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206章:元婴非婴

    实际上,《山海经》和《镜花缘》中,除了羽民国,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国家和种族。

    不过,在南方十万大山的“八荒六合”之中,有些大约都已经灭绝了,比如手臂超级长、腿特别长,联合起来就能下海捞鱼的“最佳拍档”,如今只剩下臂长过膝的长手族……

    还有诸如脑袋前后有两张脸的双面族,比如胸口有个大洞的,比如女儿国,比如黑皮肤的……基本都没见到。

    总之,这一路上遇到的蛮族也不少,罗星也只是随便看看。

    终于,罗星找到一个相对僻静,还有小型灵泉的山谷,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元婴”。

    这山谷跟之前青云门众人发现灵泉的山洞有点像,谷中有洞穴,里面有一处尚未成型的灵脉,再过个百八十年的,就能成为修仙门派建立山门的洞天福地,罗星稍微改造一番,用阵法将灵力波动遮掩住,便在其中慢慢研究自己的“元婴”。

    现如今的罗星,就像是整天对着两块电脑屏幕——其中一块自然就是自己的双眼、神识所能感知的外部世界,另一块屏幕则一直在“播放”下丹田内的景象。

    有时候,罗星甚至会忍不住切换下丹田的“皮肤”,在天球模型和银河系模型之间反复调整,甚至,还尝试了连续不断的切换,看看会不会引起灵力的混乱或者神识的消耗,结果也发现,天球模式的里周天星辰和银河模型里呈银杏叶形状的星辰,看上去像是在移动重组,其实,并不是这些恒星小金丹动了,而是自己的视线从银河系里原本属于地球的位置,“上升”到了银河系圆盘之上。

    也就是说,运动是相对的,之前罗星从双眼视角发动玄视之法看到的下丹田变化,其实就是下丹田里的视角出发点没有动,整个银河系模型放大了……

    不管如何,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下丹田里的,也就是说,此时的罗星下丹田视角,就是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大致位于下丹田的球心,也是天球的中心点。

    天球模型和银河模型,只是视觉变化,罗星的视觉点在“地球”的位置,而且,只是一个小到近乎看不见的“点”。

    罗星甚至觉得,这个点可能就是自己的元婴,但又不敢确定。

    一般修仙者从金丹之中孕育出元婴,结婴之后,“婴儿”在丹田里不停吸收灵气,不断成长,直到与本体无异,就能离开身体遨游天地——可罗星已经遨游过天地了……

    整个步骤都乱了。

    不过,那是在《星罗诀》自动运行的情况下,现在,罗星的“元婴”根本无法主动离开身体,也看不见下丹田之外的地方。

    那么,按照《青云道经》的修炼法门,元婴应该老老实实呆在丹田里,吸收灵气,壮大自身。

    山中灵脉虽然没有成型,但对于一个元婴期的修饰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只要合理节约,灵力是可以不断再生的。

    罗星也不着急赶路,就这么慢慢悠悠的修炼起来,双眼代表的“肉身阴神”暂时进入打坐炼气状态,下丹田“阳神元婴”负责其灵气的吸收。

    按说下丹田吸收了月牙岛环形山深潭底下的轻灵之水,都足够凝练出一万多颗“金丹”,不过现在,那些轻灵之水转化的发光水雾一直就在下丹田银河模型里,也不知道《星罗诀》是以什么方式将其“浓缩打包”,不过,明明已经超过罗星体内容纳上限,却没有一点满涨之感,甚至于,罗星还能从“元婴点”的角度发出神识之力,将外界灵力纳入下丹田中,只是,吸收的速度稍微比以往慢了一点。

    这就好比一个装满水的瓶子,按说再也容不下别的水,但只要一滴一滴往里面倒,它还是能继续吸收,丝毫不会溢出来……

    于是,罗星就这么继续吸收,试图找到下丹田的容纳极限。

    同时,“元婴点”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看到天球周围的星辰运行,不管是天球模型还是银河模型,静静看着里面的星辰缓慢移动,似乎,就有一种令人沉静,陷入“心流”一般的感觉。

