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193章:羽民

    羽民族比起魔界的迦楼罗族,文明许多——迦楼罗族野蛮落后,长相也接近鸟类,羽民族长相跟东天元洲人差不多,当然,基本都是身材纤瘦苗条,脸型也是细长脸居多,总体颜值高于东天元洲平民百姓,但偶尔也有太长的……

    羽民族的衣物、建筑也更接近东天元洲,但也有更多风格上的特点——就是各种干净素雅、纤细轻盈。

    罗星倒是很欣赏羽民的风俗人文,因为这个被称为蛮民的种族有一种难得的优雅。

    不过,再怎么优雅飘逸,羽民族的生产方式也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上层生活得还算光鲜之外,中低层的生活水准都不如地球人甚至是冬天园洲的底层百姓,饥饿、灾祸和魔劫同样会让他们吃尽苦头,所以,羽民被称为蛮民,也是并不冤枉。

    生活在天渚崖以及白川合境内各个部落城邦的羽民上层统治者和管理者,有着天生健全而强大的翅膀,生存能力和战斗力都非同寻常,少数天赋出众者也有着类似巫师的力量。

    那些身体不够强壮,有翅膀也没法长时间、快速飞行的,还有翅膀残疾的,自然就是中下层被剥削的对象——生产力不发达,再怎么优雅干净的种族,也会为了族群生存而不断压榨奴役那些底层,这,也算是羽民族“野蛮”的地方。

    除了本族之内的上下分层,羽民族也看不起其他的蛮民——毕竟是能飞的种族。

    也正因为能飞,他们格外看不起能够御使百鸟的牧云族,因为在其他种族,甚至包括东天元洲的人嘴里,羽民族又被蔑称为“鸟人族”,而且,他们的巫师和信仰风之神,文化传承之中也有传说中的各种神鸟,诸如凤凰孔雀鲲鹏之类的,所以,他们对牧云族更是瞧不上……要不是“蛮巫族”泽族在中间做缓冲,两边肯定能打起来。

    在暗中观察的日子里,罗星倒也接触了一羽民族底层,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残酷的事情。

    羽民族底层之中最低贱的,就跟曾经在魔界见到过的不会飞的迦楼罗一样,不过,他们没有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后代,只是更为冷漠。

    不会飞的羽民还分好几种,最惨的一种的没有翅膀,或者翅膀直接是残疾的,完全飞不起来,还有一种是比较特殊的,就是平日里拖着一对残缺的翅膀飞不起来,只能坐在地上做那些上层羽民看不上的“脏活”,但到了一个月或者一年的特殊时间,比如潮汐暴涨、月亮最圆的时候,这些残缺翅膀的羽民就能获得飞行能力,短暂地做一个“真羽民”,换来最底层羽民的羡慕和敬畏。

    当然,上层并不会把这些“偶尔”能飞的羽民当回事,并起了个“汐月”的蔑称——这个名称看上去没什么,只是说他们跟随潮汐和月亮飞行,甚至,从东天元洲的文化角度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诗意”,不过,在羽民族自己的语言里,就有些像是说脏话的意思了,“汐月”的发音,接近“小孩在高处撒尿,像雨水一样洒下来”的意思……

    汐月羽民之中有个传说,说会有那么一个传说中的“天命之人”,会在某一次涨潮的月圆之夜长出月光一般闪亮的翅膀,成为强大的羽民战神,从此以后,他的翅膀也永远不会失去飞行能力……

    这个传说在羽民之中算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但没人会当真的“预言”。

    除了完全不会飞的残羽民和偶尔会飞的汐月羽民,还有一些能飞但也比较弱的羽民,身份不上不下,挺尴尬的——其中一种,天生异形,没有双手,只有翅膀,能飞,但是做什么都不方便,这种羽民,在族内被蔑称为“鸟人”,因为它们像鸟儿一样,有双翅和双足,却没有手。

    这种“鸟人”的父母如果是正常羽民,就会遭到整个家族的嫌弃,最后流落为下层羽民,然后,跟那些不会飞的羽民搭伙过日子,如果父母是不会飞的,那还好一点,起码两边能互补。

