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繁体版

第九章 赶集去

    十五这天天还不亮,余氏两口子就起来准备去庆风镇上赶集了。

    庆风镇隶属于平州高义县,高义县地处中原,地广,中部和西部的山并不多,地势平缓。只是王家村正好在高义县东边,才净是山地。因着四周都是山,交通不便,王家村的人比庆风县其他村落略贫穷一些。不知是因为地势还是因为这里的人都没钱,往年即使兵荒马乱,盗贼流寇也几乎不来,也算是因祸得福。这十余年没有天灾,王家村的村民安居乐业,倒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意思了。

    王家村距离庆风镇一共二十里余,其中山路一半,平路一半。不过这山路也常有人走,并不特别崎岖难行。若是健壮的成年男子,不需一个时辰就能走到。可今天他们要带上两个女孩儿,估摸着来回得要四个时辰呢。

    所以夫妻俩卯时就起床,洗了脸,烧火做了饭,叫两个小孩起床。余粮和余昭惺忪着起来,迷迷糊糊洗了把脸,洗脸水刺骨的冰冷,两个小孩霎时醒了,又觉得更冷。

    余昭第一次起这么早,冷得哆哆嗦嗦牙齿打架,不禁想:“这冷的……都没地方取暖,要是家里燃一炉炭该多好,伸伸手就能烤得暖暖的。”

    可惜今天要出门,本来家里用炭就极省,今天肯定不会烧,也就是想想罢了。

    余粮也洗完就缩到破棉絮里,不愿意出门了:“哥哥嫂嫂,你们去吧,路上小心。”

    余昭本来也犯懒,想想得出门看看镇上是什么情况,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啊。为了快点赚钱改善生活,牙齿就是冷得抖碎了也得去。

    只好劝余粮:“听人说集上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快走吧。”

    “就是就是,余粮,快起来,还让侄女催你,羞不羞。”余谷拿自己粗糙冰冷的手去冰余粮的脖子。

    余粮拗不过,嘻嘻笑着起身。

    “这才像样,快起来吃饭吧,吃完到集上,让哥哥给你买糖吃。”

    余二嫂照顾着两个女孩儿吃了早饭,怕小孩走累了路上饿,往怀里揣了三个干馍馍,又打了一壶水。想起家里还有二百余文钱,放家里不放心,就一并带上。

    余二嫂要用竹篓背着余昭,余昭却不肯。

    “山路难走天又黑,等出了山,平地方你再自己走。”

    余昭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想想也好,就自己爬进了篓子里。余谷拿来一块小破毯子给她盖上。“路上困了就睡吧。”

    余谷自己也挑着十个竹篮子和五根竹竿,打算一会找地方卖了。

    走出门,月亮倒是很亮,天上挂有一些星星。余谷用草绳系上院门,牵起余粮的小手,一家人向着镇上走。

    余昭在娘的背上摇摇晃晃的,没过多久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已经到了熙熙攘攘的镇上。此时天已大亮,余谷正要把肩上的篮子放下,就有人问他:“竹篮怎么卖?”

    “五十文。”余二嫂脸上都是笑。

    “太贵了吧,四十文卖不卖?我方才还看见别人家的才卖四十,比你这个还大些,也精巧些。”

    那你怎么不去买他的,余昭心里吐槽。

    嘴上却说:“大娘,您不知道,这竹篮我们是砍的自家山上四年的竹子,比嫩竹子经用许多,又不比老竹子硬极了太脆容易折断。这竹子做篮子之前,先是干透了,不让它长霉变黑,又用硫黄熏过,将来不叫虫蚁咬烂。这篮子您买一个,十年都不坏,才五十文,算下来一天都跟不要钱似的。”

    余谷在一边惊掉下巴,我怎么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有这么好?

    “哎哟喂,哪里来的这么个伶俐的姑娘!”大娘看向竹篮里的小女孩,惊讶地大声问:“看你的样子,才几岁呢?”

    余昭神秘兮兮地笑。大娘十分好奇,便继续问:“你这竹竿子怎么卖?”

