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抄公到文圣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陋室装点金光,穷困潦倒退去

    典幸冉扶起典少游,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幸好《红楼梦》成绩上佳,何况杏仁说的也没错。”

    “既如此,我们就咬定说辞,起码旁人挑不出我们的不是。”

    “只是,以我对钟老贼多年来的了解,这厮今日吃瘪,只会怀恨在心,断不可能置之不理。”

    “这样,我们不变应万变,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照书斋规矩办事便可!”

    典少游领悟,作揖离开。

    ……

    热闹喧嚣的上京城大街上,一队长长人马正锣鼓开道,其后跟着十三幅金光灿灿的精美绣品。

    “咣!咣!咣!”

    “敬告!两浙路越州府会稽县书客‘翩翩梁公子’看赏‘小字元伯’先生佳作《红楼梦》——”

    “锦绣祥凤一幅!”

    “咣!咣!咣!”

    “敬告!京西路唐州府比阳县书客‘红楼宝玉’看赏‘小字元伯’先生佳作《红楼梦》——”

    “锦绣祥凤一幅!”

    ……

    连着十三道唱名,来自全国各地豪勋书客的看赏,这恢弘场面,一时引起无数大街游客追逐热议。

    “‘小字元伯’先生?可是之前《三国演义》那位作者?”

    “正是那人!听说大作被儒道学子抵制,已然被终点书斋下架了。”

    “那为何又有豪勋书客看赏?这《红楼梦》又是怎么回事?”

    “阁下孤陋寡闻了!那‘小字元伯’沉寂数月后,索性另起炉灶,写出新作《红楼梦》,更胜那腰斩的《三国演义》!短短两日,已在多地引发追捧。”

    “果真?看来,我等也该去书斋看看,究竟何等佳作,竟一日连得十三幅锦绣祥凤!”

    上京城的唱名打马游街,算是在京城为张愚和《红楼梦》免费兴起一股宣传旋风,鼓舞更多不知情的书客,涌入书斋中一睹风采。

    此时,张愚脑海中早就得到提示信息,连续获得十三个凤毛麟角徽章,让他的书值也陡增1300点,总数达到2449。

    现如今,系统面板中,功法和体质后面的‘+’号都已经凸显出来,表明可以点击升级。

    不过张愚并没有贸然尝试,反正不急于一时,还不如等到夜深人静,修炼完毕处于最佳状态时,再来慢慢研究体会。

    听到院门外传来吵吵嚷嚷的锣鼓喧嚣声,张愚前去开门,便看到小巷中扎满人头,眼前则是连着十三幅绣品排列,等着迎入院内。

    “拜见先生!贺喜先生!”

    “先生一日连得十三幅锦绣祥凤看赏,我等依书斋惯例,已在上京城沿途唱游。”

    “现特意送到先生府上,还望先生恩准!”

    当头者乃是书斋中一个听差的管事,当众持礼作揖,毕恭毕敬向张愚道喜请允,还递上一张厚厚的烫金名帖。

    张愚接过,摊开细看,其中书写的,正是此次看赏绣品的全国十三位豪勋书客名讳,只不过基本上都没有真名,大多是颇有几分俏皮味的佚名。

    “两浙路越州府会稽县书客‘翩翩梁公子’?”

    “之前《三国演义》得到的唯一一幅绣品,也是此人看赏。”

    “说来,这位书客真是出手大方,也是我的铁杆书迷,甚至称得上贵人!”

    张愚看着名帖中第一人,心中有些感慨,对这‘翩翩梁公子’更是多了几分好奇和感激。

    将书斋一行人迎入院中,又对着门外一众跟来的好事者抱拳道谢,这才转身入内。

    那书斋管事见惯场面,事先也得到吩咐,故而手脚麻利,使唤手下人三两下就将绣品挂在堂内墙壁上,顿时将窄小凋敝的会客堂装点得金碧辉煌。

    “恭喜先生!”

    “看来,先生往后可能要发愁,再有绣品看赏,也不知挂在何处。”

    “不如,先生在上京城另觅住处,起码不至于锦绣祥凤挤在一起!”

    书斋管事打趣说道,张愚浅笑回应,随即从怀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赏钱:“区区心意,莫要推辞,请兄弟们喝个粗茶!”

    “先生客气!那在下就厚颜收下,替兄弟们谢过先生赏赐!”

    张愚将人送出,看着他们将小巷中围观者驱赶,元伯草堂慢慢重归平静。

    堂内,立于墙壁十四幅绣品下,昏暗光线折射在祥凤上,隐隐洒下一缕缕光芒,张愚宛若沐浴金光一般。

    此刻,张愚两三月来积压的郁气仿佛一扫而空,之前那扇被轰然关闭的人生大门好像重新打开了,前方不远处就是绚烂精彩的未来。

    当下会心一笑,感觉自己腰板挺直了,底气也足了。

    书值大幅度增长,《红楼梦》前景看涨,钱袋有着落,家中有粮心不慌。

    虽说如今前三十章回只是在终点书斋免费展览,所得收入仰仗书客看赏金线,而且也要与书斋对半分。

    但是总共有十四幅绣品在手,就算真的某日穷困潦倒了,拿来换钱也是不小的收入。

    这一点,让张愚心中很是知足。

    不说别的,光凭珍藏绣品,即便不能大富大贵,但在上京城也有安身立命之本,平日到三娘小酒馆喝个小酒,也是绰绰有余,不用掂量来掂量去,还能尽兴而归。

    一想到这,张愚立马腹中酒虫泛滥,想要去喝一喝醉清风,算是为自己庆祝一下。

    顺便,约一约典少游与典杏仁,把酒亲近酬谢一番!

    ……

    钟守义在书斋钟家五堂中,这几日一张脸阴沉得很,旁人都不敢看他,甚至远远见到他的身影,便立马躲开。

    此时,麾下五堂堂主俱在,六人凑在一起,举行书斋例会,本是像以往那般,互通成绩、解决问题。

    然而,五人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也不敢正眼瞧钟守义。

    “都默不作声,难不成要我向你们汇报?”

    “不敢不敢!回总修,牡丹堂这一旬,在架书籍共有……”

    “停!这些记在纸上的废话就不用多说了,我自会细看。你们倒是给我说说,那本什么狗屁《红楼梦》,这几日情况如何了?”

    五人听到钟守义主动提及,当下都不敢回答,你看我我看你,等着他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