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239章:大漠孤烟

    除了这片石化森林,罗星还碰到了一片盐沙漠——这倒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也就是千百年前富含盐分的湖泊或者内海水分彻底蒸发形成,附近绿洲基本就不缺食盐了,还能拿去别的绿洲贩卖……

    这些,都属于沙漠中的独特风景,还有些有特色的活物,比如,罗星在离开供奉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的寺庙之后第三天,就在沙漠沙海之中遇到了一群奇特的生物——沙漠鲨鱼。

    如同凝固的金色海浪的沙漠之中,一群鲨鱼,畅游无阻、跳跃翻腾!

    这倒是一番奇景。

    这些鲨鱼有着浓郁的土系灵力,显然是非常适应沙漠环境的,不过,也有着海里鲨鱼那中嗜血拼命的劲头虽然实力都不到金丹期,却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朝着罗星扑来,罗星也懒得理会,飞到高处,又看了一阵,这才离开。

    除了这些神奇的沙漠鲨鱼,还有一条沙虫。

    这是一条体长数百米,口中长满利齿,实力高达元婴期的巨虫。

    它潜藏在百米多深的沙层之中,静候路过的人——无论是凡人商队还是修行者。

    罗星其实早就发现了,但还是去“招惹”了一番,然后,凭借替身和本体的实力,将其斩杀。

    因为这条沙虫,让罗星想起了曾经在魔界差点把自己吞吃了的巨型钻地魔蚯蚓。

    现如今,罗星已经有能力将其击杀。

    可现在,罗星还是不明白,自己当初怎么脱困的……

    就算在杀死了巨型沙虫之前,罗星已经拜托了当时的恐惧心理,还是满心疑惑。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像斗战胜佛到底是不是孙悟空那么复杂,只是,更贴近当前而已。

    想不通,就不要强迫自己去想,适当放下,才是修行正途。

    于是乎,北上之行,仍在继续。

    半年之后,罗星到了西荒古原和寒川极地的交界地带,这里,离着东天元洲正西寂州的西北部只有不到万里的距离。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略显特殊的绿洲。

    这个绿洲,有西荒古原“本地人”,也就是类似于地球华夏古代西域胡人的人种,也有来自东天元洲的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绿洲的寺庙。

    寺庙名叫大慈恩济寺,寺中佛修,都是女性。

    罗星这一路走来,还是第一次见到女性佛修。

    倒也不是说西荒古原内部没有,只是罗星没遇到,而在即将走出西荒古原的时候,见识到了。

    这个绿洲,严格来说已经不完全在沙漠之中了,东面和北面都有些稀疏的植物,再过去,就是千幻真君回忆记录中的东天元洲北方草原。

    绿洲内的居民有男有女,其中来自东天元洲的“东土中原人”,几乎都是逃难过来的,类似于离州大乾王朝疆域之外荒野里的“野人”,而西荒古原的人,有迁移过来的,也有暂居于此,准备前往东天元洲倒卖货物的商人,两边相处还算融洽,也有相互通婚的。

    就这么一群混居在一起的人,同时信奉着寺庙之中的佛陀菩萨,将庙中女性佛修奉为尊者,无论大事小情,都会去请示求教,甚至都有那么一股子母系氏族的味道……

    当然,女性佛修门并没有将绿洲中的一切管理权揽在自己手里,而是给了信众充分的自主权,信众之中出现有资质天赋的女弟子,也会接纳进来,如果出现了男性弟子,则会送到附近的绿洲寺庙之中。

    对于罗星的到来,女性佛修们的态度倒是跟那些男性佛修主导的地方一样平淡,出于礼貌,罗星也没怎么打扰人家,更没有跑过去讨论佛法。

    反正也不是要修佛,了解得差不多,还是要积累实力,自己慢慢突破。

    离开之后,罗星便一头扎进了北方草原。

    这一次的行经路线,依然是先朝东北方向,穿草原、荒滩,进入寒川极地,再折道东南,从东天元洲东北方向进入东方沧溟之海,再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些跟海上仙山有关的线索,顺道去看看千幻真君留下的痕迹——已经过了两三千年,千幻真君曾经的宗门应该早就不在了,至于有关的传说,倒是可以参考参考。

