯,相比白捡的盘,更让他上心。

    浩浩总结出来的花钱行业有:

    第一个是检测业,

    他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虽是好项目,但至少他的人脉中,没有任何进入这个行当的渠道入口。

    再説救死扶伤应该是社会福利行业,不能算投资赢利行业,如果写成花钱盈利的项目,肯定通不过。

    商人的良知,专家的素养,医者的操守。

    给块石头垫着他都够不着的事,昧着良心赚钱的事,他不多想。

    一点鼠标,划了这个行当。

    第二个是培养主播。

    他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也算是一个热门的行业。

    友友们给出的理由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就是主流媒体,如今它占着舆论的C位,也是主播的时代,旅游类、带货类、艺术类,哪个类别都是新人辈出,百万年薪招主播的广告并不罕见,

    但要是能做出彩的主播,必须还是要有文化内涵,因此与正规的院校合作,打造新时代的主播系,想必火爆,这笔钱够在大学或职业院校里设立一个专业了,有文凭的哪种。

    他想到了母校,但是办系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谈下来的,师资力量,教辅材料,哪一项都不是一个月内能搞明白的,他眼里出现了播音系姐姐妹妹们昔日的风采,看来跟他们抢饭碗的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到了,不是时代变得快,是要跟上变得快的时代。

    汪寒山把这条也划了。

    第三条是投资旅游,理由是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消费会到来。

    但没有描述或提供具体的执行对象,哪怕写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村庄,或具体到一座老房子,可惜友友们都是挥斥方遒的指挥家,像他这种一分钱一分钱地从预算中抠出来的执行者,明白亿元游戏规则的人,不多了。

    他在年前撇过一眼小红书对这一行的预测,今年的游客更多选择在家的周边游,吃饭也选择有特色的小饭馆,总之就是精打细算,前些年那股子仗剑走天涯的豪气,都被经济的现实,逼到了只在家门口游,现在行走的公里数和钱袋里的存款成正比。

    无执行对象就无法描述项目的所有要素,报告也无从下笔,这基本是一个废题。他很想挽回,但时间不等人。

    他感谢了群友,回复他的人寥寥,可能都在回家的地铁中,被挤成一道闪电而无法回信息。

    他起身开灯,感觉到肚子又饿了,把带回来的快餐拿出来对付。

    他突然想到打开了的胡同事的U盘,还没空看看里面是什么内容。

    屏幕上只有一个文件夹,像极了一座只有一扇窗户的白楼,那扇窗户的文件名写着《双城之战》,好象是一部动画片,他在坐地铁时撇见邻座的小孩捧着手机在看,他也跟着撩过几眼。

    脑中浮现出胡同事的形象,与这类高中生追的动画片气质一致,拿捏得十分合拍,仿佛是为他们量身订制作品。所以他起这样的文件名并不乖张。

    进入文件夹,里面并不是视频文件,而是近二十个图表文件。

    文件名统一以X打头,后面是编码,从0020到0040,总共有20个图表文件。

    他好奇地点开0020号,发现排版眼熟,倒回第一行看文件标题,正是原公司的CBD房源列表。

    汪寒山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公司的后台房源各项数据,只能在一台专门的不联网电脑上查看,也不能下载,否则立刻就会被发现,胡同事是怎么做到的?

    他又顺着数字往下翻,又是另一个大区的房源数据,最后一个图表内,是全部房源客户的资料。

    胡同学相当于把公司的全国资料都下载在这个盘里,难道他是别的公司派来的卧底?那为何又不带走这个盘呢?

    事实上胡春明发现这个盘不在时,又重新下载了一个盘。

    当时他见有人来了,慌忙之中放入了第二个抽屉里,然后又被叫去开会,回到座位上发现抽屉里的盘不见了,也不敢声张,相信也没人能解开他设的密码,所以也就放下了心。

    其实是他一开抽屉,盘被顶到了里边,掉到了桌子的抽屉缝里,小仙女帮助汪寒山收拾时仔细地查找,发现了这个盘后以为是汪寒山的,阴差阳错,这个盘被装到他的包中。

    公司电脑设置了权限,作为菜鸟的汪寒山,看到的资料非常有限,基本就是自己片区和附近一、二个片区的资料,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家公司的全部资料,相当于原来在地下室,一下子升到了CBD中国樽的顶层,视野开阔,野心瞬间也被打开了。

    他想像自己站在一个庞大的商业版图上,俯视各个地区的产业进展,用鹰的视角俯瞰,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成就感,难怪做到片区经理的小仙女,总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优越感,她所能看到的权限远远大于汪寒山,但这也只是看到了公司商业版图冰山的一角。

    信息不对称,造成很多的人视角狭隘,因此也看不到商业的高光点和未来走势,而在这些图表中,不仅有新房源,二手房源,将改造的房源,还有未来各个区域将要建设的不同功能区的标注。

    它象是解剖了一具人体,这座千年古都的心脏部分,供血、输氧、吸纳、输出、周边打通等等,无一不在图表冰冷的数据中复活,而汪寒山的专业,就是分析数据。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堆堆数据,而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是三维数据,它们立起来,膨胀起来,活起来。数字里的权重,数字里的秘密,数字里的节奏,一厘米一厘米地长出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为何不用现成的资料里,整理出他所需要的资料呢?汪寒山突然有了这种想法。

    他开始仔细地一张图一张图地查看,突然他发现了问题:

    如果説三个月前胡同事就离开了的话,就不应该有后来新上的房源项目,而现在,这张图表中的房源更新到今天,即他看到的是实时更新的图表,这怎么可能?

    汪寒山打开客户资源表细看,果然表上所有的都是今天的数据。

    一般数据更新是在下午4点截至,而表上的数据正标明了是这个时间点。

    难道图表会自动联网?

    公司电脑后台只是局域网,肯定不可能与外网接触,而且专用的电脑也没有联连网线,所以胡同事才会用U盘考资料。

    现在,问题的复杂性,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那么一点点仅有的IT知识。

    他就是进朋友圈问,都不知道如何描述。

    只能説见了鬼了,一个文档自动地联到了公司的局域网上了。

    可能的结果就是发现后,公司的网络维护人员被开除,胡同事肯定也会被追究,因为盘上下载的时间正是在他的工作任期内,而他们一进公司就签过保密协议,虽然离开了,但仍然会被追究。

    想到这层,汪寒山马上把文件夹复制一份,放到电脑的C盘里,起了个今天日期的文件名称,然后把盘退出,仍放到手机盒里。

    这个他看着眼熟的手机盒,他想起来是小仙女的。

    他把手机盒放进办公桌的抽屉里,即使一年后业主回来,他也不会再把它带走,反正也不会有人会打开密码,只要他不承认是自己带回来的物件,最多业主会把它给扔了。

    想到这层,汪寒山心中稍稍安定下来,拿杯子接了点水,开始想着如何定方案,现在还剩下19个小时,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把心思重新收回,从业主的茶水台里,找到一包祁红,倒在杯子里,他需要清醒清醒,这一夜将会非常的难熬。

    他给这份1亿元花费的预算报告起了个文件名:

    新的开始。

    名字俗了点,但表达了他的想法。

    还没打出一行字,又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

    他不想站起来开门,刚才浪费的那几分钟,都让他心疼。

    但敲门声顽强地响起,而且越来声音越大,他怕招来保安大叔更耽误时间,屋里开着灯,透过猫眼应能感觉到屋子里有人。他快步跑到门口,把眼对准猫眼,看到门口站着一个戴着白色的太阳帽,穿着白色文化衫,白色牛仔裤,背着黑色双肩背包的人,来人正是码农胡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