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94章:筑基

    罗星心中略微吃惊,不过也很快释然,毕竟罗长老活了几百年,应该见多了筑基弟子,看一眼就能分辨,都不用仔细查看的,便坦白道:“弟子此行颇有收获,修为见长,却也不知是否到了筑基的关头,还请师尊定夺。”

    罗长老伸出手来,随即道:“你且放松……”

    以前基本都是二话不说就上手的,直接就用神识查探罗星的灵气运行,这次却有些谨慎。

    当然,罗星也能理解,实力达到筑基以后,似乎就意味着“成年”了,至少,长辈们不会有事没事将自己的神识探入后辈体内查看修行是否出了问题,就好比小婴儿穿着开当裤,稍微长大以后就不能再这么穿了……

    除非,是生病受伤什么的。

    因此,这个时候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实力。

    罗星稍微运转灵气,将中丹田和上丹田的灵气也运转到下丹田附近,起码不让罗长老轻易看出来。

    罗长老伸手在罗星后背上一探,随即收回手,道:“十一条……竟有如此之多!按说,你这五系杂灵根,最多五条细丝便够了,莫非,你还有别的变异灵根?”

    罗星道:“这个弟子就不知道了,不过,有几条是重合的,例如木火金水都有两条,唯有土行,只有一条,外加两条弟子看不清楚的,一条时常在白日里活跃,另一条在夜里更为灵动……”

    罗长老微微眯眼,随后收起手,道:“多了些阳气和阴气的灵气?想来也是灵根驳杂,将此等杂气收了进来,不过,你身为武修,此等杂气应该另有他用,若是单纯炼气,倒是会有反制效果……”

    罗星心里微微叹气:“这阳气阴气可是我开启玄视天眼的根本,倒也不会这么简单,想来是《星罗诀》过于玄奥……”

    嘴上却说道:“原来如此,弟子还以为是那传说中罕有的变异灵根……不过,武修之道用来淬炼筋骨,倒是有些用处。”

    罗长老道:“若是寻常五系杂灵根,这般修炼便是完全走上歧路,而你不同,非但没有误入歧途,竟然,还练出如此浑厚的丹田之气,其实,你早就到了可以筑基的程度。”

    罗星一愣,问道:“师尊,是不是弟子耽搁了时机?”

    罗长老道:“却也不是如此,以为师看来,你这体内到留下九条灵气之时便足以完成筑基……”说到此处,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那多余的两条不是阴气和阳气,而是日月之气,虽然日月代表阴阳,却又有所区别,似乎,是传说中的五行外加日月二气的七曜灵根!”

    罗星奇道:“七曜灵根?听起来似乎比五行杂灵根还多,岂不是……”

    罗长老现实点头,继而摇头:“若是寻常弟子,这七曜杂灵根终生只能停留在筑基之前,无法寸进,顶多就是如同你带回来的那个杂役祁之江,似你这般修行进展,着实令人惊奇,你,恐怕已经超过了青叶前辈!”

    罗星其实早已知晓,仍是故作惊喜道:“原来如此,倒也,倒也没有辱没青叶前辈的功法,也未曾辜负师尊栽培!”

    罗长老也颇为受用,似笑非笑道:“还是你自己勤奋苦练,为师也只是稍作点拨……不说这个,为师这便教你筑基法门。”

    罗星喜道:“多谢师尊!”随即脸色一变,问道:“对了,师尊,那叶师弟如今怎样了?”

    罗长老也顿了一下,道:“倒也是缓过劲来了,不过……”他看看罗星,摇头道:“为师知道你又在担心,此时你还是尽快筑基要紧,莫要为了这点小事分心,耽误自己修行!”

