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京城,国子监。

    距离周易第一次进入国子监。

    仅仅过去了两年。

    两年前,以一敌九,并说服一众学生接受白话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可今天,周易再次来到国子监,就感觉似乎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虽然国子监祭酒宋讷,还是板着一张脸。

    严格地执行着国子监的规矩。

    但国子监中,学习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变成了白话文。

    周易向宋讷行礼:

    “宋祭酒,您找我。”

    宋讷点了点头,古板的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

    “周学正,我奏请陛下恩准。

    将你由国子监学正,超擢提拔为国子监司业。”

    国子监司业?

    周易心中猛地一惊。

    这确实是超擢提拔!

    要知道,国子监司业可是一个正六品的官职。

    在国子监的序列中,仅次于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

    用穿越之前的话术讲,大致相当于国子监的副司业。

    在国子监中的地位,已经从上台讲课的教师,变成了管理层!

    这官职的品级,虽然看上去不大。

    但在现在,国子监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担任官职。

    这么说,国子监是能够切实影响,国子监里的学生,到底担任什么官职。

    国子监司业,典型的品级小,权利大!

    虽然胡惟庸的案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很多人都认为风波已经平息。

    但穿越而来的周易当然知道。

    虽然胡惟庸案已经平息,但接下来还有洪武三大案等待着朝廷中的全部官员。

    若是担任这个国子监司业。

    这种提拔官员的官职,怎么能够置身事外?

    周易若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很难不被牵连到里面!

    周易叹了一口气,挣扎道:

    “我还年龄小,阅历浅。

    只期望能够在国子监,和诸位学生一同学习。

    不奢望能够成为司业,管理国子监。

    让我做国子监学正,就很心满意足了。

    另外,家父的遗产在下还在整理,不知……”

    宋讷听着周易的推脱,脸上的笑容生动了些:

    “陛下在我为你请求官位的时候,就说:

    陛下曾经很久之前就想提拔你的官职。

    但考虑你还在整理书籍,不好打扰。

    便没有实行。

    这次陛下不仅答应了我,

    将你升职为国子监司业。

    还格外开恩,将国子监司业的数量,由两名提升到了三名。

    周司业,你若忙碌,便无需实时到国子监来;

    但若得闲,还请多多指点国子监诸生。”

    周易听着宋讷解释的话语。

    心里边是一边儿高兴,一边儿骂宋讷这个老货不是个东西。

    周易高兴在于,虽然升职加薪,但实际工作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

    闲得无聊,来国子监开开讲座就可以了。

    其他时间,窝在观止堂就好。

    这样也就能够避免升职,被卷入洪武三大案之中,引发危机。

    周易骂娘在于,宋讷这个老货。

    似乎,从一开始都没想着授予周易国子监司业的实职。

    国子监司业从两名变成三名。

    权力还是如往常一样多。

    那么周易这个国子监司业的职位,便只是名誉上的荣耀了。

    周易提出不负责国子监的具体事物,宋讷一听,立刻高兴的同意了。

    周易甚至可以猜想,宋讷在上书皇帝,提拔周易称为国子监司业儿时候,就曾经想到过。

    周易会自己要求退出!

    周易心中虽然骂娘,但总体上还是非常满意宋讷的安排。

    周易和宋讷又言说了几句雪月风花,周易便告辞,在国子监中闲走。

    周易在国子监中,看着国子监诸生,果然在以周易提供的白话文范文为蓝本。

    学习白话公文的写作方法。

    周易翻越了国子监,近两年来的考试试卷。

    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国子监里面诸位学生,使用白话文水平的上升。

    甚至有些白话公文的写作,周易是自认为只凭借本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如的。

    南京城,吏部。

    周易从国子监出来,便直奔吏部。

    国子监祭酒宋讷方才叮嘱周易,要到吏部走一下手续才行。

    周易刚在吏部门口,便有一个年轻人笑着迎了上来:

    “周先生。”

    周易看着吏部的年轻官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这个年轻人看着面熟,但却不知道在哪见过。

    年轻人当然不会让周易尴尬太久,忙道:

    “周先生,我是马力,曾经在国子监,听到过您上的课,受益良多啊。”

    周易点了点头,笑道:

    “恭喜啊。”

    马力也笑了:

    “还是要恭喜周先生,担任国子监司业!”

    马力和周易一边儿商业互吹,一边儿把周易迎了进去。

    履行升职手续。

    周易在吏部闲坐时,看着散落满桌的文书,也都是用白话文书写。

    好奇问道:

    “现在咱们吏部的文书都在用白话书写吗?”

    马力点了点头:

    “现在吏部上达天听的公文,都是用白话书写的。”

    马力说完这句,看着私下无人,压低了声音:

    “上上人吏部尚书,曾经坚持使用文言上书。

    可奏章被压了好几天,也没有下发。

    奏章里面的内容是嘉奖官员。

    闹得受到嘉奖的官员到吏部闹事。

    才该用的白话文上书。

    你猜怎么着?”

    周易笑了笑,心里面当然知道,毕竟这是他给朱元璋出的缺德主意,但嘴上还是应和:

    “怎么着?”

    “白话文上书的当天,嘉奖的诏书就下来了!”

    马力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周易和附和着大笑。

    马力止住笑声,脸上有些得意地道:

    “感谢周先生在国子监,教导我们使用白话文。

    如今我们这些国子监出来,新担任官职的人员。

    掌握白话文的能力相对之前的人,反而是好一些的。”

    周易听完马生所说,也面露正色:

    “不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承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不多时,周易的升职文书已然办好。

    怀揣着升职文书,周易从吏部离开。

    抬头仰望天空,繁星点点。

    白话公文,正以超乎周易预料的速度。

    在大明传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