    恍恍惚惚之间,罗星又陷入了那种“非想非非想”的修行状态,直到某一刻,只觉得“眼前”一亮——

    霎时间,满天星辰背后的黑色背景,突然间亮了起来,就好像房间里突然亮起灯。

    罗星“看”到了自己正在闭关修行的山谷洞穴。

    而且,是从下丹田中心位置看到的。

    之前,罗星从下丹田能看到体内的中丹田和上丹田,而这一次,却直接透过身体,看到了外界。

    其实,就是下丹田内的“元婴点”也有了类似眼睛的普通视觉。

    罗星稍微一愣,随即明白——其实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用眼睛和神识观察外界,神识从大脑发出,位置上接近眼睛,所以,感觉并没有太过别扭,至于后来领悟的玄视之法,也基本是从“双眼”出发,姑且称之为“上丹田视角”。

    而现在,下丹田的“元婴点”不过是掌握了神识观测,就好像元婴点也长了一双眼睛……

    这时候,罗星肉身转醒,更加有趣的视觉体验就出现了——眼睛和肚脐眼,都能看见这个世界……

    两个灵魂,两个视野,两个“核心处理器”,这,大概就是元婴期的真实感觉……

    老实说,罗星从海上回来的时候,一边看着外界茫茫大海,一边看着下丹田里的景象,一心二用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两边同时“看”着周围的世界,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

    虽然视觉效果上,无非就是多了一个信号输入,但罗星很快就能看出,这个洞穴里的一切——石壁、泥土、苔藓、枯枝腐叶、野兽来过的痕迹、昆虫留下的印记……这一切,都变得秋毫可察,无所遁形。

    还有呼吸,能够感受到洞穴之中被除尘术、涤尘术处理过的干净地面和后来弥散过来的尘土气息。

    还有听觉,能听到洞穴之内小虫子的脚步声,石壁传递来的几十米数百米之外兽类的磕碰、洞穴之外的风声。

    这些,其实在金丹期甚至筑基期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不过,那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否则也容易忽略。

    而现在,可以很轻松就将这些外界刺激事无巨细、条理清晰地转达到心里、脑子里。

    这,就是两个灵魂的对世界的感知力!

    这,才叫元婴期!

    罗星心中也大致明了,元婴期拥有了两个“处理器”,也并不意味着诞生了另一个自己,实际上,自己的“主观意识”只有一个,无论是暂时“关闭”哪一个,还是两个一起开,都不影响自己的行动,甚至于,可以轻松实现一心二用——这种感觉,别说是凡人无法理解,就是金丹期及以下的修行者都理解不了,怎么可以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就像一道数学题,天才一眼就看出来了,学渣永远看不懂……

    这种感觉,真的很玄妙,也,很爽!

    至于元婴为什么只是一个“无形无质”的元婴点,其实,不那么重要。

    当然,别人的元婴在肉身被毁之后还能逃跑、夺舍、还能对低境界的修行者发出攻击,这个,罗星还得练习练习。

    于是,罗星起身出洞,到了山谷之内。

    用元婴视角发动神识,施放了几个小法术,感觉,无比顺手。

    接着,罗星一边演练青叶前辈流传的武技,一边施法,上下两个“处理器核心”同时运转,就像是游戏里同时操控着战士和法师,物法双攻、攻守兼备,简直就是二合一,甚至,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程度。

    由此倒也看的出来,金丹期的修行者,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和元婴期动手,因为两边完全不是一回事——人家是两个打一个,就算单个弱一点点,两个加在一起绝对更强……

    双核处理器,就是这么强劲!

    而且也可以看出来,以后到了分神期,还有更多处理器,会更爽更强劲!

