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世界的逆行者
繁体版

第77章 祸乱朝纲

    夏鼎跟着鳌拜连跑数处大营收拢兵权,以纯阳内力为其稳住伤势。

    箭伤不在要害,鳌拜也十分悍勇。

    但毕竟是个快六十岁的老人,恢复力不如年轻人。

    若没有夏鼎用内力为其调理,一天奔波下来起码得是重伤。

    原本京师各处兵力大半归鳌拜节制,少数归天子及其他的权臣掌管。

    此时天子被杀,任何一股力量流失在外都是灾难性的损失。

    因此鳌拜亲自出面,将敌对他派系的将领砍的砍,杀的杀,全换成自己的心腹。

    至于中立派系与末流小官,遣人唤至宫中确认立场。

    夏鼎对鳌拜推心置腹,多有劝诫。

    改朝换代,事务繁多之极。

    如今正是与时间赛跑,抢夺权力、降服百官的关键时刻。

    该杀的,杀!

    可杀可不杀的,杀!

    凡是不跟新皇一条心,或是不能表露忠心的。

    一律要杀。

    美其名曰乱世需用重典。

    鳌拜本就是武将出身,杀伐极重,从他极力整死苏克萨哈便能窥探一二。

    他完全认可夏鼎的理念,将杀戮发挥到极致。

    是夜,鳌拜居住皇宫,夏鼎作陪。

    夏鼎服用‘雪参玉蟾丸’,打坐练气。

    后半夜,鳌拜猛然惊醒,趁月色打量夏鼎神色。

    夏鼎呼吸平稳,似乎已经熟睡。

    鳌拜轻缓起身,光着脚小心翼翼向外走去。

    “皇上要去哪?”

    夏鼎忽然开口说话:“为何不叫微臣一起?”

    鳌拜身子一僵,转过头来笑道:“夏先生辛苦,老夫有些杂务处理,就不劳烦你啦,你好好休息。”

    “先帝刚死,京城必要乱一段时间。”

    夏鼎道:“皇上九五之尊,就别去外面冒险了,万一磕着碰着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鳌拜神情一僵,呵呵一笑:“说得好,那我就不出去。”

    夏鼎不再言语,依旧闭着眼睛修炼。

    鳌拜体恤臣工,数次欲离去给夏鼎独自休息的空间。

    夏鼎忠君爱国,只打坐练气,不死睡,时刻保护鳌拜。

    君臣感情令人感动。

    自康熙被杀那日起,京城就杀的人头滚滚。

    八旗的皇亲贵胄们但凡有敌对或是不配合的一律斩杀,为了杜绝后患要杀就杀全家。

    杀得越多,降得越多。

    满清各家族、六部高官、各营将领纷纷投诚,敬献家财以充国库。

    鳌拜欣然纳之,权势越发稳固。

    期间也有不少人前来袭击刺杀鳌拜,被护卫和夏鼎一一斩杀。

    夏鼎全程贴身保护,不给刺客留下任何机会。

    不知不觉,鳌拜开始倚重夏鼎,不时询问他的意见。

    夏鼎只偶尔出主意,从不主动多问政事。

    每日里就是服药、打坐,完全没有鳌拜以为的‘夺权’行为。

    似乎就是来助鳌拜成就大业,一点别的心思也没有。

    “莫非这人真的是来求荣华富贵?”

    鳌拜寻思道:“他主动来投我,除了撺掇我杀人、保护我的安全外别无行动,难道真的要做我的开国功臣?”

    绝不可能!

    要做开国功臣岂敢拿生死威胁未来的皇帝?

    此人必定有其他的阴谋诡计。

    鳌拜对夏鼎的来意更加揣摩不透,只能暗自留神。

    一方面不动声色的增强身边的护卫,另一方面秘密征召手下各路能人。

    无论夏鼎的目的是什么,他要逃脱夏鼎的钳制。

    为君者当独尊天下,岂能将生死操于他人之手。

    夏鼎的心思没那么复杂,他只是单纯的等待倒计时。

    将鳌拜的性命捏在手心后他就开始专心练功。

    夏鼎将皇宫大内秘藏的天材地宝全部拿来做药膳,跟鳌拜分而食之。

    自己吃他总怕人下毒,拉着鳌拜一起就放心了。

    后来发现皇宫藏有专门炼制好的丹药,似‘雪参玉蟾丸’之类的所在不少。

    只是普通人谁也不敢把这些大补之物服用太多,怕弄个阴阳失调,反吃出病来。

    夏鼎却不一样。

    他体魄本强,内力水平又高,炼化药力的速度极快。

    随着各种珍贵药材服下去,内力修行速度急剧提升。

    夏鼎向鳌拜讨来原著中那极出名的匕首与宝衣,又请鳌拜召集京师名匠取皇宫所藏奇金锻造兵刃。

    要铸一柄长刀,一柄铁弓,二十四支破甲箭。

    鳌拜虽不情愿,但即便不铸这些兵器也斗不过夏鼎,只能下令配合。

    这乡里紧锣密鼓收拢大全,谁知消息很快传出去。

    十天后,探马传讯。

    平西王吴三桂闻听康熙死讯,打着‘为君复仇’的旗号举兵造反。

    鳌拜心神大震,暂且放下对付夏鼎的念头,全力处理吴三桂反叛的事情。

    结果还没等朝廷有所动作,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也随之举起反旗。

    鳌拜杀康熙的事情根本瞒不住这些诸侯王,短短数日间三藩俱反。

    按照原著的时间线,吴三桂他们此时应该还没有做好造反的准备。

    可时机难得。

    鳌拜杀掉康熙,大肆斩杀朝廷大员闹得人心惶惶的机会可不常有。

    哪怕条件还不成熟,吴三桂他们也要抓住这次机会。

    事实跟吴三桂他们预料的一样。

    大清各地官员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心思抵抗吴三桂的大军。

    三藩军队所到之处,降者众多。

    鳌拜忙的焦头烂额,有时向夏鼎询问对策。

    夏鼎只请鳌拜整备军马以待大战。

    “昔日清军入关,前明两京十三省有哪一个在咱们手里?”

    夏鼎劝道:“当时皇上能带军杀入关内,夺取汉人的江山,难道今时今日就不成了?”

    鳌拜听得热血沸腾,又想起在皮岛奋斗的日子。

    没错,昔年不过区区二十万人就能入关一统天下,如今坐拥天下兵马难道还对付不了几个汉贼贰臣?

    打!

    他们竟敢反,朕要灭他们的九族。

    鳌拜心潮澎湃,随即召见心腹商议如何镇压三藩。

    若非首脑不能轻易离京,他都想亲率大军杀到前线去。

    第十八天,夏鼎内力增加倍许,一举打通任脉。

    算算日子,时间已经拖不得了。

    他向鳌拜请命,欲率领骑兵南下进驻战场对付吴三桂。

    鳌拜大喜。

    夏鼎能不能对付吴三桂倒在其次,关键是他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