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啊!

    皇城,金銮殿。

    周易看着大殿上的场景。

    “老而不死”的朱元璋,听了一旁小太监夸奖朱允炆,为父亲吸背部的伤痛,是多么孝顺的行为啊。

    朱元璋一向阴沉的面色,突然变得柔和起来,连声夸赞朱允炆。

    周易看了看小太监,心中想着,这位是受了吕贵妃多少好处。

    周易偷眼看着朱元璋和朱允炆,脑子里面又回想着朱标。

    说实话,如果单纯从做大臣的角度看,周易无疑是最希望能够做朱允炆的臣子。

    有一个傻白甜好糊弄的皇帝。

    简直不要太幸福。

    因为这样的皇帝,稍微用一点儿手段。

    便能让这个皇帝所下达的政令,完全符合他周易的心意。

    而且,朱允炆还可能还真信了周易的忽悠。

    不仅认为周易没有骗他。还认为这是他朱允炆自行决策的妙计。

    可以安千年大事!

    周易最不想称臣的皇帝,就是朱元璋了。

    不仅有着他自己的脑子,不容易忽悠。

    而且,隔着三年五年,朱元璋就要挥起屠刀,杀一批人敬天。

    周易十年来,能够走到今天的地步,便是依靠着以前预知的洪武四大案。

    可以绕着走,才能够幸免于难得。

    若非如此,周易可能现在坟头上的草,都有一人之高了。

    还怎么等朱元璋离世之后,在明皇陵附近开一家现代迪斯科旋律的酒吧?

    等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终于夸奖完他亲爱的孙子,把目光重新集中再周易身上:

    “情况如和,你父亲的医术中,可有相关的救治之法?”

    周易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

    其实,背疮,又称痈疮,因常见发病于人体背部,有名的皮肤病。、

    虽然不算大病,但在古代,可是要了不少人的命。

    因背疮而死的人有很多,包括项羽的亚父范增、诗人孟浩然等等。

    最为著名的,便是开国大将徐达。

    前些年,便是因为背疮而死。

    甚至朱标,三年后代的死亡,据说都和这次背疮,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当然,有人也传言,认为徐达得了背疮不一定死,只是因为食用了朱元璋的蒸鹅。

    食物将徐达的病灶引发,才让徐达死亡的。

    总之,关于背疮的危害性,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这种疾病,在周易穿越之前的时代,只需要一个小手术,便可以解决,非常方便快捷。

    但大明朝原本的消毒技术,恐怕是不会达标的。

    贸然展开手术,引得创口感染,无疑是会死的更快一些。

    至于做无菌手术,周易还没有完全的把握。

    周易没有选择和朱元璋实话实说,而是告诉朱元璋,他曾经在父亲的医书中看过相似的案例。

    期望朱元璋能够派遣太医院里面,技艺精湛的太医,去到南京城西的观止堂介绍经验。

    朱元璋点了点头,答应了周易的请求,派遣太医,到周易的庄园中借鉴学习。

    一旁,朱允炆看着皇帝朱元璋期待的目光。

    也提出要和太医一起到观止堂中,和周易学习,怎么治疗父亲的疾病。

    以给父亲解忧。

    周易看着朱允炆的表达,心中苦笑:

    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