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五十九章 治疗

    余谷虽已经醒了,可一直有些低烧,连抬个头都是慢慢的,仿佛费了很大的劲儿,声音也嘶哑,说是嗓子疼。

    余昭就去请上回给了甘草方的王大夫来瞧瞧,那人听说余谷的情况却是一阵哑然。他那日只是随口说说,他一个年轻医生,连独立坐堂的机会都没有,这病人并未经过辨证施治,只用书上读来的药方,竟然救醒了一个昏迷许久的病人,而且这病情县里几乎所有医生都束手无措。他自觉资历尚浅,病人好转只能算误打误撞,就请了自己的师父一同来。

    他们一到余家,余二嫂先拉着余昭给王大夫磕头,谢王大夫救命之恩。

    王大夫哪里见过这阵仗,慌忙把两人扶起:“这算不得什么,救死扶伤是我们行医人的本分。”

    于是一同到了后屋看余谷,余二嫂忙搬了家里最好的两张楠木椅子来,放在余谷榻侧请两位大夫坐。

    老大夫并不急着落座,先是端详余谷的脸,后又掀起他的眼皮嘴唇等查看,最后还仔细看余谷的手掌、指甲等。才轻咳一声,坐了。王大夫于是跟着坐下。

    两人坐定后,老大夫用眼神示意王大夫先试试,于是王大夫拿起余谷的手腕细细把脉,只觉脉象虚浮空滑,且脉行迟缓细弱,看余谷脸色也惨白,请他张嘴看了,再三思量,觉得有七分把握了,才开口:“这位大哥的低烧乃是表象,主要症结还是在气虚阴虚,他舌苔白薄、脉细无力,乃是久病伤了根本。根基恢复,烧自然就退了。”边说边瞥他师父。

    老大夫先前听他说得准确,本在微微点头,见他偷瞧自己,便面露愠色。

    王大夫一见师父脸色略有不快,自己声音也虚了,又咕哝着说了一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余二嫂又追问:“大夫说的对极了。只是他喉咙疼,嗓子哑,不知是什么缘故?”

    “那也是身体虚寒所致。”说完开了些白芷、白术、党参、大枣等。

    老大夫看了,补充道:“病人此番受了不少惊吓,因而心神也需养着,这方子还需多一味酸枣仁。除了吃药,你们平时也开解他,否则此番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若落下病根子可就难办了。”

    余二嫂连连应着,又备了厚礼将两位大夫送出门外。阳朝大夫除了收取定额的诊费药费之外,病人家属给的礼无论厚薄是一概收下的。故二人并未推辞,收下礼盒便走了。

    这样吃了几天药,可看着余谷的情况仍是不好不坏,烧仍不退,人也依旧恹恹的。

    余昭想,大夫所说的补根基当然要紧。但这样久不退烧,莫不是感染了什么类似鼠疫的细菌?然而这几日家人贴身照顾并无不妥,想着应该是不传染的。

    算算日子离开村里已经有十余天了,若是顺利的话青霉素八天就可以培育出来了。

    于是租车回家,到了家里,先跟家人讲了余谷醒来的事情,众人听了都不禁长吁一口气。虽说人还病着,但醒来了就是好事,其余的只慢慢养就是了,家里现在不比以前,吃药看病没有什么难处。又后怕到,要不是凌霄找到了曼陀罗花,余谷恐怕不会那么快醒来。

    余昭这才来得及细想,凌霄是怎么知道余谷中的是曼陀罗的毒的,她又是怎么找到曼陀罗的。

    素香:“这小孩也特别,牲畜在她身边总是特别听话好养活,从来不生病。家里养的鸡,一天要下两个蛋。而且她若常去的地方,花啊草啊,都长得特别好。”

    凌霄看大家都看自己,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这笑容简直像观音菩萨用枝条向众人撒下仙露一样,大家都觉得内心感到一种莫名的平静和舒展。

    余昭不禁心里嘀咕,小小一个余家,竟然有了两个特别儿童。

    暂时放下心中的困惑,还有更重要的事——去看“实验室”。

    一打开门,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鼻而来。余粮忍不住抱怨:“素香嫂子不许我打扫这间屋子,你弄了那许多糖水,早都发霉了。”

    余昭:“我就是要它发霉。”

    余粮啧啧,她早就习惯了小侄女的奇怪发明。就问:“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你看这些碗里,都发霉了。我要找的是能吃掉这些霉的一种东西。它要是把霉吃掉了,会留下一个小圈儿。你就帮我看着各碗里可有这样的小圈。”

    余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两人满怀期待的看了一圈,虽然长出来的霉菌红的绿的蓝的黄的都有,可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小圈。

    余昭看了一眼温度计,水面比之前标注的低了。可这几天明明感觉更暖和了一点呀?她正疑惑,突然意识到这温度计没有封口,这样水分蒸发后温度计就不管用了。怎么能犯这么白痴的错误,好在补救并不难。于是用上次灌水的瓶子再装了一满瓶灌进去。过了一会儿看,水面比上回标注的果然高了一些。她这才满意地用蜂蜡给温度计封上口,画下今天的水位线。高湿度一般有利于菌类的繁殖,她又端来一盆水放在房子中央,给地上也洒了水。

    接下来就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