    罗星连忙点头,罗长老取出一个蒲团,直接开始现场教学:

    “修行之初,谓之炼气,引天地灵气入体,以心神炼之,化为己用,及至小有所成,灵气可来去自如,单留少许为引,便可引动身外无尽灵力,是为炼气大成。”

    “及至炼气大成,气归丹田,复又周行四肢百骸,日益隆盛,遂以丹田为基,出则通行畅达,入则累积凝练,凝之练之,是为筑基。”

    这些都是《青云道经》上的,不过,也是“新解锁”的内容。

    罗长老大致讲解了一番,其实跟之前说过的差不多,就是炼气期引气入体,不管进来多少,只要体内能留下一点点就行。

    实际上,罗星炼气这么久,严格来说,流经身体的灵气丝缕没有万条也有几千条了,能够留下的只有这十一条,这就叫“单留少许为引”。

    接着,便是将丹田作为灵气的大本营,或者说“基地”,平日打坐就是让灵气流过其时百骸奇经八脉,淬炼经脉——这和以武入道的武修者淬炼皮肉筋骨脏方法差不多,但效果不一样——走经脉自然就是加快炼气、引气、发气的速度,用游戏术语就是增加“蓝条”长度、恢复速度、施法速度、精准度和抗性什么的,当然也有轻微的提升“血条”的效果。而武修淬体则是单方面加强“血条”和敏捷闪避命中物防之类的。

    理论上来说淬体和炼气可以同时进行,那就是体法双修……不过么,人终归是精力有限,修了一个就玩不起另一个,除非是天赋妖孽,或者……开了金手指。

    而且,主流都是法修居多,因为体修条件还更为苛刻一些。

    至于筑基,其实就是在完成基础的“留气”之后就可以开始的操作——吸收更多的灵气,将其凝练、压缩、精炼——至于后边,罗长老还没说,罗星其实也知道,看过的修仙小说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不断凝练压缩的灵气,就会慢慢变成液体一般的“高密度”状态,再进一步,就是使灵气固化,成为一颗金丹——这就是修仙最常见的金丹大道的基本原理。

    至于更多的,还得以后再研究,至少,现在罗星还得跟着学习跟着怎么凝练、压缩、精炼。

    将气体压缩成液体,液体再压缩成固体,说得好像是在上中学物理课,但事情没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比如水,气体状态就是蒸汽,随便弄点冷凝介质就能时期液化,比如锅盖……但是要把水压成冰,那就需要相对复杂的过程了——虽然对穿越前的罗星来说,也就就是把水放进冰箱那么简单,但是,冰箱,也是凝聚了人类科学智慧结晶的产物……

    至于现在,无论是将灵气冷凝成“灵液”的“锅盖”,还是将“灵液”压缩成金丹的“冰箱”,都将由修行者的神识来承担……

    这是这是相当复杂而艰难的。

    说难听点,但凡是有点修仙天赋的,基本都能从炼气期进入到筑基期,无非就就是时间问题,有人修炼半年有气感,引气入体,有人一天就有气感,差距似乎不太大,接着,有人五年完成筑基,已经是惊才绝艳,像罗星这两三年就完成的,堪称妖孽……有人十年二十年才完成筑基,也算是入了修仙之门,但起码,都有机会。

    但是从筑基到金丹,就会淘汰很多人了——有相当一部分人,终生就停留在筑基期,无法完成结丹,也就比凡人多活一到两倍的寿命,最后天人五衰,寿终正寝……

    而且,筑基和结丹的过程,师傅也只能指导,没法子手把手地教,毕竟这种事情得看个人的悟性,不能像教小孩子穿衣服系鞋带,而是像教孩子骑自行车和吹口哨、打响指,不可能永远为其代劳,需得孩子自己“明悟”,大人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防止自行车摔进沟里……

    一番教导,已经是半夜。

    罗星倒是基本掌握了筑基的法子,毕竟有心理基础,就差慢慢积攒灵气和压缩灵气了,照目前体内这点灵气的量,估计还得压缩个几十倍,至于结丹什么的,还早得很,也不着急,反正筑基是稳了。