    不过,分神期的分身都不是主核,也不是大核,“性能”方面肯定要比阴神灵魂和阳神元婴要弱一些的。

    那个时候,罗星自己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

    就好比青云门弟子法考大比时观赛台上的长老们一样,同时看几场比赛都不成问题……

    还有分神期的郑一剑长老,对上分神期的恶魔头,基本上就是两伙人在打群架的感觉,别说金丹期的弟子凑不上热闹,就是元婴期的长老们也只能干瞪眼……

    说到分身,罗星想起童长老帮自己做的金丹期替身傀儡。

    老实说,这是个好东西,可惜罗星一直都没有用上,就是在羽民族奥凡灵都那里代替自己假装睡觉,甚至都没被人发现。

    而现在,自己已经到了元婴期,也应该升级一下了。

    童长老给了罗星后续升级的方法,就是需要相对应的材料,而材料,在十万大山里,显然不那么难找……

    严格说来,罗星被传送到海边洞穴之后,一路北上南下,一直都是沿着海岸线走的,也没怎么深入十万大山内地,而沿海这条线,东天元洲东面旸州、昱州、曲州的修仙者也算是“常来”,就是几十年内都会走一走,所以,基本也没有什么天材地宝之类的留下。

    罗星这一趟从北方来到天渚崖,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向西进入十万大山,顺着羽民族和其他少数蛮族的聚居地,然后从中打探消息,避开可能有强大妖兽的地方,自然也就错过了不少可能有着各灵材矿藏的位置。

    现在么,只要小心别招惹分神期及以上的妖兽,其实安全系数已经比金丹期大了许多。

    实际上,在魔劫到来之前,金丹期修行者就可以结伴进入十万大山边缘地带了,如今罗星虽身处十万大山之中,但也只算是边缘,毕竟,十万大山六合八荒之地,随便一合土地面积就比地球还大,现在他所处的位置,就在奥凡灵都西边几千公里处,还不算深入。

    罗星准备去周围的的羽民聚居地打探周围的强大妖兽和矿藏的情报,想了想,忽然来了主意——这里灵气充裕,将本体留在下打坐修行,派傀儡替身出去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是为傀儡替身寻找升级材料。

    于是,罗星将傀儡替身放出来,换上羽民族的衣服,将其放了出去。

    傀儡替身体内有罗星的一缕魂魄,其实就是一缕分散出去的神识,所以,罗星能够接受到傀儡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触觉,不过,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地球上操控一台小型无人机到远处拍摄,那感觉和亲眼见亲耳听亲身体验还是有些不同的。

    傀儡到了附近的羽民聚居点,便隐身下来“偷听”。

    当然,漫无目的监听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地球上那些搞窃听的都是长年累月,罗星不可能“驾驶”着傀儡替身在人家部落外面整天整天听他们闲极无聊的对话……

    这时候,当然就能搞些小花样。

    罗星指挥着傀儡找来几片宽大光滑的树叶,画上符咒——严格来说,操控和“驾驶”傀儡替身并没有地球人手动控制无人机那么困难,还是很顺手的,只是很多属于元婴期的感知能力和技术手段施展不出来。

    当然,用金丹级别的傀儡画个符什么的肯定是简单至极。

    树叶符篆完成,朝村口附近一丢,顿时化作一只猛虎,仰天怒吼一声,带起阵阵腥风朝着村口跑去。

    村口放哨的羽民顿时大惊失色,放声呼喊起来。

    很快,村里的羽民慌张而有序地行动起来,老弱妇孺躲进树上的吊笼或者地下的洞穴之中,青壮年拿上武器直奔村口。

    会飞的羽民是村里类似于“地主”兼“邮差”“猎人”的存在,飞在高空之中,朝着猛虎发射带有简易口哨的响箭,地上的残羽民举着各种近战武器和藤盾,小心地朝着不住咆哮又不敢靠近的猛虎。

    被天上的羽民射了几箭之后,猛虎没有被激怒,反而像是怕了一般,开始退缩,钻进山林之中。

    地上的残羽民松了口气,天上的羽民飞过去追了一阵,忽然发现猛虎消失了,也不敢落下来到林子里查看,便回去了。

    实际上,猛虎已经在树丛之中回复了原形——成了一片被响箭射穿的树叶。

    经过这么一场“有惊无险”的风波,部落里的村民们又惊又喜,庆幸自己躲过了一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