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七十章 培养人才

    转眼间就到了冬月,天气渐渐又冷冽了起来,寒风吹在人脸上像小刀似的。

    余谷身体已经大好了,在家里待不住,就回县里了。

    早些时候余虎上街零散买了些小鸡和母鸡,都已经长大长肥了。

    而学校里,进展也不错,村里孩子才上学的时候都欢天喜地的,但上了一会儿以后,每日读书认字还得算算术,都渐渐觉得辛苦了起来。幸而村里各家父母都常催促着好好学,争取能拿到租子钱,尤其是读少年班的女孩儿,为了十两银子的大奖都在互相较劲。就是放学早,孩子们也不常到处野了,而是先趁着天亮在外头把功课做完,甚至回家躺在床上还背书的也大有人在。

    余昭担心她们都变成书呆子,还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嘛,要求每天只要不是下一天雨,就要出去运动半个到一个时辰。少年班的孩子都爱蹴鞠,体毽子之类的,余昭又教他们玩斗鸡和丢沙包。这样的传统游戏规则易懂,又好玩,又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是大受欢迎。

    小点的孩子,余昭就给带班的大娘讲解了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之类的玩法。大娘都是啧啧称奇:“还有这样的玩法,我们家的小孩都是玩树叶玩泥巴,哪里有这么多种游戏?”

    余昭回答道:“其实玩泥巴树叶也是很好的,我只是教他们些游戏,愿意玩什么就玩什么。”她并不喜欢前世那种设计非常精美完整的儿童游戏,认为过多的规则会影响幼儿的创造力,她们应该自己去探索、观察和创作。

    李老先生提议:“到了这个时候,别的学堂也放松学业了,不如就冬休了罢。”

    余昭不同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们本就是苦出身,不必浪费光阴了,到小年再放假吧。”其实她心里想的是让她未来的帮手们快点成长,早点学会需要的技能早点来帮她打工。

    她反劝先生给少年班加了课程。因为天冷,便给学堂里额外加了炭火钱,日日燃着炭,比大多数学生家里暖和多了。还让食堂给学生们加了一顿晚饭,晚饭倒简单,不一定有肉,可能就是白粥配酱菜,或是杂粮饼子,不过能填饱肚子罢了。

    余昭现在有一种万恶的资本家心态:这些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给我创造多少价值,将来的事也难说。也怕学生们觉得好日子来得太容易,不珍惜,更失去了向上的动力。

    学生们反正也挺乐意的,呆在学堂里,能学到本事,又不用干活,又暖和,还有好吃的。简直是天堂!

    冬天收了谷子麦子之后,村里的事情就不多了,大家都开始四处串门儿,玩骰子。连最勤劳的庄猎户都很少上山了,这会儿山里的动物都不怎么出来了,因为没什么食物吃。虽然学校的学生课业更重了,余昭却决定给自己好好放个假,之前都绷得太紧,这会儿松松弦,慢慢想想明年的计划。

    余粮每天放完学回来都哼哼唧唧的,要说她刚上学的时候有多神气,现在就有多蔫吧,学堂是她家开的,她认为,小伙伴们能上上学都是托她家的福。更何况,余昭之前还教她认过字,数过数。所以刚开课的时候,她简直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经常小声跟同桌说:“先生教的我早就会了。”

    结果好日子不长,才过了一两个月,先生教的她已经不大会了,再过两个月,到了现在,全是她不会的。偏偏她还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上课才一会儿,她的心思早飘到九霄云外去了,一会儿想想家里的小羊羔什么时候生下来,一会儿想想前两天吃的饼子夹烧肉,又想到了待会活动时间和谁一块儿玩,等回过神来,先生说的她便全听不懂了。一不懂,下课的功课也都不会,她也觉得有些丢人,只好又问余昭。

    余昭就耐心教她。

    余粮:“昭昭,你怎么不上学也会这些?”

    余昭:“我平时也看书。”

    “先生不教你也会?这些字你为什么都认得?”

    “我也不知道,就是突然就都认得了,大概是神仙保佑吧。”余昭含糊其辞。

    其实余粮不愿意学习,大抵也和家里条件变好有关系,她又不图余昭的奖学金,又不图学堂的饭菜,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余昭就劝她,别的不会没关系,字不认识还是很丢人的。

    “村里的大人都不认识字,有什么丢人的?”

    “但是现在小孩都要来上学了,所有小孩就你不认识字,那就是很丢人呀。”

    “我也认识字的好不好,而且我比大家认字都要早。才上课的时候,先生都总夸我呢。”

    余昭就继续哄她:“是啊是啊,那你就要比他们认识的字还多。”

    这样一来,余粮上课虽然还总是走神,但在功课上却比以前用心了。

    等快到腊月,余昭请李老先生安排了一次摸底考试,余粮听说是余昭安排的,差点没气死。

    “我又不考科考,怎么还要考试?”

    在余粮的强烈抗议下,老先生只好不公开各人考试情况,只将结果不好的学生单独叫去谈话。

    考试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余昭就给大家灌鸡汤:“考的不好不丢人,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了知识,比原来的自己强就行。”

    等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大家多少都能认些字了,有的家里父母好奇的,也跟着学了几个字。扫盲行动初步成功了。

    有一日,余粮神神秘秘地把余昭拉到一边:“你知道吗?我们班上小武和翠翠私定终身了。”

    余昭下意识地八卦:“他俩多大了?”

    “不知道,约莫十三四岁吧。”

    想到余粮平日常官瘾大,什么都爱管,就问她:“那你劝他们了没?”

    “劝什么呀!他们互相喜欢,那就祝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呗。”

    余昭看着余粮笑嘻嘻的脸,突然反应过来:早恋在她前世算不得什么大事,可现在要让家长知道了,不闹翻学堂才怪呢!别说男女同校要被禁止,恐怕女孩儿也更难上学了。什么情?什么爱?男男女女的,不健康。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那可不得赶紧想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