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奇旅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长留宫

    三个小朋友辞别了西王母,跟着青儿前往少昊住处。

    不多时,便见一朱色大门,门上匾额写着“长留宫”三个大字。大门敞开着,四人进门,只见步道两边神木苍翠,瑞霭漫漫。

    走过一段清幽的步道,四人只听得一阵悠扬浑厚的琴音从远处传来。他们经过一座白玉桥,只见旁边有一块空地,空地前面是一片碧玉竹林,几只仙鹤在竹林边悠闲地踱步。空地正中有一个八角琉璃亭子,亭子里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正在抚琴,旁边有一张白玉圆桌,周围几个白玉圆凳,桌子上摆了果品,茶壶和茶杯。

    青儿说了声“这边走”,便往亭子过来,见老者抚琴兴致正浓,不便打扰,便侍立一旁。

    萱萱侧耳倾听,只听得那琴音舒缓平和,空灵悠远,有时缓缓上扬,有时又回旋低吟。萱萱感觉仿佛徜徉在广阔天地之间,飞翔于山川河流之上,她情不自禁地从背包里拿出自己心爱的箫,跟着琴音吹奏起来。清幽的萧声夹入浑厚的琴音之中,更增添了几分韵味,箫声与琴音相互应和着,随心而动,连绵不绝,宛如天籁之音在空中飘荡。

    曲罢,老者捋着胡须笑道:“妙极!箫声清扬是为天,琴音沉静是为地,琴萧合奏与此曲《天地任逍遥》乃绝配也。”

    青儿走上前施礼道:“参见帝君。”说罢转向萱萱,“萱萱,这便是你的外曾祖父少昊帝君。”

    萱萱听得青儿称这位老者为“少昊帝君”,便知他就是自己的外曾祖父了,于是便鞠了一躬,按青儿的称呼打了招呼:“少昊帝君,您好。”

    少昊笑道:“不必如此见外,你该称我为太公才是。”

    萱萱恍然大悟道:“啊,我正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原来是太公。”于是又行礼叫了一声“太公好!”

    “好好好。”少昊捋着胡子点点头。

    萱萱接着说道:“太公,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好朋友若月,她的妈妈在方壶岛上,我们正打算待会儿就一起去归墟。这是我的同学吴谦,他是帮我们一起来找妈妈的。”

    若月和吴谦见过少昊,少昊说:“不必多礼,我已等你们多时了,过来一起坐吧。”

    青儿说她还另有事情,待会儿再来接萱萱就告辞离去。三个小朋友进入亭子一起坐下。

    萱萱说:“太公,我们这次能到神界,多亏了青儿姐姐的引领,说到底还是要谢谢太公您呢。西王母说她之所以派青儿姐姐去陪伴我,是因为她此前曾欠您一个人情。”

    少昊道:“她又欠我甚人情?当年她受黄帝之托来劝我接受西方天帝之职,是我自己自愿接受该职位,并非是看谁的情面。不过,她始终觉得欠亏于我,一直这么说,我也由得她去了。如果真要说是看在谁的情面的话,那也是看在普天下百姓的情面上。”

    “原来黄帝是托西王母劝太公来担任西方天帝一职的。”萱萱心想,“那和天下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少昊见萱萱似懂非懂的样子笑着说:“此乃陈年旧事了。来来来,先来品尝品尝神界的玉液。”说着给三个小朋友各斟了一杯。萱萱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这时,若月开口道:“少昊帝君,我看过一些书籍,各种书籍对于您和黄帝之间关系的记载各有不同,有的书上说您是他的儿子,但也有的书说黄帝是您的儿子。请问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甚是有趣。”少昊捋着胡子哈哈大笑,“人界的记载原来如此。你们猜呢?”

    吴谦抢着回答:“我猜您是他的父亲,因为您看起来要比他年纪大。”

    “你们见过黄帝?”

    “见过啊,在来昆仑山的路上,在草原上见过他。”

    “是的,他属于那块土地。”少昊缓缓说道,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两个少年一前一后地骑马驰骋。他们叫喊着,大笑着,追逐着。跑了一阵,飞驰在前面的少年渐渐地放缓速度让马儿在草地上悠闲自得地徜徉,后面的少年追上来与他并辔而行。他们的脸庞在微风的吹拂下荡漾起意气风发的笑容。

    “挚,等你长大成人,你欲往何处?”追上来的少年问。

    “我欲往东海之滨。你呢,轩辕?”

    “我欲往西边草原。”

    挚听后笑道:“我往东你往西,愿你我皆能有所作为。”

    轩辕听了答道:“愿你我皆能如愿以偿。”

    几年后,挚和轩辕均已长大成人。这一天,他们收拾好行囊去向族长太昊辞行。

    “祖父。”挚向太昊施礼。

    “太昊。”轩辕也施了一礼。

    太昊微微点头,说道:“你们心意已决?”

    “我们心意已决。”挚和轩辕同时回答道。

    轩辕道:“我们已经成人,理应出去闯荡一番,如此才是不负韶华。”

    太昊道:“你们有何愿望?”

