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抄公到文圣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否极泰来乎?

    “姓典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方才我们十堂会议,不是已经确定好,要将《红楼梦》下架吗?”

    “你现在又在演哪一出?怎么还要让全国书斋都替《红楼梦》造势?”

    “典幸冉你个老东西,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个交代,我非得到主家告你一状不可!”

    钟守义虽然不知道发生何事,但揪住尾巴不放手,这是职场本能。

    然而典幸冉没有出现他意料中的反应,反而一脸冷笑,好似看戏一般,看着他表演完,才笑着回应:“嘿嘿嘿,你是该上主家一趟了。”

    “只不过,未必是告状,而是报喜!”

    “喏,反正很快举国皆知,你先好好看看吧!”

    典幸冉将手中那张薄薄书页递过去,钟守义狐疑接过,方才就很好奇这上面记载的内容,究竟有何魔力让典家三人连着疯疯癫癫。

    当他不以为然看了一眼,立马瞠目结舌,将整张书页扯平,又细细来回扫视几遍,几乎每个字逐一看透。

    “这、这是真的?”

    “不一定哦,说不定是假的呢!”

    “那小妮子呢?让她回来,将事情说清楚。”

    “备车去了,要不回头你再仔细问问?”

    两个总修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其他不明事理的主修,尽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堂内沉默了几息,钟守义突然爆喝一声:“快,命人准备马车,挑最快最好的马匹,我要去主家!立刻!马上!”

    “我去!”钟祥礼虽然不知道发生何事,但从刚才一幕幕中,不难看出,真的有天大事情,这才引动两位总修要去各自主家禀报。

    ……

    落日余晖,晚霞满天,高空一群飞鸟掠过,上京城依旧人潮汹涌。

    这般巨大城池,往往入夜后,在灯火照耀下,更显得璀璨炫目。

    “咣!咣!咣!”

    “敬告!明玉公主看赏‘小字元伯’先生佳作《红楼梦》——”

    “锦绣祥凤一幅!”

    “咣!咣!咣!”

    “敬告!礼部尚书典朝夕大人看赏‘小字元伯’先生佳作《红楼梦》——”

    “锦绣祥凤一幅!”

    “咣!咣!咣!”

    “敬告!翰林院掌院大学士钟默山大人看赏‘小字元伯’先生佳作《红楼梦》——”

    “锦绣祥凤一幅!”

    连着三道绣品,在水泄不通的上京城大街唱名、打马、游街,声势浩荡,车马滚滚,鞭炮与锣鼓齐鸣。

    上百人的队伍,十八匹高头大马开道,队伍中间衬托着三幅金光闪闪的锦绣祥凤。

    不久后,元伯草堂院门外,张愚出外迎接,发现这次看赏队伍规格远胜过往,当下也很震惊。

    虽说事先脑海中已然有信息提示,但也只是知道获得绣品,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当发现来人中,竟有典少游典杏仁二人,且处于两位长者身后,端着恭敬之意,张愚更是敏锐捕捉到,这次来人怕是很有分量。

    迎入院中,除了简陋会客堂勉强挤下三幅新的绣品,还堆满大大小小的精美盒子,都是书斋特意送来的贵重礼品。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张愚才将一行人送出,满脸堆笑,口中逢迎道:“今日陋室竟有典总修和钟总修两位贵客大驾光临,实乃蓬荜生辉!”

    “只是家中简陋,又没什么像样招待,惭愧惭愧!”

    “他日,容我请个东道,再好好答谢两位贵客,如何?”

    此次来人中,终点书斋两位总修和十位主修倾巢出动,阵势可见一斑。

    眼下典幸冉与钟守义各自作揖回礼,笑意盈盈应承下来,还热情地邀约张愚拨冗到书斋莅临指导。

    待一众人离去后,只有典少游与典杏仁留下来,张愚也是大呼疲惫。

    “典主修,劳烦说说,今日这是唱的哪一出?怎么也不事先通告一声,我这什么都没准备,岂不徒增笑话!”

    张愚坐在院内石桌上,猛地灌下一口冷茶,心头有无数疑惑。

    “元伯先生,其实我也没想到,他们竟然都跟过来了。”

    “哼,我猜,肯定是一个个见荣誉就上,都想过来沾沾光,日后好炫耀一番!”

    典杏仁不客气地嘟囔一声,满脸嫌弃的表情。

    “哦?看来杏仁知道,要不你来说说?”

    “张、元伯先生,说白了,他们就是看你现今风光,想要高攀罢了。”

    “我风光?怎么个风光了?我不就是个写书的吗?往后还要仰仗书斋赏饭吃呢!”

    说实话,张愚颇为不解,书作被看赏锦绣祥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平日全国各地的书斋作品,隔三差五就有豪客一掷千金,早就司空见惯。

    对于终点书斋中位高权重的一众总修主修,乃至下面办事的编修来说,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君不见,前些日子,《红楼梦》一日之间,来自全国豪勋书客看赏十三幅锦绣祥凤,当时书斋连一个主修都没露面,只是让一个跑腿的主事张罗。

    然而今日只是三幅而已,却动静如此之大,不免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这怪不得张愚费解,他只知道有看赏,然后开门迎客,一直和对方说场面话,到现在都不清楚究竟哪里的书客出手阔绰了!

    潜意识中,他只当是某地爱书的豪横书客随意为之罢了,并未多想。

    “先生,都怪我们,只顾着道喜,却没来得及说清原委!”

    典少游当下还在兴头上,很快打好腹稿接着絮絮叨叨说来。

    “其实,今日说是峰回路转也毫不为过!”

    “本来,上半日钟家那边突然发难,要求召开十堂会议,乃是书斋总修与主修参会讨论。”

    “我当时就深感不妙,因为《红楼梦》正遭受非议,如上次《三国演义》一般,被有心人攻讦,投上牛粪榜首,那位平日埋头案首的郑鸿儒二度发文批判,一切都预示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果不其然,会议一开始,《红楼梦》当即就被定性拿下了。”

    “我也尝试过辩解,奈何人微言轻,还在苦思怎么向先生解释才好。”

    “直到,杏仁风风火火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