    竹竿平日只卖十文,不过余二嫂见那大娘十分动心,想着快过年了多赚点,就趁机抬价:“二十文。”

    余昭看向余二嫂,艾玛这是不是太狠了……大娘果然犹豫起来,作势要走。

    余昭忙说:“您真会选,这竹竿子平日里是卖二十,是我爹爹精心挑选的竹竿子。您看,这竿子都选的最笔直的,又坚硬又有韧性,竹子太硬则易折,这竹子刚好,中用又不会断。看您就是不贪小便宜的人,货品好赖您肯定能分清。若和篮子一起买,您给五十五文就足够了。”

    这一套下来,大娘果然非常心动:“这篮子我要两个,你送我一根竹竿吧。”

    “送不得送不得。”余二嫂生怕女儿直接答应了,一口回绝道。

    余昭扯扯娘的衣领,对大娘甜甜地道:“这篮子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说着便要娘把她放地下下来。

    “我是厨房帮忙做事的,这镇上只要有老爷外出宴请,就会叫我们几个去,这会儿年下了,宴会也多,需要带上碗筷瓜果的。”

    “您是做一回用呢,还是将来也用呢?”

    “大多是要长久用的,不过老爷有时也分些瓜果点心叫客人带回去,这就算做一会用的了。”

    “您一共要多少篮子?”

    大娘见这小孩聪明过人,又说得她心动,想着若这笔生意直接做成,倒省了她在集上一家一家的收了。“大的篮子需要二十个,装肉装菜的,一定要结实。小的篮子这回也要二十个,只要比手掌稍大些就可以,装那些分下去的瓜果。这小的,倒是不用多耐用,只是做工得稍精细些,不需烤黄了,有些青青的更好看。若做得好,将来长要买的。”

    “什么时候要呢?”

    “唔……这几日就是过年了,年前就要备好。二十二那日要吧,还有七天。”

    余昭看向爹爹,余谷心里算着,自己平时一天最多也就能做三个,还需留出时间来熏硫磺,这要得又多,时间又紧,定是来不及的。刚要摇头,余昭拉住爹爹,悄悄告诉他:“光二十个大篮子就有一两呢!”

    余谷一听有一两,两眼发光,站起身说:“大篮子五十文一个,小篮子二十文一个。大小各二十个,二十二日给您送来。”

    嘿嘿,爹爹有点销售技巧在身上的,报价定交货日期催成单呀。余昭赞许的看向余谷。

    余谷瞥见女儿的小脸上都是满意,心里好笑。自己一把年纪了,被个三岁的小孩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大娘笑着摇头:“每个便宜五文,大篮子四十五文一个,小篮子十五文一个。一共一两二钱,你还把这两根竹竿送我,咱们就成交。”

    余谷心下惊讶,好大一笔钱,一定不能放跑了,忙先应承下,想着多的就找村里人帮忙做吧。

    大娘见他爽快,也满意了:“这几个篮子我也按四十五文一个都给你买了吧。”

    “您好大的生意,竟用得上这么多篮子。”

    那大娘豪爽大笑,把四百五十文数给余谷:“到时候你就送到杨府,走西边儿小门去,跟他说明情由,自有人来把钱给你。”

    “哪里生的这么伶俐的闺女,我越看越喜欢,这生意就给你家吧。”说着潇洒离开。

    一家人都喜得快要跳起来。余二嫂忙打发他们去逛逛,自己在这把剩的三根杆子卖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过了好一会儿,余谷还在发懵。

    平时自己到集市上卖东西,别人还价时总爱说他的东西不精细,他嘴上说市面上都是这个价,自己心里气势却矮了半分,总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好,卖起来也少了底气。

    这样畏畏缩缩的,往往一天都卖不到一百文。今天若按平时的卖法,最多能买三五个,贱价卖不说,每回都剩几个回家。

    巧也巧在剩来剩去今天就凑了十个,幸亏这回不怕沉重,都带来了,爽快卖了不说,还成了一笔生意。

    这生意的收益,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越想越觉得闺女真是天赐福星,忍不住在她小脸蛋上大大亲了一口。左手牵着妹妹,右手抱着闺女:“走,爹爹带你们买糖看把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