    挚想了想,说道:“我愿天下百姓幸福安定。”

    轩辕高声道:“我愿华夏一家,天下一统。”

    太昊叹道:“你们兄弟小小年纪有此等志向,日后必定了得。去吧,愿你们得偿所愿。”

    就这样,挚和轩辕辞别了太昊,踏上了通往他们各自梦想的旅途。

    轩辕来到了西边大草原,因他淳朴谦和,勤勉公正,敢作敢当,不久便建立了他自己的部族。当时的神农已经日渐衰老,部族之间的争端和冲突越来越多,神农已经没有能力解决。于是,轩辕开始训练兵士,运用神力驯服了熊,狮子,老虎,豹子,狼等猛兽,使用武力来平定部族之间的纷争。同时,他又安抚百姓,推广仁义德行,教百姓种植百谷草木,发展农业。因此,轩辕在部族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很多部族都归顺了他。由于他重视土地种植,人们称他“有土德之瑞”,因此人们以土地之黄色,尊称轩辕为“黄帝”。

    挚来到了东方海外的归墟。因他生来就与鸟有着不解之缘,在他诞生的时候,有五彩鸟从天而降,盘旋在他家的上空,所以挚在归墟建立了百鸟之国。百鸟之国的官员都以鸟命名,连国中的各部落也以鸟为名。挚举行即位大典的时候,凤凰都飞来朝贺。挚沿袭了太昊的理念来治理他的国家,使得百鸟之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少昊”。

    黄帝见少昊治国有方,便把他的孙子颛顼送去少昊处学习治国理念。少昊不加推辞,悉心教导。少昊还精通音律,他亲手为颛顼制作了一把五弦琴,教他弹奏。

    就这样,黄帝在西边不断平定纷争,不断有部族臣服或归顺于他,他的领地不断扩大。而在少昊的东方百鸟之国,百姓则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终于,阪泉之战爆发,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大战三次。战争中,炎帝火攻黄帝军队,烧死烧伤兵士无数。黄帝请来了雨师助战,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熄灭了炎帝的烈火,但是却由于降水过多,造成了严重的水灾,淹死了很多百姓,淹没了无数房屋和农田。洪水过后,黄帝率领将士,驱赶着熊,狮子,老虎,豹子,狼等猛兽袭击炎帝军队,炎帝军队望风而逃。猛兽在追击过程中踩伤兵士无数,并且还踩踏和损毁了无以计数的田地和庄稼。后来,炎帝终于臣服并归顺了黄帝。但是这场战争对于百姓而言,却是无尽的灾难,很多平民因此失去亲人,流离失所。

    战后,一切急需重建,黄帝因此派人把孙子颛顼从少昊处接回,让他来协助治理族内事务。

    颛顼回去后,有一天,少昊正在海边楼阁上弹琴,忽然有人来报:“西王母求见。”

    少昊心中疑惑,因为他知道西王母一向居于西边的昆仑山,与他从未有过来往,这次特地前来必有大事,于是,连忙让人请进来。

    双方见面行礼落座后,少昊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王母笑着说道:“你我快比邻而居了,我怎能不来拜访?”

    少昊大惑不解:“比邻而居?”

    王母不说话只是微笑着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少昊。

    少昊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兄长少昊亲启”。少昊拆开书信,上面写着:

    兄长少昊台鉴:

    久不通函,甚为挂念。

    自阪泉之战后,炎帝臣服,诸多部落咸来归顺,我华夏之统一几成矣,我心甚慰。然如今,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人神两界亟需如兄长这般治理有方之人。今我有幸为各方推为天帝,不知兄长可愿担任西方天帝一职,掌管西方一万两千里之土地。

    回想当年,你我立下之愿望,如今皆可成矣。华夏一统,再无战事,百姓自此幸福安定也。

    望兄长能慎重考虑所请之事,恳盼回复。

    弟轩辕谨奉

    少昊看完这封信后沉吟不语。

    王母道:“你意下如何?可愿担任西方天帝一职?”

    少昊道:“我若担任西方天帝一职,只恐百鸟之国无人管理。”

    王母道:“少昊不必担心。你若愿任西方天帝一职,黄帝便修书与太昊,请他老人家来担任东方天帝一职,管理东方一万二千里之土地,当然包括这百鸟之国。”

    少昊道:“我若不允,他将如何?”

    王母道:“我不知。然黄帝统一华夏乃大势所趋,民之所向,我只企盼少昊你能看在老身的面上接受此职。”

    少昊说道:“西王母请先回,容我考虑几日再行回复。”

    王母道:“好,我等你消息。”

    她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道:“若少昊不看在老身的面上,也请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吧。”说完转头走了。

    少昊走到琴桌前坐下,思绪万千。

    “父王!”一个声音打断了他思绪,原来是太子重进来了,“是叔父来信了?”重看到桌案上的信说道。

    “正是,你且看看。”少昊道。

    太子重抽出信笺读起来。读完,他问道:“父王若去西方,这里如何是好?”

