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威胁

    旁边伺候的一个老妈子立刻过来:“我带小姐去吧。”

    余昭做出一副小孩子闹别扭的样子:“我要娘陪我去。”斜眼偷瞄杜姓少年,他却似乎并未留意这边。

    于是那个老妈子就和余二嫂一起带着余昭往后院去。那老妈子出了门对她们就收了好颜色,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只低头朝前走。

    外头起风了,似乎有些野猫的叫声夹杂在风声里,余昭不禁缩了缩脖子,怪瘆人的。于是撒娇要余二嫂抱起,趁那引路的老妈子不注意,悄悄伏在她的耳旁说:“娘,我看这事太蹊跷,我们得趁机悄悄先跑出去。”

    余二嫂一怔,心一下就跳快了。她讶异地看着女儿,余昭对她微微点头,然后突然哭喊起来:“娘,我肚子疼。”

    “莫不是先前吃坏了东西?”余二嫂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

    余昭不答话,只一味哭喊。

    余二嫂朝老妈子欠身:“我这不争气的女儿,生人在旁边她没法净手。还请您指条路我带她去就是了。”

    老妈子面上露出嫌弃的神色,就把手里的灯笼递给她,往前面一指:“就在前面,你们自己去吧,我在这候着你们。”

    余二嫂一手拿着灯笼,一手抱着余昭,来到一个小房前,把灯笼放在那小房门前。

    两人牵着手,借着朦胧月光小心往远处粉白的院墙摸去。这一片一个人都没有,余昭的心怦怦直跳。到了院墙下一看,这院墙却比寻常院墙高出许多,恐怕有七八尺高,所幸不远处有一棵歪脖子枣树生在院墙边,余二嫂先把余昭高举过头顶送在树上,再扶着她骑在院墙上,小心叮嘱她骑稳了。余二嫂自己本就是山里长大的,三两下就爬上了树,只是天黑看不见,加上心急,腿上手上都划了不少口子。

    等用手小心攀扶着跳到墙外,又用手接着余昭,好歹是平安落地了。

    院外只是一片荒地,杂草长得老高了。另还有无数矮小树丛,荆棘密布,实在是寸步难行。

    离她们和老妈子分开已经过了约两炷香的时间了,恐怕随时会被发现她们不见了。先前那府里似乎家丁并不甚多,应该也会先搜索院内,只要不走显眼的大路应该并不容易被发现。

    于是余二嫂就抱着余昭贴着院墙一路绕到了院子东侧,果然不多时就听见院子里有了动静,一直有人叫她俩的名字。正犹豫该往哪边走时,听见有人就在院墙那边喊:“这两人怕是翻出去了,出去搜。”

    附近就响起了开门的吱呀声和纷乱的脚步声。

    余昭竖起耳朵也没听见爹爹和朱翠姑娘的声音,一下子慌了神,站在原地动弹不得,余二嫂却不知从何来的冷静,把余昭放在一颗茂密的树上,让她趴下,对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自己往另一颗树上爬去,一阵梭梭响动,隐身在树冠里。

    所幸天色昏黑,几人举着火把来回搜索了附近好几遍,都未发现他们的踪迹,于是倚在余昭身边的一颗大树下商议,其中一个似乎是领头的老头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们若不快点找到她们,少爷发起脾气来我们谁也承受不住。”

    “这树林又黑又密,怎么找?不如等天亮了再来。”

    那老头一掌就往那人头上用力拍去:“等天亮了那俩臭娘们早不知道跑哪去了?要不是少爷说要低调行事,我早一把火把这林子点了,看她们往哪逃。”

    “一个女的带个小的,那林子轻易进不去,必定是往路上跑了。让老张他们往林子里搜去,我们去路上抓到就是,回去讨个好赏。”一人提议道,他倒不是真想讨个好赏,只是想挑个轻松活计。

    “只是那个放跑了人的老妈子,恐怕小命难保了。”

    那队人先还仔细搜索道路两边,走了一阵心里也没底,想着大约是在林子里了,或者说不定早被抓了。就只是草草地沿着大路两边边走边扫视。

    等几人举着火把骂骂咧咧地离开已久,余二嫂才从树上慢慢爬下来,她看一眼月亮,夜还长呢。接下余昭,余二嫂带着她远远地跟着他们,等到了黎明时分,几人竟困了,靠着大树开始打盹了。

    余二嫂只好绕过这堆七倒八歪的大汉,起先跟在他们后面,还觉得安心,这会儿看不见他们,只能频频回头。一路肾上腺素狂升,好容易到了城门附近的树林里,才发现身上没有一点钱,没有钱可是城门都进不去。若在这周围借钱打问,恐怕引人注意。

    余昭便提议:“不如先去庆风镇,我也好跟干娘商量一下。”

    两人又累又饿,可朱翠姑娘和爹爹还在危险中,丝毫不敢休息,只能提起精神往庆风镇走去,等到了杨宅,刚见到赵大娘,余昭的小身体就不听使唤的睡过去了。

    赵大娘一看两人狼狈的样子,已觉不妙,等余二嫂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她便预感此事凶险,在原地走了三个来回:“姓杜的大户人家?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先去把店里的男子全叫上一起去昨天那处寻人。我去想法子打听清楚这家来历。昭昭就不必去了,她一个小孩子能做什么,就在这睡了。”

    余二嫂点头,忙要出门。

    赵大娘叫住她,让她吃了些东西,换了一身衣服,叫了一辆马车送她回去:“小心些。”

    余二嫂虽心慌意乱睡不着,却强逼着自己休息,在车上勉强合了会眼。

    先去了食店,店里里外外都坐了些人,狗蛋见她回来,忙迎上去:“您可算回来了,大家都等着您开吃呢。”

    她忙问:“别人回来了吗?”

    狗蛋迷茫地摇头,余二嫂眼睛一下暗下去,忙强撑起精神跟大家道歉:“抱歉,家里突然出了事,今儿没法营业了,下回来赏光给你们送小菜。”说着就要关店门,客人纷纷走出去,王喜生见她脸色就知道不对劲,忙问是什么事。

    余二嫂把三个伙计叫来,简单说了事情经过,让他们陪着一起去找人。

    几人平时就感念余家的恩德,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忙答应,拔腿就往外走。

    却见一桌下掉了一个墨绿色的包袱,余二嫂本想着是哪个客人掉的,捡起查看。叮铃一声,掉出一只木兰花银钗子,上面一封信,几人都不识字,着急忙慌地找到隔壁的掌柜帮忙念,原来上头写着:“我家少爷留你们家几人住几天,不必声张,过几日必然好好送回。切记,不要声张。”

    狗蛋倒吸一口凉气,那桌客人早早就来到了店里,他还记得那人长相。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男人,皮肤黝黑,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裳,脸上髭须浓密。他一看就以为只是个力夫,并没太注意。

    余二嫂便不敢轻举妄动,只让狗蛋去送了个口信把事情说与赵大娘,让余昭先别回来,怕有危险。赵大娘听说,回话说自己有消息必定一早送来,现在人在对方手里,既然对方再三要求,就先不要轻举妄动吧。

    余二嫂只好装作没事,一个人开了店。心下自然百般煎熬,可过了五天,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无论是那姓杜的还是赵大娘都没有任何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