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招工

    余虎挂念妻儿,她一个人又带孩子又管田事,还要喂动物,想早回村,就点头同意。

    余谷向来抠门:“我们什么人家?还请人?自己做了就行了。现在农事不忙,我隔几天回去一趟就行。”

    余大姐和余二嫂也同意,只说不必请人,虽辛苦些,挣了钱就有奔头,不觉得累。

    余昭:“不成,这才三天,大家都累瘦了,到时候若是累病了,挣不着钱可咋整?这一天可就挣了五两啊。”

    余谷听说,立马转变了态度:“那我去招人去。”

    余虎:“我回去就行,家里的事现下并不太忙,等忙时哥哥再回吧。”

    余昭:“这样也好,家里还有许多事情要照管,只好辛苦叔叔了。”

    又补充道:“我们一要招个身材壮实、面目和善的小伙在门口招呼客人,排位置。另招个帮厨的,负责洗菜,揉面蒸馒头,切菜这些,小心不要让帮厨学去发面和炒菜的法子了。大姑姑你只管买菜管账,娘只管掌勺就是。另外再找两个人点单、传菜。”

    “这些人都得机灵点,不要笨头笨脑的,也不要那油滑惯了的。年纪、男女不限,谁愿意做就来做。”

    余虎:“人家姑娘家家的自己家卖些什么去帮忙也就罢了,来咱们店里帮厨的恐怕不会有。”

    余昭:“姑娘不来,谁家大娘来也是一样的。”

    余粮:“那我呢?”

    余昭:“小姑姑跟着我学算学、认字罢。到时候帮着大姑姑管账。”

    余大姐也不怎么会算数,忙摆手:“我可不会算账。”

    余昭劝她先管着钱就行,等余粮学会了接她的班。她就得空可以练习厨艺了,将来练好了跟娘亲一起做事也好,余家另开店铺也行。毕竟不论是炒菜还是发酵,都暂时算是余家的发家秘方,这手艺只能教给自家人,轻易不能让外人学去的。又对余谷说:“爹你也一样的,这后厨的事你都得学。”

    于是余谷第二日就去了雇工们常聚在一起等活的码头。他还琢磨着,闺女虽聪明,到底阅历少,若要招人,当然是小伙子好,力气大,听指挥。年纪大了难免耍滑惯了,给别人做事,只一味地磨洋工。何况闺女年纪小,若要是那倔些的,恐怕不会听她这个小娃娃的。

    到了码头,果然老老少少都蹲在一块,因为余谷穿着也不咋地,大家只当是一起来找工作的,看见他走来,下意识的往旁边挪了挪。余谷仔细看去,有个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年纪,一张稚嫩的小脸晒得黢黑,一直仰着头带着期望的目光看向来来往往的人群。

    余谷向他走去,目光对视,男孩露出讨好的笑容。

    “你是哪里人?今年几岁了?”

    “大爷,我是叙州培县人,今年十五岁了。”

    看他的身量瘦小,想是为了被选中故意虚报了年岁。

    “你的父母呢?”

    男孩摇头笑笑:“大爷,我没有父母了。”

    余谷看着心下一酸,这么小的男孩一个人在外面讨生活。要是被人拐走了可怎么是好?

    于是蹲下,和善地对那男孩说:“我在这县城里开了间饭店,你愿不愿意去做帮厨?包吃住,学徒时一个月给你一钱,学成后一个月两钱。”

    男孩眼眶一下就湿了,小声道:“我去,大爷,我去。”

    余谷也是感叹,这么小的孩子,不知受了多少苦。就拍拍他的肩:“你跟我来吧,我还得找几个帮工的。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大爷,我没有名字。人都叫我狗蛋。”

    余谷和狗蛋一路看去,又找了两个男子,一个十七八岁,叫童如明,长得眉清目秀,只是肌黄了些。另一个叫王喜生,只比他小几岁,说来说去和乡绅王炳富还有些亲戚关系。看两人面相言谈都老实巴交的,便一路带回了店里。

    到了店里,余昭见了也还满意。互通了姓名,就引着他们三个到了西厢房。

    “喏,你们住这儿吧。这房里左右两个大通铺,你们自己选床吧,愿意一起睡就一起睡,愿意分开睡就分开睡。只是不许打架,早晚要洗漱干净,三五天需去民汤沐浴一回。唔……你们今儿就去吧。对了,你们可都有铺盖?”

    童如明点头,另外两个却摇头。

    “那我给你们添三床吧,如今倒也不冷,到冷时你们自己再添,我可不管了。”又从怀里掏出四十五文铜钱来,均分给三人。

    “喏,你们若缺些什么,自己想办法去买,这算我送你们的,不从月钱里扣。你们收拾好洗净了明日便准备开工吧。”

    三人收下,连声道谢。这东家工钱给的虽不算多,但到底是长工,稳定,且包吃住。这没开工就给了十五文,又给添被褥,也算厚道了。看着这店里人人都和善,只是一件怪事,管事的似乎竟是这个三四岁的小丫头。但刚到店里,他们也不敢多加打问。

    狗蛋几次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可又没说。

    余昭看狗蛋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你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