    “你叔父说,我若愿任西方天帝一职,他便修书与你曾祖父太昊,请他老人家来担任东方天帝一职,管理东方包括百鸟之国的一万二千里土地。”

    太子重冷笑道:“如此说来,叔父是不想花费一兵一卒,就要把我们的百鸟之国给吞并了。”

    “你看出来了?”

    “如何看不出来?他在信中分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天帝,正在分派人手去管辖四方呢。且不说我们并不知晓他这天帝之位是谁推举的,就是我们知晓,我们却不曾推举他当什么天帝,因此他这天帝与我们无关,他也休想打百鸟之国的主意。”

    “你可知你叔父当年的愿望?”

    “不知。”

    “他的愿望乃是'华夏一家,天下一统'。”

    “这是他的愿望,与我们何干?我们的百鸟之国,可是您一手建立的呀,父王。”

    “我若不答应他去担任西方天帝一职,只怕我们这百鸟之有兵灾之祸。”

    “父王,难道我们怕他吗?我们民富国强,而他们在阪泉之战后已是满目疮痍,不堪一击。”

    少昊沉默不语。

    太子重着急起来说道:“父王,难道您是怕我们的兵士许久不打仗打不过他们吗?”

    少昊摇摇头:“我并非怕他,也不是担心我们的兵士打不过他们,而是一旦双方交战,受苦的可是百姓。”

    “我们的百姓是如此拥戴您,他们一定会支持您对抗他的。”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百姓的意思?”

    太子重一时语塞,顿了顿又愤然道:”我们对叔父是如此地信任,您又是如此地悉心教导他的孙子,到头来他却是这样待我们,这口气难道您咽得下去?”

    “别说了。”少昊重重地拍了一下五弦琴。

    太子重见父亲生气便不再多说什么,撂下一句“我去训练兵士”,扭头便走了。

    少昊坐在琴桌前心潮起伏,太子重最后的那一番话正好戳中了他的痛处,他回想起自己跟黄帝从小到大的情谊,回想起自己对待他的孙子颛顼视如己出地教导他治国之方,教他音乐,教他弹琴,换来的却是黄帝这样的一纸书信。

    少昊细细地端详着这把他亲手制作的琴,他的手触摸着它那光滑的琴面,指尖轻轻地拂过每一根琴弦。他拿起琴缓缓地走到楼阁的栏杆旁,高高的楼阁之下是向东流逝的海水,他一扬手,琴悄无声息的落入大海,随着滚滚波涛流入东方大壑之中。

    连续几日,少昊一直在考虑黄帝信中之事,一直未下决定。一方面,他真的是对自己的百鸟之国恋恋不舍,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挑起可能的战争。

    这一日,他微服出防,只带了一个随从到街市上散心。

    街市上依然是热闹繁华的景象,街道上不时有一小队兵士来往穿梭,比往常多了几分警戒气氛。少昊知道这是太子重在加强军事训练的缘故。

    他来到一个茶楼,进了一间雅室,独自一人喝茶。外面厅堂里有几人正围坐一桌,喝茶聊天。

    只听得一老者说道:“你们有没有听得什么风声?”

    “什么风声?”一粗旷的汉子问。

    “听说可能要用兵。你们不觉得最近军队巡逻加强了?”老者说。

    “和谁用兵?”一书生模样的人问道。

    “听说是和中原的那位黄帝。”

    书生道:“我听闻那位黄帝仁义有德,神力非凡,诸多部族王国咸归顺之,为何要与他用兵?”

    老者道:“据说中原的那位黄帝志在统一华夏,而这华夏当然也包括我百鸟之国。这百鸟之国乃是我王少昊一手建立,岂能轻易就拱手相让。所以极有可能要发生一场战事。只怕战事一起,受难的却是百姓。”

    粗旷汉子道:“我王少昊亦是有德明君,天生王者。想当年你我迁居至此,不就是闻得我王贤德圣明吗?如今此地国泰民安,足见你我当年眼光不错。”

    书生道:“正所谓四海八荒,惟有德者居之,德厚而人皆往矣,又何须用兵?黄帝亦贤明有德,他若用兵,必师出有名,我料之不会起战事也。”

    老者道:“此话所言极是,更何况我听闻那黄帝和我王还是同宗兄弟,本是一家,又何必用兵?”

    书生道:“如此,更是不易起战事矣。”

    粗旷汉子道:“你我皆是小民,君王之事哪是你我可以揣度的。小民所图只是安定自在的日子罢了,你我自然是不希望有什么战事。”

    老者道:“正是,你我所图不过是安定自在的日子,但愿不起战事也。”

    少昊身处雅室之中,这三人的话却是句句入耳。

    “你我所图不过是安定自在的日子。”他喃喃地重复着,许多年前祖父和他的对话又回响在耳边:

    “你们有何愿望?”

    “我愿天下百姓幸福安定。”

    少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