    还有一种天生异形,倒是有手,但手臂和翅膀是连在一块的,行动极为不便,飞行的时候倒是看不出来,平日里做事总是笨手笨脚,颇为画家,当然也满是心酸,但又比那些没有手的过的好一些。

    这些“不健全”羽民,在那些完整的羽民眼里,就是低等的、受到诅咒的存在,但他们又无法将其完全舍弃,毕竟还是需要这些底层人来完成很多杂活……

    总的来说,“完整无缺”的羽民只占整个羽民族的百分之三四十,处于整个种族的中上层,其他那些占了百分之六七十的都是“残羽民”,不过,绝大部分羽民还是符合“羽”这个称谓的,毕竟都有翅膀,只不过飞不起来……

    罗星见识过魔界的野蛮落后,对于羽民族的等级制度,并没有那么的反感,实际上,羽民族的社会制度也不比东天元洲的“东土中原”差多少,只不过,东天元洲那边的平民生存更有保障。

    了解羽民族的大致情况之后,罗星也采集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纺织材料,给自己做了一身底层羽民的衣物。

    羽民族的纺织技术比牧云族高一些,牧云族主要是以植物性的纺织材料,比如类似棉麻的植物纤维做材料,加上兽类的皮毛,相对板正耐用,而羽民族的纺织物偏向于动物材质,包括某些动物的长毛,蚕丝、蛛丝等,甚至还有些鸟类羽毛。

    在这一点上就有些意思——牧云族驯养百鸟,一般都不会将鸟类羽毛添加在织物之中,算是对自己的“禽客”表达尊重,而羽民族虽然崇尚鸟图腾,但崇拜的都是那些神话中的“神鸟”,对于普通鸟类反而没那么看中,而且,在穿着之上加一些鸟羽作装饰,更能显示出衣物的“轻盈”和“便于飞行”的属性,实际上,与民族的衣物也更加轻薄,毕竟这边的气候也相对更热一些……

    中高层的正常羽民的衣服基本是“露背装”,毕竟有这么一对“扑棱棱”的大翅膀,而且,这开口处也要相对固定,不然飞行之中衣服鼓荡起来,缠住翅膀,也是颇为危险的,所以,衣服的肩膀和腰部都要缠紧,保证后背能够完全地、舒适地露出来,同时,侧面不能走光……

    那些有翅膀却飞不起来的倒是简单,因为在地上走不用这么讲究。

    至于那些翅膀残疾的,或者连翅膀都没有的,就不管这些了,不过,也是被歧视的对象,所有,有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就算自己的翅膀只有一个鼓起来的“肉瘤”都要给它露出来,证明自己是羽民……

    罗星也给自己弄了一件开后背的“薄纱”衣,在对应肩胛骨的翅膀位置,弄出几道“伤疤”,假装自己曾经有,后来被野兽“咬掉”的假象——如果是被野兽咬掉,至少说明自自己战斗过,如果是刀疤,反而是表示自己是被“处刑”过的,那就成了众人耻笑的对象。

    于是乎,罗星就晃荡着自己被“咬掉翅膀”的伤口,大摇大摆混进了天渚崖周围最近的“卫城”之中。

    天渚崖在海里,卫城就在白川入海口两侧冲积形成的半岛之上,真正的羽民可以飞过去,残缺羽民可以坐船,但一般来说,卫城居民都不能去天渚崖——至于特殊情况,比如去清扫收拾或者受到嘉奖,基本都是前者居多,后者很少。

