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五十九章 孔教的徒孙,不会善罢甘休

    南京城西,周家庄园。

    周易坐在义学的房间中,看着面前四十几个青年。

    这些人中,坐着最前面的四个青年。

    周易曾带到山东游学。

    其余的青年,都是在周易义学中开过蒙,懂得一些文化知识。

    在机械方面,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

    这些人,是纺织的未来啊!

    从历史上看,是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纺织业,从手工业,逐渐转向了轻工业。

    纺织业不仅关系着穿衣,更是工业发展的一个探索。

    周易脑子里面当然知道,纺织的重要性,却是笑了笑说道:

    “咱们身上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布,都是母亲亲手纺的。

    母亲的幸苦,你们都看在眼中。

    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让母亲们,不要再这样幸苦了。

    能够纺出来更多的布,做更多的衣服!”

    周易的话语很朴实,但这些青年人一个个都是农民出身,能够感同身受。

    周易看着这些青年人,听进去方才的话语,周易继续道:

    “梁烽,你带十个人,研究纺车。

    重点是加快纺纱的速度。

    不要舍不得物料,多尝试,多比对。”

    梁烽点头称是。

    这一组,便是专攻纺车。

    周易的眼神,看向了第二个青年:

    “余旭,你带十个人,研究水车。

    重点是怎么把水流的力量,最大化成为纺车的运动。”

    这一组,便是专攻水利。

    ……

    如此这般,周易将这四十人,分成了四组。

    分别专攻:纺车、水利、棉纺和印染。

    周易从怀中掏出了四本书。

    这是周易这些年来,结合着之间看到过书籍的外形,简单汇总的资料。

    毕竟周易是外行,要说让周易立刻做出一个现代纺纱机来,周易可能很难做到。

    但若是让周易说一下,现代纺纱机的发展反向,还是能够说出来的。

    周易这些书的目的,便是指引一个相对正确的方向。

    周易嘱托这些人认真研究之后,又分别勉励了几句,便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一个时辰后,周易坐在义学的房间中,看着面前四十几个青年。

    这些人,和方才的人面孔不同。

    但精神风貌,却是相差无几。

    也是前面四人,是周易曾带到山东游学的。

    其余的青年,都是在周易义学中开过蒙,懂得一些文化知识。

    在农田方面,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

    这些人,是农业的未来啊!

    农业是一切的基础。

    肚子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

    周易脑子里面当然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只是笑了笑说道:

    “咱们身上穿的,都是父亲从土里面刨出来的。

    大家也都种过地,其中幸苦,你们都明白。

    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让种地,不要再这样幸苦了。

    能够更快的耕田,收获更多的粮食!”

    周易的话语很朴实,但这些青年人一个个都是农民出身,能够感同身受。

    周易看着这些青年人,听进去方才的话语,周易继续道:

    “张述,你带十个人,研究良种。

    重点是培育高产农作物。”

    张述点头称是。

    这一组,便是专攻良种。

    周易的眼神,看向了第二个青年:

    “薛宝,你带十个人,研究肥料。

    重点是如何施肥,能让农作物高产”

    这一组,便是专攻肥料。

    ……

    如此这般,周易将这四十人,分成了四组。

    分别专攻:良种、肥料、耕作器具和灌溉。

    周易从怀中掏出了四本书。

    这是周易这些年来,结合着之间看到过书籍的外形,简单汇总的资料。

    周易嘱托这些人认真研究之后,又分别勉励了几句,便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除了穿衣吃饭的问题外,周易最关心的,就是冶炼。

    虽然早已经进入了铁器牛耕的时代。

    但在大明朝,一把锻造出来的农具,还是非常昂贵的。

    唯有铸造技术,才能后让这写普通的农具,批量生产。

    周易又安排了数十人负责钢铁冶炼的尝试。

    同样的,周易送了他们一本书,写着周易对冶金的一些方向性指导。

    除了这些结合实践很紧密的产业之外。

    周易又安排了曾经和他去过山东的其余学生职责。

    包括纯理论的研究:数学、力学、生物学的谱系分类和化学的元素划分。

    基础科学是一切科学发展的基础。

    比如,只有化学元素分析清楚,才能制造更高效的化肥。

    周易什么都懂一些,便把他对这些学科的方向性理解,写在了书中,让这些青年学习,思考。

    除了这些之外,周易还安排了一部分人从事教学、语言研究等工作。

    第一批学生,转眼见就被周易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上。

    这一天下来,周易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不够用。

    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八瓣,负责八个不同的方向。

    等分配之后,冷静下来。

    周易倒也不急。

    这些事情,都是急不得的。

    比如庄稼,一年才成熟几次。

    培养出来高产的作物,最理想的情况下,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更别说对人进行教育了。

    只能慢慢来,好在周易有着长生道果,也不急于一时。

    安排完了这些学生的任务。

    周易便从南京城西的周家庄园,返回城里的住宅之中。

    可令周易大吃一惊的是。

    还没有走到观止堂的门前,便看到观止堂门口,围着一群学生。

    隐隐约约中还能够听到:

    “周易万恶不赦。”

    “孔圣尊严不容侵犯。”

    这样的口号呼喊。

    周易远远地停了下来,挥手让赵六去探听,这些人到底为何堵着他周易的们。

    不多时,赵六回来禀报。

    果然是去年在曲阜做的事情,引发了国子监学生的集体不满。

    这正是堵着周易的们,准备要一个说法呢!

    周易看着观止堂门前的学生,心里面暗道了一声“狗咬吕洞宾”。

    前几年刚帮了国子监的学生们,这现在又被人趋势,来围攻周易了。

    不过,周易更关注的是,驱使这群学生来闹事的背后之人。

    果然,孔教的徒孙,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