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请假加补更(有内容)

    请假:今天心脏咚咚跳了一天,有思路,但不敢熬夜了,早睡觉,明天早起试着码一章。

    另外别骂咱为什么周日不白天更,今天是周日吗(哭

    所谓要在皇宫下挖一条地道,其实是周易很早就有的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名叫“立宪皇帝培养计划”。

    “立宪皇帝培养计划”分两步:

    第一步是在四年后,将“建文余孽”招入麾下。

    第二步是在五十年后,将“建文余孽”推上立宪君主的宝座。

    古希腊曾有哲学家认为,合格的君主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周易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皇帝也分什么样的皇帝,要是像朱元璋一样的皇帝,就绝非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千万个死人堆中筛选出来的。

    不过,一个符号化的皇帝,一个君主立宪制下的皇帝,至少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皇帝可以培养,这是周易计划的基础。

    “君主立宪制”在大明适合,是周易计划中的另一個基础。

    控制大明庞大疆域,维系统一,皇帝的名号是必不可少的。

    朱允炆的后裔,便是大明正统!

    其实,这天下到底是谁的血脉,是不是正统,并不是十分重要。

    只要这皇帝姓朱,国号还是明,就行。

    甚至,历史上的明朝,也曾经出现过,地方藩王,入主皇宫的事情。

    周易这些年,观察着大明朝的现实,又回想着历史上的大明。

    “君主立宪制”,无疑是最适合大明的政治制度。

    从周易脑海中的政治体制看,在大明朝如今的生产力水平下,“君主立宪制”,是最先进的一套政治制度。

    其实,在历史上的大明,就有向君主立宪制转变的趋势。

    基于种种原因,“架空”皇权,只不过是张居正等某些人,在某些特定的机遇下实现了,并没有在大明成为一个长久的政策。

    不过,“君主立宪制”虽然没有成功,但至少证明,是存在一定土壤的。

    如果说,非要探寻大明朝没有实现向“君主立宪制”转型原因的话。

    周易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资本力量不够强大,换句话说,工商业不够发达。

    而在五十年的时间里,周易有着足够的信心,推动工商业发展,达到能够承担君主立宪制的程度。

    【国策树面板(推动历史改变,见证历史变化,决定历史未来)

    政体——“君主立宪制”】

    周易看着眼前面板中文字的更新,周易知道,这是他的未来五十年的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