    而罗星混迹其中,倒也不是为了“感悟世间百态,众生疾苦”之类的,只是想看看自己做的衣服手艺如何,自己的外形扮得像不像。

    罗星本人体格一般,并不算健硕,虽然是修武道的,但身材在修仙者当中都只能算是中等,放在羽民之中,却有点“肌肉太壮”的感觉,主要是羽民自身的身材平均值就偏纤弱。

    当然,那些残了翅膀的羽民常年在地上干各种脏活粗活,身材也会比经常飞行的羽民要壮实一些。

    罗星倒是觉得,经常飞行的羽民,其实应该更強壯一些,尤其是肩膀、手臂、背部乃至胸大肌——曾经罗星看过一部漫画,用科普的方式讲解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就有很多诸如“乌龟壳就是相当于把人的胸骨放大包裹全身”“有蹄动物的蹄子相当于指甲拉长变厚”这样的描述,关于人类和鸟类的差异,也有类似于“鸟类翅膀相当于人的手臂,翅膀末端相当于人的手掌拉长变形,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有小臂那么长”这样的介绍。

    而这其中,也有类似的假设——人要是有一双翅膀,那么,挥动着双翅膀飞上天,需要比普通人强壮很多倍的周围肌肉群……

    也就是说,如果普通人长出翅膀,还能飞,那么,他必须拥有极其发达的上半身肌肉,尤其是围绕翅膀这一圈,肌肉必须比地球上那练健美的运动员肯加夸张才行……

    但实际上,这些羽民身材都是纤细而匀称的,没有太大的肌肉群。

    他们的翅膀,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动,不需要身体提供动力。

    当然,这里是修仙世界,并不一定遵循地球上的科学原理,但起码,也有着自己的规律,也就是天道,那么,没有强健的肌肉,也该有灵气支撑羽民飞行的能量消耗……

    除非,能量也是不守恒的……

    不过好像,修仙界的能量并不守恒,毕竟,这灵气、灵力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或者说,无中生有……

    所以,罗星对羽民的飞行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奇。

    还有一个,也是最重要而原因,就是——蹭饭。

    羽民族即将迎来族内一个重大节日,节日的名字叫“盛宴节”——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吃席。

    这个吃席也有名堂,就是满大街摆上连绵不断的桌子,家家户户拿出自己的饭菜,大家共同分享,一起品尝。

    地球那边也有类似的节庆,叫“长街宴”,而在这里,叫做“长桌宴”,主要是,这边的桌子合适特殊,边缘部分有类似积木的卡口,桌子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不光能摆满一条大街,甚至能够连通全城的主要街道……

    罗星的给这“长街宴”起了个另外的名字,叫“长甘宴”。

    说起这长甘,又跟羽民族的文字有关。

    羽民族、泽族和牧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东天元洲人族文字小同大异,有一小部分是相通的,比如日、月、木这样的简单象形文字,但绝大多数又不一样。

    而且,泽族、牧云族的书写习惯,跟东天元洲人族差不多,都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跟地球那边华夏古代一样,羽民族的书写方式,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的文字书写习惯,更像是画一幅精妙的图画,不同文字的位置,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衔接,都有特殊讲究,阅读的顺序也很奇怪。

    举个例子,东天元洲和地球华夏的语序都是主谓宾,比如“我、喜欢、你”是一个标准的主谓宾结构句,华夏东面的东瀛岛国说的是“我、你、喜欢”,是主宾谓,翻译过来是“我对你喜欢”。

    而羽民族的文字之中,“我”和“你”写在“喜欢”这个词的四角之上,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我”在左上角,“你”在右上角,就是单纯的陈述句,而两个字位置对调,表示的是疑问句——“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如果双方身份特殊,“我”在“喜欢”的左上角,“你”在右下角,就是上层人对下层人的“表白”,基本就有些“显示归属权”的感觉了,反过来,“我”在右下角,“你”在左上角,又是下对上的仰慕……

    这仅仅是一个短句。

    至于长一些的文章,所有字画成一幅图,就跟迷宫似的,有时候要顺时针读,有时候要逆时针读……

    在文字游戏这一点上,羽民族玩出了一种新的高度!

    罗星也是偷摸花了一个多月才学了一点皮毛。

    至于罗星管这个“长街宴”叫“长甘宴”,就是因为这羽民族的“桌”字像极了地球华夏的“甘”字,而且,在专门的公告之中,这个“甘”字还被无限拉长,而里面,填上了各式各样的菜名,于是,这个“甘”字的上中下三个空位,都填满了各种菜式的名字,变得特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