    不过,罗星也没有打算以“千幻真君传人”的身份去游历东海。

    主要目的,还是寻求升仙之道,早日飞升。

    事情急不来,但也不能拖拖拉拉,该走就要走。

    东天元洲北方草原,并不像地球上那样是连片的、广阔的平原地带,而是就相当于地图上分隔东天元洲和寒川极地的一条“分割线”,又细又长,而且,时断时续。

    不过,这条分割线长数十万里,宽度在上百里至三五千里之间,也分出了不同的区域,生活在其中的游牧民,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靠近西荒古原这边的游牧民,骑的主要都是骆驼,人种上也接近西荒古原,擅长使用弯刀,会在游牧民、劫匪和行商之间来回切换……

    罗星离开最后一个绿洲不久,就碰到了一群西部游牧民,但也没有过度关注,只是悄然路过,不留痕迹。

    比起罗星在地球那边了解的游牧民,这里的游牧民生活显然更为艰难,毕竟不敢进入东天元洲范围之内进行劫掠,也只能对那些自己跑出来的人动手,所以,想要吃饱,还是得跟着水流草场和牲畜群不断迁移,然后,跟其他游牧民部落打交道。

    罗星也有些感慨,地球华夏那边,古代要是真有修仙者保护,凡人们也不会过得那么艰难,好些个中原王朝也不至于衰弱和灭亡……

    不过,这事只在假设之中,这个世界的王朝想要灭亡实在太难了,动不动就几千年的寿命,如果没有魔劫,估计会存在更久……

    话说回来,草原这边也很少出现强大的妖兽,毕竟南边的修仙者也好,北面的妖兽和妖修也好,都会不定期来清理一下——要么被杀了要么被带走,总之,草原地带就是两边的缓冲地带,或者说,权力真空地带……

    稍作感慨,罗星继续赶路,偶尔也停下来,欣赏一番辽阔的草原美景,看着游牧民烧骆驼粪做饭生起的炊烟,忽然间想起曾经学过的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佳作,写的不是草原,而是西域荒漠,简单的词语,勾勒出了苍茫天地、寥廓人间,罗星也就在这瞬间,忽然有所领悟。

    天地苍茫,天道玄妙,而修行之人,就好比是长河边上扎营的游牧民,升起一柱青烟,在这绵延无际的天地之间,标注出了自己的存在。

    渺小,却不可忽略的存在。

    罗星忽然想起,当年为了追求那个女孩搜集天文资料时所看到的一句话:“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人类是何等的渺小,小得连一颗尘埃都算不上,尽管如此,这颗尘埃懂得了思考,懂得了探求自己存在的意义,在这一刻,人类的价值,就超过了这个毫无意识的宇宙。”

    这话有浓郁的鸡汤和中二味道,对于当时的罗星来说,不过是个随手抄来装十三的句子,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也有了别样的意味。

    修仙修真,探求天道,这天道,是整个天地宇宙的法则、规则、规律,它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他它冷酷无情,而是,它不会有,不能有,没资格有……

    修仙者探求天道,感悟法则,努力靠近“天地不仁”的境界,实在不行就退而求其次,追求“圣人不仁”的心境,再不济,也要追求“太上忘情”的境界,是否,走错了路?

    为了掌握天道法则,成就无上仙体,放弃自身所独有的情感与思考能力?

    在封神故事中,圣人们虽然一个个表现出太上忘情的高远境界,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求,也是要面子的。

    反而是彻底放下所有情感的鸿钧道人,成就了无上道果,却也不再过问世间俗务,端坐天外,一心静修去了……

    再说佛修,其实也是差不多的路子,将身心与世隔绝,顿悟空明,放下情感,不喜不悲,直达彼岸,也是奔着不问世事的目标去的。

    罗星一直想着,修仙是为了长生逍遥,但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也明白过来,这样的逍遥,需要实力支撑,需要境界够高,而要维持境界,又需要不断修行……这似乎违背了“逍遥”的宗旨,毕竟,逍遥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甚至,不思进取……除非,不断修行进步能让自己感到开心,就像学霸将做题当成娱乐,而对于普通学生乃至学渣来说,这事就不那么美妙了……