    从罗长老那里出来,已经是半夜,唐立轩等人似乎也是等了好久,却也没有不耐烦,毕竟修仙者体力耐力和性格都比较平和,就算等到半夜也没有怨言,罗星一来,就准备开宴。

    刚开始没多久,就碰上勤奋修炼准备吃点夜宵的叶梁城。

    众人知道他性格,还是客气地邀请,叶梁城看看众人,又看看罗星,居然答应了……

    这道是让众人有点意外,不过罗星其实也能理解——去内门那一次,叶梁城也算是打开了心扉倾诉了一些自己的过往,说明他也不是天性凉薄之人,只是上了仙门之后,因为天赋过人外加读书人的冷傲或者内向之类的,总之看起来就有些冷傲,不过,之前终归是凡人,也不是成名已久的名门贵族,那种傲气并不是天然带来的。

    从内门回来之后,叶梁城修行并没有收到多少影响,可就在罗星“返乡探亲”那次回来,正好碰见他闭关出来,心结爆发,修为停滞不前,云鹤峰长辈和弟子们也都动员起来,罗星为了不打击到他,都“躲”了出去。

    如今过了大半年,叶梁城似乎也没有曾经那么冷淡,不过看大家的反应,显然平日里还是不那么“合群”。

    当然,愿意留下来跟大家举杯共饮,其实还是难得的。

    大家伙都挺好奇罗星这一趟跑去西北荒野,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大概也都出去过,不过没几个有耐心在外面待这么久,毕竟打坐炼气还是在山门的高浓度灵气之中更有效果……

    罗星把自己的经历大致说了,除了跑到青冥峰之外那一段,基本也没多少值得隐瞒的,上一次没办成酒席,也就两次一并都讲了,关于湖底鬼市、霍家兄弟和赤蝎道人、卖酒人之间的恩怨,月泉谷的小插曲,房屋被占,天眼山弟子的挑战,不冻山的奇景,还有荒野之中发现的各种大虞朝时期的破败遗迹……

    酒席前半段,基本就是罗星在讲述,众人都在听,随后,罗星自然也不会霸占这个主位,很快就将话题引导了其他人身上,比如云鹤峰这大半年来发生的变化,众位师兄师姐在下山历练过程中遇到的趣闻轶事什么的。

    云鹤峰基本没什么变化,杂役馆那边招了新人,旧人该回去的也都回去了,连曾经的周管事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罗星记得周管事应该还有几年,不过这两年祁之江管得挺好,都把他的活给揽了,周管事虽然身居仙门,但也还是渐渐的上了年纪,又听说山下家人染了慢病,便只得提前下山去照顾,唐立轩这边也照顾他,送了些调养的灵植,又把剩余的工钱也都给了,便送他下了山。

    这事罗星也是才知道,也没往心里去。

    草席村那边据说已经彻底将山头给封印了,至于草席村的人搬走之后如何谋生,倒也没人关注了。

    其他师兄师姐说的事情也不外如是,夏天的干旱似乎没那么严重了,南方倒是还有不少地方发了洪水,但那边是苍龙派的地盘,也不好管。

    郭师姐随口提了一嘴:“上回听说罗师弟回老家了断尘缘,今年开岁节我也回去了一次,原来没有我,家里人也还是这般过日子,倒也是放下了不少……”言语之间多了些洒脱淡然,不复先前的淡淡思念。

    罗星道:“这尘缘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师姐今后不妨也多去看看,不必打招呼,远远看着便好……”

    郭师姐笑道:“没想到,这回轮到师弟来教导师姐了。”

    罗星连道:“不敢不敢,小弟只是有感而发,当不得教导。”

    这时候,一直在旁聆听,没怎么说话的叶梁城说了一句:“师兄连番下山历练,想来是颇有收获。”

    罗星心里微微一动,随即道:“收获了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而,不过,外面终归是凶险,灵气也稀薄,我是不想多去了,以后便在山门附近,大乾境内耍耍。”也算是稍微敷衍一下,毕竟叶梁城也看不出他的具体修为。

    齐师兄也是道:“修行这事暂且不论,罗师弟带回来的新鲜菜式倒是有趣,想不到荒野之中的人也会做出这等有趣的创举……”

    他指着罗星带回来的诸如东坡肉和“荒野烤馕”一类半真半假的“特色美食”,试图转移话题。