    罗星自己也能在打坐修行之中感受过那种忘我的快乐,不可否认,有修行天赋的人,能够从修行中得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在遇到瓶颈,或者看不清前路感到迷茫的时候。

    曾经的罗星,身为青云门弟子,可以向师门长辈请教,现如今,只能自己寻找前进的路,而且,身上就算有金手指,也看不清《星罗诀》到底要把自己带上怎样的修炼之路——“传统”修仙法门对自己似乎不太适用了,金手指却没有个说明书,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按说继续往前走就对了,反正有金手指兜着。

    可人总是如此——蒙上眼睛,让别人指引自己前进,尽管人家嘴上说“前面很安全,只管继续走”,也总是放不开手脚,只有自己亲眼看见,才敢迈开腿,发挥出自己最大的速度……

    望着草原之上的袅袅炊烟,落日余晖,罗星又一次沉浸在迷茫之中,不知不觉,到了夜幕降临,星辉满天之际。

    抬头望天,看着熟悉的满天星辰,又看看体内下丹田的天球模型,罗星不禁感慨,自己,修得,似乎也不是正统的“仙”,尽管自己一直告诉自己,这是在修仙。

    是天地不仁,太上忘情的仙?

    还是天地之间一粒懂得思考的尘埃?

    或者,都不是?

    或者,自己在地球上所理解的仙,和这个世界的仙,看上去差不多,其实,不一样?

    这些问题不断在脑海里盘旋,让罗星一时之间难以自答,难以自解。

    不过么,身为元婴期修仙者,而且,拥有六个“核心”神魂的开挂选手,这些问题只是让罗星的大脑陷入了迷茫。

    下丹田元婴、中丹田四象神兽元婴,根本不为所动。

    “他们”,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炼气,继续修行。

    就在罗星迷惘思索、自问自答之际,五大元婴居然似有所悟,开始加速吸收草原上的天地灵气。

    随着罗星的吸收,草原之上甚至刮起了阵阵微风,吹动了游牧民营帐上空的青烟……

    而在罗星下丹田之内,银河模型之中,一部分灵气水雾,慢慢地有了化为星辰颗粒的迹象。

    这些水雾化成的光点,不是下丹田天球模式和中丹田中的恒星小金丹,只是单纯的亮点,没有多少灵气,好似背景图上的星点,只有亮光,没有能量,而整个下丹田的银河模型,也越发接近真实,有无数星辰慢慢围绕银心旋转……

    罗星下意识将银河模型切换到天球模型,却只见,天球之外氤氲朦胧的水雾已经消失了许多,却也没有多出别的星辰来,就好像那些灵气水雾变成的“星点”却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星河”……

    经过几次来回切换,罗星也算是看明白了,银河模型之中那些“远离”太阳系的水雾变成的“星点”,在切换成天球模型的过程中,其实,变成了地球上所能看见的,横贯天空的“银河”。

    银河这个名字,原来就是这么来的。

    银河,星河,星汉,河汉……都是一样的意思,是地球华夏古人仰望星空时,给这条横贯天空的巨大发光带取的名字……

    至此,下丹田的银河模型已经全部完善,就好似眼前草原星空之中所能看到的一样……

    罗星大脑停止胡思乱想,接着,睁开眼,六个神魂,六个视角,齐齐望向天空。

    天空中,星河流转。

    丹田内,星河流转。

    天地间,灵气再次涌动,如海水涨潮,奔着罗星汇聚而来!

    这一次,灵气并没有进入下丹田,而是进入了中丹田。

    四象元婴开始大力吸收,四个“婴孩”居然开始以为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很快,就变成了少年模样……

    说是快,其实,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黎明前,星辰隐耀,东天泛白……

    这一夜,眨眼就过去了。

    傍晚时分困扰罗星的问题,也依旧没有解答,但罗星能感觉到,自己的境界已经提升了许多。

    等中丹田四象元婴长成跟自己一模一样的“成年体”,差不多,也该进入分神期了……

    不过么,这事还真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